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的晨鐘穿透薄霧,回蕩在洗象池畔。郭襄獨立崖邊,手中握著一縷被晨露打濕的青絲。山下傳來的戰報猶在耳畔——察罕殘部雖退,卻留下三萬鐵騎駐扎劍門關;大都傳來消息,蒙古皇帝已下詔將峨眉列為“魔教“;更令人心寒的是,江湖各派竟無人發聲。
“師父。“程映雪捧著銅鏡走來,“各堂弟子已集結完畢。“
銅鏡中映出郭襄蒼白的面容。她忽然想起二十歲那年,在風陵渡口初見楊過時的模樣。如今銅鏡里的女子眼角已生細紋,唯有一雙眸子仍亮如當年。
“取刀來。“
雁翎刀出鞘的寒光驚飛了枝頭的山雀。程映雪還未反應過來,只見師父左手攥緊長發,右手刀光閃過——三尺青絲隨風飄散,落入萬丈深崖。
“今日起,貧尼法號'絕情'。“郭襄的聲音比刀鋒更冷,“凡我門下,須守三戒:一戒婚嫁,二戒私情,三戒...“她突然轉身,刀尖指向跪在人群最后方的綠衣弟子,“通敵!“
正氣堂前,五百弟子鴉雀無聲。
郭襄的斷發被供在祖師牌位旁,與青銅匣碎片并列。新刻的“峨眉派“匾額下,十二戒律碑泛著青冷的光。余欣月捧著碧玉劍侍立左側,劍身上的山紋竟與戒律碑的紋路隱隱呼應。
“即日起,凡入我峨眉者,需過三關。“郭襄指尖輕撫戒律碑上的劍痕,“第一關,斬情絲。“
排在首位的女弟子突然顫抖起來。她懷中掉出個繡著并蒂蓮的荷包,里面裹著半截男子發辮。
“青城派劉師兄的頭發?“程映雪拾起發辮冷笑,“他昨日剛被任命為劍門關守將副統領。“
女弟子癱軟在地:“弟子不知他是...“
“第二關。“郭襄打斷她,從袖中取出個瓷瓶,“飲下'三清問心酒'。“
瓷瓶輪傳到第六人時,綠衣弟子突然暴起!她袖中射出七枚透骨釘,卻在中途詭異地轉了個彎,全部釘入自己咽喉。
“果然是你。“柳如是撥動焦尾琴新換的冰弦,“那日欣月受傷,我就奇怪音刃為何會突然轉向。“
垂死的細作突然咧嘴一笑,鮮血順著嘴角滴在青磚上,竟腐蝕出一個個小坑。更駭人的是,她皮膚下開始浮現出與余欣月當年相似的金屬紋路!
“小心!“張君寶的拂塵卷住細作手腕,“這是改良過的天工毒!“
藏經閣密室,燭火將三道人影投在墻上。
郭襄拆開從細作身上搜出的密信,羊皮紙上只有半闕《菩薩蠻》:“青絲綰就同心結,奈何烽火連三月...“字跡她再熟悉不過——是當年襄陽城破時,自己題在城墻上的舊作!
“蒙古人里,有了解我過往的故人。“郭襄指尖燃起九陽真氣,將密信焚毀,“查清楚,當年襄陽殉城的將士名單可有遺漏。“
程映雪突然想起什么:“師父,那細作臨死前說了句'鐵索連舟'...“
“東吳舊計?“張君寶皺眉,“不對,如今是蒙古水師...“
“是戰船!“余欣月突然開口,脊柱上的金屬紋路微微發亮,“他們在岷江造樓船!“
仿佛印證她的話,山下突然傳來沉悶的轟鳴聲。眾人沖出殿外,只見西北天際升起滾滾濃煙——那是嘉定府的方向!
岷江邊的蘆葦蕩中,藏著十二艘尚未完工的巨型樓船。
每艘船龍骨上都刻著詭異的符文,與當年青銅熔爐上的紋路如出一轍。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船身木板間滲出的不是桐油,而是暗紅色的血漬!
