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眩暈

眩暈由風陽上擾、痰瘀內阻或腦髓不充、腦竅失養(yǎng)所致,臨床以頭暈、目眩為主癥的一類病癥。目眩是指眼花或眼前發(fā)黑,頭暈是指感覺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轉。眩暈的臨床表現(xiàn),輕者閉目可止,重者如坐車船,旋轉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惡心嘔吐、汗出面色蒼白等癥狀。嚴重時可突然仆倒。臨床一般分為氣血虧虛與痰濁阻滯2型。

氣血虧虛

癥狀

以頭暈目眩,面色蒼白,神疲乏力為主癥。

治法

【選穴】血海、百會、膈俞、足三里、三陰交、氣海。

【定位】

血海:屈膝,在髕骨底內側緣上2寸,股四頭肌內側的隆起處。

百會:在頭部,前發(fā)際正中直上5寸,或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

膈俞:在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側,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1橫指(中指)。

三陰交:在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

氣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中下1.5寸。

操作方法

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適量刮痧油。先按揉頭頂百會,約3分鐘,用力不宜過猛。背部膈俞,刮拭時用力要輕柔,不可用力過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為度。刮拭腹部氣海,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刮拭下肢內側部血海至三陰交,由上向下刮,在膝關節(jié)處可作停頓,或分段刮至三陰交,在三陰交處重刮,刮30次,出痧為度。最后重刮足三里,各30次,不出痧。

痰濁阻滯

癥狀

頭重如裹,視物眩轉,胸悶作嘔,嘔吐痰涎。

治法

【選穴】頭維、百會、中脘、內關、陰陵泉、豐隆。

【定位】

頭維:在頭側部,額角發(fā)際上0.5寸,頭正中線旁開4.5寸。

百會:在頭部,前發(fā)際正中直上5寸,或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中上4寸。

內關:在前臂正中,腕橫紋上2寸,橈則腕屈肌腱與掌長肌腱之間。

陰陵泉:在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下緣凹陷處。

豐?。?/span>在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8寸,脛骨前緣外2橫指處。

操作方法

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適量刮痧油。先按揉百會和頭維,各約3分鐘,用力不宜過猛。然后刮拭腹部中脘,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刮拭上肢內側部內關,由上向下刮,用力輕柔,刮30次,出痧為度。最后重刮下肢內側陰陵泉和外側豐隆,各30次,可不出痧。

注意事項

(1)避免可能導致眩暈的各種外部因素,調適情志,保持平和心態(tài)。

(2)勞逸結合,戒除煙酒,不做頭部劇烈運動。

(3)對顱內占位性病變引起的眩暈應及時手術治療,不宜刮痧。

病例

劉某,男,60歲。頭暈、頭痛、心悸、視物旋轉,睡眠時亦感眩暈,血壓95/70mmHg,面色蒼白,稍感乏力,納可,不渴,大便一天二次,成形,小便正常,面黑,舌淡多津,邊有齒痕,脈浮洪數(shù)。取百會、血海、膈俞、足三里、三陰交、氣海,在涂刮痧油之后,各刮至出痧。治療4次之后,視物旋轉、睡眠時眩暈癥狀消失,頭痛、心悸癥狀緩解,繼續(xù)治療4次后,頭痛、心悸基本消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栖霞市| 蓬溪县| 五指山市| 长寿区| 葫芦岛市| 花莲市| 湖南省| 大名县| 霍林郭勒市| 乳源| 土默特左旗| 宁国市| 凭祥市| 无锡市| 龙口市| 崇阳县| 乳山市| 大洼县| 鹿泉市| 商水县| 武夷山市| 凤山市| 通道| 朝阳区| 方正县| 嘉定区| 广水市| 虎林市| 易门县| 屯昌县| 慈溪市| 通海县| 电白县| 衢州市| 田林县| 当涂县| 郁南县| 正镶白旗| 平度市| 汶上县| 重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