第3章 人的巔峰年齡
- 假如人生荒廢了一段
- 張佳瑋
- 2234字
- 2025-07-14 10:47:30
人的巔峰年齡,該是多大呢?
如果按日本少年漫畫的邏輯,大概高中時代是人生的最佳階段了吧——畢竟好多日本漫畫中的高中生都能隨意創造人類極限傳奇,高中畢業就登上人生巔峰,揚名立萬,抱得美人歸了。
如果按金庸小說的邏輯,大概是二十來歲吧?——除了楊過等少數年過三旬才名揚天下的,或者如韋小寶這樣要按照歷史年代完成任務的人物,金庸小說大多數男主角二十來歲就達到人生巔峰了。
《三個火槍手》里,達達尼昂不過二十來歲,他的三個哥們里,背景最深、能耐最大、最為憂郁老辣的阿多斯,不過三十歲。《基督山伯爵》結尾,富可敵國、全知全能的主角覺得自己已經老了,配不上年少的海蒂了——那年他已年近五十。
村上春樹的小說主角,多是三十來歲——哪怕村上春樹自己年過七旬了,主角依然如此:獨居,喜歡喝酒、聽音樂、讀書、看電影,也許養貓。
像《深夜食堂》這部漫畫,作者自己開始畫漫畫時已經年近四旬,所以里頭五十多歲找到真愛、七十多歲還在談戀愛的故事,俯拾皆是。這也顯得出日本步入老齡化社會了,大家的戀愛,也都越談越老了。
想必您也明白了:虛構作品,總得這么設計。給年輕人看的故事,就把主角設置得年輕;給中年人看的故事,就讓主角在中年才功成名就:為了讓讀者有代入感嘛。
所以正經地說,一個人到底多少歲才能達到他的人生巔峰呢?
古代,營養和醫療條件差,平均壽命短,所以人也成熟得早。十來歲成婚生子的所在多有。《紅樓夢》里,王熙鳳二十來歲,已經是當家少婦的身份了。成熟得早自然也老得早,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時,不過四十歲左右。朱自清先生寫出沉重蒼涼的《背影》時,還不到三十歲。古代人杜甫感嘆人生七十古來稀,年紀大一點,身體就容易出問題。
但即便是上古時代,人的巔峰年齡也有的說。古希臘時期是最崇尚身體健美的時候了,斯巴達是最尚武的城邦了,但好像也不盡是崇奉少年。斯巴達公民一般年過三十歲才娶妻生子,兵役則要從二十歲服到六十歲。斯巴達的長老會議是最高權力機關,除去兩個國王外,需要六十歲以上公民方可入選。大概生活在公元前的斯巴達人也明白:不同的年齡,長處也不同。少年適合上陣打仗,老人適合運籌帷幄。
體育愛好者大概更能理解:比如對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職業足球,球員到三十歲,其體能算是要下滑了,但在現代營養條件與訓練條件下,職業足球運動員三十來歲,那還活蹦亂跳呢;網球,以前打到三十歲算老將,而到二十一世紀,德約科維奇、納達爾和費德勒都是三十五歲之后還在巔峰期;NBA,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賽場上打十二三年,到三十三歲上下退役,是球星標配,如今打了十六七年甚至二十年往上的球員所在多有。在最考驗身體素質的體育領域,大家都越撐越久,何況現在體力勞動日益減少、越來越依靠腦力的普通人呢?如此這般,現代人攝入的蛋白質,遠勝過古代人,而且現代人依賴體力的時候更少,平均壽命也隨之延長,所以說現代人的巔峰年齡,也該更推后才是。
還是以競技體育為例,競技體育是個用運動能力兌換技藝與經驗的領域。大多數天才運動員的運動能力隨時間流逝,而經驗技術日益增長。此消彼長之間,如果身體先垮了,那就是早衰;如果技藝大成時,身體還能保持巔峰狀態,那就是老而彌辣。
村上春樹有個小說《游泳池畔》,里頭的男主角三十五歲。雖然自己也承認在變老,然而因為堅持鍛煉,身體爆發力雖不及少年時,但持久力卻比少年時還要好些。而且到三十五歲,他經濟也優裕了,見識也廣了,只要身體還成,理論上,三十五歲比二十歲時,要好得多了。
理論上,人年少時,除了年輕體力好,其實一無所有。學習,奔忙,工作,成長。用青春換取一切。到了某個年紀,不說不惑、從心所欲吧,至少能夠自持了。按照現在一般人的營養攝入和現在的醫療條件,可以說我們的人生很長。別著急覺得自己老了,巔峰期過了——老這種事,等真來了的時候再考慮好了。
《紅拂夜奔》里,王小波說,李靖是在放棄跟人證明自己很聰明時,才一瞬間變老了。王小波自己寫出那些最有趣的小說時,人其實也四十多歲了,但我們讀者不太會覺得,因為他的心態一直挺活潑。
歷史上,李靖在五十歲那年才為李世民正經做點事。劉邦四十七歲開始起事。劉備在和此時的劉邦差不多歲數時剛遇到諸葛亮。日本史上浮世繪第一人葛飾北齋,六十三歲到七十一歲之間搜羅素材,七十四歲出版《富岳百景》。他曾如此感嘆:“我從六歲起就喜歡臨摹,到了五十歲左右我的作品常被出版,但直到七十歲都還沒畫出什么值得一提的作品……希望到了八十歲的時候,我的技藝會有長足的進步;九十歲的時候,我能鉆研透繪畫中的奧義;到了一百歲的時候,我就能夠達到神妙的境界……”到年近九十,將要過世時,他還說:“我多希望自己還能再多活五年,如此我才能嘗試成為一個真正的畫家。”
大概,世上沒有巔峰的年齡,只有人在不同年齡時所得與所失的落差。人當然無法抵抗生理規律,但具體看怎么分。體操運動員巔峰期普遍是十幾到二十歲,足球運動員三十歲前后正當年,高爾夫球手可以打到四五十歲,國際象棋大師的巔峰期那就更寬了,托爾斯泰三十六歲還在折騰他的《戰爭與和平》,蘇軾在黃州時是四十來歲,巴赫最好的作品多在其四十歲往后創作,海頓的音樂巔峰期一般被認為是在他的花甲之年了。通常越依賴體力的領域,在該領域活躍的人的巔峰年齡越小;越仰仗腦力和經驗的領域,在該領域活躍的人的巔峰年齡越靠后。如果能在汲取經驗、技藝并爭取經濟自由的同時,盡量減緩自己生理上的退步——簡單說,變得更聰明,經濟更寬裕,同時身體也別弄得太差——人大概就能一直延長自己的巔峰歲月啦!
畢竟,人只有在服老時,那才是真正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