“用活人祭船...“柳如是檢查著岸邊散落的鐵鐐,“難怪最近各州縣流民激增。“
程映雪用劍挑開一團沾血的麻布,里面裹著半塊燒焦的腰牌——晉陽王府的印記!
“不對。“張君寶突然按住她肩膀,“看水里。“
月光下,江面漂浮著無數細小的金屬顆粒。它們像有生命般向樓船匯聚,在船底形成蛛網般的結構。余欣月突然捂住心口踉蹌后退——她脊柱上的鐵觀音紋正在發燙!
“快走!“張君寶太極勁氣席卷而出,“這是...“
話音未落,十二艘樓船同時亮起血光。甲板上的符文化作鎖鏈,竟隔著江面朝余欣月纏來!千鈞一發之際,郭襄的斷發突然從她袖中飛出——那些散落的青絲此刻泛著金光,將血色鎖鏈盡數斬斷。
江心傳來一聲悶哼,有個戴斗笠的身影遁入水中。程映雪的劍只來得及削下他一片衣角,布料上繡著朵小小的桃花...
岷江上的血色鎖鏈雖被斬斷,但余欣月仍跪在岸邊,脊柱上的鐵觀音紋路泛著幽藍冷光。她雙手死死抓著泥沙,指節因用力而發白,喉嚨里擠出嘶啞的聲音:
“他們在......召喚我......“
郭襄一掌按在她后心,九陽真氣如潮水般涌入,卻如泥牛入海,轉瞬被那詭異的金屬紋路吞噬。柳如是見狀,立刻撥動焦尾琴的冰弦,清冽的琴音如寒泉流淌,試圖壓制余欣月體內的異動。
然而,就在琴音觸及她脊背的剎那——
“錚!“
琴弦崩斷,柳如是悶哼一聲,指尖滲出血珠。余欣月猛地抬頭,瞳孔竟完全化作冰冷的金屬色,毫無人氣。她緩緩站起,右臂的皮膚寸寸剝落,露出底下泛著寒光的金屬骨骼,指尖如刀鋒般銳利。
“欣月!“程映雪上前一步,卻被張君寶攔住。
“別過去。“他低聲道,“她現在不是欣月。“
余欣月歪了歪頭,金屬化的喉嚨里發出機械般的聲音:“天工血脈......終將歸位......“
話音未落,她身形暴起,直撲江心的樓船!
郭襄沒有追。
她站在原地,目光沉沉地望著余欣月離去的方向,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袖中斷發的切口。程映雪急道:“師父!欣月她——“
“她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郭襄打斷她,聲音冷靜得可怕,“天工血脈在影響她,但她的神志未失。“
“可若她被蒙古人控制......“
“那就讓她成為蒙古人的噩夢。“
郭襄轉身,雁翎刀鏗然出鞘,刀鋒直指岷江對岸的群山。
“傳令,峨眉派即日起封山。“
當夜,峨眉金頂。
戒律碑前,五百弟子肅立。郭襄立于高臺,斷發被供奉在香案之上,燭火映照下,她的面容如冰雕般冷硬。
“今日起,凡我峨眉弟子,需立誓。“
她的聲音不大,卻如寒鐵墜地,字字鏗鏘。
“一誓,斷情絕愛,終身不嫁。“
“二誓,誅邪衛道,不死不休。“
“三誓......“
她頓了頓,目光掃過臺下每一名弟子。
“凡通敵者,誅九族。“
臺下寂靜無聲,唯有夜風掠過山巔的嗚咽。程映雪第一個上前,拔劍割下一縷青絲,置于香案之上。隨后,五百弟子依次上前,斷發立誓。
直到最后一名弟子歸位,郭襄才緩緩開口:
“今日之后,峨眉再無退路。“
岷江,樓船之上。
余欣月被鐵鏈鎖在船桅上,十二名西域番僧圍坐四周,誦念著晦澀的咒文。她的右臂已經完全金屬化,皮膚下的藍光如血管般蔓延,可她的眼神卻異常清明。
船艙內,戴著斗笠的男人緩步走出,指尖把玩著一枚桃花鏢。
“郭襄的徒弟......“他輕笑,“倒是比我想的更有意思。“
余欣月抬眼看他,嘴角忽然勾起一抹冷笑。
“你以為......你們贏了?“
男人挑眉:“哦?“
她緩緩抬起金屬化的右臂,在番僧們驚愕的目光中——
“咔嚓!“
鐵鏈應聲而斷!
