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極談判(溝通力系列)
- (美)威廉·尤里
- 1484字
- 2025-07-11 16:23:21
直面沖突
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我有幸參加了一次為期兩周的大峽谷“激流勇進”探險。當我們堅毅的船長帶領我們繞過巨石,沖過科羅拉多河的湍流時,我獲得了一些關于動蕩時期如何穿越沖突的新觀點。當我仰望著那些高達數千英尺[1]、有著數十億年歷史的巨大的峽谷峭壁時,我反而更容易看清人類的那些戲劇性沖突了。與這峭壁相比,整個人類歷史簡直微不足道。
在峽谷峭壁的深處,遠離新聞和社交媒體的瘋狂旋渦,我問了同行的激流旅行者——來自威斯康星州的70歲的乳品農場主喬治·西蒙一個問題:“喬治,為什么我們的國家在任何事情上都難以達成一致?你在和農民的交談中聽到了什么?”
“威廉”,他回答道,“每個人都感到被困住了。人們不是在解決問題,而是在相互指責,或者徹底放棄對方。問題只會變得更糟。”
“我現在告訴年輕人的是:‘我們有解決方案,甚至有錢,只是不知道如何攜手并進。這就是現在的挑戰!’”
我對喬治眼中的挑戰產生了共鳴。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可能性,即我們自己、我們的家庭和我們所在社區的未來充滿可能性的世界里。
這些可能性很多都是充滿希望的,但其中有些確實令人害怕。最終,這取決于我們。我們有很大的機會讓每個人的生活都變得更好,只要我們能夠攜手行動。
我們無法消除沖突,也不應該消除沖突。
真正的問題不是沖突,而是我們處理沖突的破壞性方式。
如果我們嘗試一種不同的或者說反傳統的方法呢?如果我們不選擇升級沖突,或者規避沖突,而是做相反的事情呢?如果我們直面沖突,并且以好奇心和合作精神來迎接它呢?
這就是我在大峽谷漂流時學到的。一旦我們進入了河道,接下來的許多天里都沒有出路。強勁的湍流和冰冷的巨浪撲面而來,無論我們是否喜歡。我們別無選擇,只能嘗試駕馭它們。最好的方式不是抗拒變得又冷又濕的經歷,而是躬身入局,迎接高浪,然后瘋狂地一起劃槳。
簡而言之,唯一的出路是“激流勇進”。
這可能感覺像是我們最不想做的事情,但如果我們真正擁抱沖突會怎么樣呢?如果我們真的用雙臂環抱它呢?如果我們將全部的人類潛力——天生的好奇心、創造力和協作能力——應用到沖突中呢?
在我的工作中,我發現人們天然會認為沖突需要被解決。但真的是這樣嗎?我自己以前也是這么認為的。畢竟,我從事的是沖突解決領域的工作。但多年來,我開始認識到,解決沖突通常是不可能的,至少現在是不可能的。在某些情況下,解決沖突甚至不是可取的,因為它會剝奪我們通過沖突持續學習和成長的機會。事實是,我們并不總是需要達成一致。
比起解決沖突和達成協議,我們能否尋求更現實、更可持續的目標?如果我們專注于改變沖突會怎么樣呢?
改變僅僅意味著改變沖突的形式——從破壞性的爭吵轉化為富有成效的沖突和建設性的談判。
比起破壞我們珍視的東西,我們能否通過為彼此的共同生活開拓新的可能性,創造我們珍視的東西?
改變沖突比達成協議的概念更寬泛。[2]它意味著轉化我們相處的方式,以及我們的差異。它意味著轉化我們的關系。協議只在有限時間內有效,且通常是交易性的;它們出現又消亡。轉化是關系性的,且可以在未來持續很長的時間。協議是結果,而轉化是一個過程。與某些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達成的協議不同,改變沖突可以立即開始。
當羅杰·費希爾、布魯斯·巴頓和我40多年前一起撰寫《談判力》時,“是”意味著一項雙方都滿意的協議。今天,我相信“是”的含義必須被擴展。新的“是”意味著要傾身向前,擁抱沖突為我們提供的一切。新的“是”是一種轉化了的“是”。
如果能擁抱并轉化沖突,我們就可以學會一起生活和工作。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正如我的朋友喬治在激流中所說,那無論問題大小,我們都能解決。
[1]1英尺=0.304 8米。——編者注
[2]Donald J. Trump (@realDonaldTrump), Twitter, January 2, 2017, https://twitter. com/realDonaldTrump/status/816057920223846400?lan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