峨眉山腳,程映雪率弟子巡山時,發現了一具尸體。
——是昨日那名私藏男子發辮的女弟子。
她的喉嚨被割開,心口插著一枚桃花鏢。
峨眉后山的晨鐘穿透濃霧,余音在洗象池畔久久不散。郭襄獨立斷崖,手中握著那枚染血的桃花鏢。鏢身不過三寸,卻重若千鈞——這分明是當年外公黃藥師獨門暗器的打造手法。
“師父!“程映雪疾奔而來,手中信箋被山風刮得獵獵作響,“嘉定分舵急報,岷江樓船昨夜全部沉沒!“
郭襄指尖一顫,桃花鏢邊緣割破皮膚。血珠滴落的瞬間,鏢身上突然顯現出細如發絲的刻痕——那竟是半幅桃花島的海圖!
岷江畔,張君寶的拂塵卷起最后一塊船板。木板內側的符文仍在滲血,隱約組成“鐵索連舟“四個篆字。更詭異的是,這些血跡遇水不化,反而在江面形成蛛網狀的紅線。
“不是沉沒。“柳如是撥動琴弦,音波震散水面血線,“是潛行。“
她突然按住琴箱,七根冰弦同時繃斷。余欣月失蹤前刻在甲板上的記號終于清晰——那是一個反向的卍字,中心嵌著碧玉劍的山形紋!
正氣堂內,五百弟子靜立如松。郭襄將桃花鏢按在戒律碑上,碑文突然亮起金光。原本鐫刻的十二戒律旁,竟浮現出第十三條:
“凡持桃花令者,當誅。“
程映雪倒吸一口冷氣。她終于明白,那名女弟子為何會死——她看見過細作身上的桃花標記!
“今日酉時。“郭襄的聲音比峨眉雪還冷,“所有弟子重新飲'三清問心酒'。“
話音剛落,殿外突然傳來重物墜地之聲。眾人沖出門去,只見銀背老猴渾身是血,懷中緊抱著余欣月的碧玉劍。劍穗上系著半截鐵鏈,鏈環內側刻著蒙古文:
“天工開物,鐵觀音現。“
子夜,郭襄獨自站在藏經閣頂。她手中碧玉劍的裂痕里,滲出絲絲藍光——那是余欣月強行剝離的天工血脈。山風送來江水的腥氣,也送來一段久遠的記憶:
當年襄陽城破前夜,楊過曾將玄鐵劍熔鑄成兩柄短刃。一柄后來成了屠龍刀,另一柄......
她突然握緊劍柄。碧玉劍的藍光驟然暴漲,照亮了西北方五十里外的江面——十二艘樓船正如巨獸般浮出水面,甲板上站著個戴斗笠的身影。那人緩緩抬頭,斗笠下露出一張本該死在三十年前的臉。
“黃師兄......“郭襄的指甲深深掐入掌心,“原來是你。“
岷江的夜霧濃得化不開,十二艘鐵甲樓船如幽靈般浮出水面。甲板上的斗笠人緩緩摘下斗笠,月光照亮那張被烈火灼燒過的臉——左半邊依稀可見當年桃花島弟子的俊朗輪廓,右半邊卻是猙獰的金屬骨骼。
“小師妹,別來無恙。“他的聲音像是金屬摩擦,刺耳難聽,“三十年了,你可還記得'天工開物'的誓言?“
郭襄的碧玉劍在鞘中嗡鳴。她看著這個本該死在襄陽大火里的師兄黃無咎,看著他右眼中流轉的機械冷光,忽然明白了一切。
“原來是你一直在幫蒙古人改良天工血脈。“
黃無咎低笑,抬起金屬右手,掌心浮現出一朵桃花光影:“師父當年將《九陰真經》藏在桃花大陣里,卻不知我早破解了機關。“他猛地握拳,光影炸裂成無數鐵蒺藜,“可惜啊,他至死都以為最得意的弟子是楊過!“
江面突然沸騰,十二艘樓船同時射出鐵索,在空中交織成一張巨網。網眼間流動著血色符文,正是當年青銅熔爐上的禁術!
“你以為斬斷青絲就能絕情?“黃無咎的金屬手指劃過自己心口,發出令人牙酸的刮擦聲,“郭襄,你心里裝著整個江湖,這就是你最大的破綻!“
峨眉金頂,戒律碑突然裂開。
程映雪眼睜睜看著碑文第十三條“凡持桃花令者當誅“的字跡滲出鮮血,那些血珠竟自動排列成新的文字:
“天工劫起,萬法歸塵“
柳如是的焦尾琴突然自燃,火光中浮現出黃藥師臨終前留下的偈語:
“桃花落處,非死即生“
岷江之上,郭襄的碧玉劍終于出鞘。
劍光斬向鐵索網的剎那,黃無咎的金屬右臂突然變形,化作一柄與屠龍刀一模一樣的赤紅長刀!兩兵相接,碧玉劍的裂痕驟然擴大,天工血脈的藍光如決堤洪水般傾瀉而出。
“你以為余欣月為什么能掙脫控制?“黃無咎的刀鋒壓向郭襄咽喉,“因為她體內流著的,是楊過當年留在玄鐵劍里的——鳳凰精血!“
江底突然傳來悶雷般的震動。十二艘樓船開始解體,無數金屬碎片如活物般向江心匯聚,漸漸凝成一尊百丈高的鐵觀音像!而那佛像的右臂,赫然是余欣月金屬化的身軀......
“師妹,看好了!“黃無咎狂笑著躍向佛像眉心,“這才是真正的——天工開物!“
郭襄的斷發突然無風自動,在江面上組成一個巨大的太極圖。她摘下掌門玉佩捏碎,里面竟藏著半片薄如蟬翼的玄鐵——正是當年楊過熔劍時私藏的最后一塊母鐵!
“師兄,你忘了...“她將玄鐵按在碧玉劍的裂痕上,“桃花島最厲害的從來不是機關...“
劍身完全碎裂,露出內里赤紅如血的真容——這哪是什么碧玉劍,分明是屠龍刀缺失的刀魂!
“...而是人心。“
刀光貫月,鐵觀音像的眉心出現一道裂痕。黃無咎不可置信地低頭,看著自己金屬胸膛里跳動的那顆人心被刀氣貫穿。
“不可能...我明明已經...“
“你換了全身血肉,卻換不掉記憶里的桃花。“郭襄接住從觀音像右臂墜落的余欣月,“就像我斬斷青絲,卻斬不斷峨眉的根。“
第一縷晨光刺破烏云時,鐵觀音像分崩離析。黃無咎的金屬身軀墜入江中,臨死前右眼突然恢復清明,輕輕喚了聲:“...師父。“
三個月后,峨眉山新建的“斷情崖“上立起兩塊碑。
左碑刻著五百弟子的斷發名單,右碑卻是空的。余欣月將碧玉劍的殘片埋進碑下,輕聲道:“師父,第十三條戒律...還要刻嗎?“
郭襄望向山外萬里河山,手中桃花鏢已化作齏粉。
“待山河無恙...“山風卷走她未盡的話語,唯留一抹劍光斬斷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