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鏡中那個“任”字尚未散去余溫,云逸已收回目光。巖紋映出的山水路徑在瞳孔里刻了一瞬,便被他壓入識海深處。他袖中玉簫不再發(fā)燙,反倒冰涼如初入寒潭。
任盈盈未再追問。
她只將銅鏡輕輕推回暗格,轉(zhuǎn)身時紫裙掃過石臺邊緣,帶起一縷塵灰。二人無言退出山洞,藤蔓垂落如舊,仿佛從未有人踏足。
行至半山腰,天色微明。晨霧浮在林梢,濕氣浸透黑衣肩頭。云逸腳步一頓,識海驟然響起一道清脆女聲——
【叮!檢測宿主完成《笑傲江湖》曲譜補全任務,激活“音律通意”第一階段:聽音。】
【獎勵發(fā)放:華山基礎劍術(完整秘籍)已錄入系統(tǒng)空間,可隨時提取。】
【提示:首次修煉需完成心法引導儀式,以《吸星大法》為引,貫通任督二脈與劍意初感。】
云逸立于松下,閉目三息。
一道虛影自識海浮現(xiàn),薄如絹帛的秘籍緩緩展開。封面無字,翻開第一頁,墨線勾勒出一名持劍人影,姿態(tài)端正,劍尖指地,背后題四字:“劍心如鏡”。
他盤膝而坐,不避濕泥。雙掌交疊置于丹田,運轉(zhuǎn)《吸星大法》。內(nèi)息自膻中穴分流,沿手少陰心經(jīng)直下,繞肩井而上,最終匯聚于指尖。每一分經(jīng)脈跳動,皆與秘籍中人影的呼吸節(jié)奏同步。
任盈盈倚樹而立,遠遠望著。
她未靠近,卻察覺他周身氣流微顫,像是無形刀鋒在皮膚上輕刮。那不是內(nèi)力外溢,而是某種更鋒利的東西正在成形——如同鞘中劍首次磨刃。
一刻鐘后,云逸睜眼。
眸光如削。
他右手虛握,憑空劃出一道弧線。指尖劃過空氣,竟帶起輕微爆鳴。這是《凌波微步》的步意反哺——以輕功之靈動校正出劍軌跡,使動作不滯于形。
“第一式,起手式。”他低聲念出秘籍開篇口訣,“劍不出鞘,意先臨敵。”
他站定,左足前踏半步,右臂平舉,掌心向內(nèi),劍指虛引。動作看似簡單,體內(nèi)真氣卻如逆流之水,難以順著手太陽小腸經(jīng)導入劍勢。肩胛處傳來僵澀感,仿佛筋骨被鐵索鎖住。
第二次嘗試,他改以《凌波微步》的起勢帶動步伐。足尖輕點地面,身形微側(cè),右臂順勢前送——剎那間,氣隨形走,經(jīng)脈豁然通暢。劍指劃出的軌跡不再生硬,竟有了幾分凌厲之氣。
“原來如此。”他低語,“劍術不是練手,是練身與意的合一。”
任盈盈終于走近。
她目光落在他方才劃空的軌跡上,眉梢微動。“你剛才那一步……像華山派的‘云步’,但更快。”
云逸不答,只將秘籍虛托于掌心,任其化作光點消散。系統(tǒng)空間已全盤收錄,無需實物。
“我要練下去。”他說。
林間空地被晨光切開一半。云逸取下腰間短劍——非名器,僅是衡山城外鐵鋪所購的尋常鐵劍。他凝神,重演“起手式”。
這一次,劍身微震,發(fā)出嗡鳴。
第三式“分光掠影”緊隨其后。秘籍所示,此式講究身劍合一,以步法掩劍路,劍光如掠影分形,惑敵于瞬息。
他踏步前沖,劍隨腰轉(zhuǎn),斜撩而上。劍鋒破空,卻在即將抵達頂點時驟然失力。真氣卡在肘彎,無法貫通至劍尖。整式如斷弦之弓,威力十不存一。
“問題不在力道。”他蹲下身,用劍尖在泥地上畫出行進路線,“而在節(jié)奏。劍快,步未跟;步動,氣未合。”
他閉目回想昨夜合奏時的簫聲節(jié)奏——那一段“忘機”,正是以緩制動,以靜破躁。他忽然明白:劍術亦如音律,不在快慢,而在節(jié)拍精準。
再起。
他將《凌波微步》的七步轉(zhuǎn)折融入“分光掠影”。第一步踏出,身形微晃,誘敵先動;第二步斜移,避開正面沖擊;第三步驟停,蓄勢待發(fā)。待到第四步,劍光暴起,直刺前方樹干。
“嗤!”
劍尖入木三寸,穩(wěn)穩(wěn)釘住。
十丈外,那株老槐樹皮裂開一線,木屑飛濺。
任盈盈瞳孔微縮。
她看得清楚——那一劍并非直線突刺,而是借步法錯位,使劍路呈“Z”字折進,最后一擊才真正發(fā)力。這已超出基礎劍術的范疇,近乎實戰(zhàn)殺招。
“你沒學過華山劍法?”她問。
“沒有。”
“可你用的,是他們的骨架。”
云逸拔劍回身,劍尖垂地。“我只是在找活下來的節(jié)奏。”
她沉默片刻,忽然道:“你想讓我教你?”
“不。”他搖頭,“我想讓你和我一起練。”
她冷笑:“日月神教圣姑,練正派基礎劍術?你當我是何等閑人?”
“不是為了歸順正道。”云逸將短劍插入泥土,雙手空出,“是為了看透他們。岳不群能以君子之名執(zhí)掌華山,必有其術。若連他們的根基都不懂,談何破局?”
任盈盈眼神微冷。“你盯上他了?”
“我盯上的,是這江湖的假面。”他拔劍再起,劍鋒指向空中,“今日是基礎劍術,明日可能是辟邪劍譜。但無論何種武學,只要能讓我變強,我就練。”
她盯著他,目光如探深淵。
良久,她從袖中取出一截枯枝,隨手削成木劍形狀。
“好。”她踏前一步,站定,“你演一遍‘分光掠影’,我看看華山的骨頭,到底有多硬。”
云逸不語,只將劍勢重演。
起勢、轉(zhuǎn)折、突刺,一氣呵成。木劍破風之聲比鐵劍更脆,卻更具殺意。
任盈盈凝視片刻,忽然動了。
她以木劍為筆,依樣畫葫蘆,動作竟無絲毫滯澀。第三步踏出時,她腰身微擰,劍尖輕顫,竟比云逸更早抵達終點。
“你……”云逸皺眉。
“我雖不習此術,但看一遍,已知其脈。”她收劍,木屑從劍尖簌簌落下,“這劍術重規(guī)矩,輕變通。練到極致,也不過是牢籠中的鷹。”
“可牢籠,也是翅膀的起點。”云逸再度出劍,這一次,他不再追求速度,而是將每一寸肌肉的收縮、每一次呼吸的節(jié)奏都納入控制。劍光漸穩(wěn),如溪流匯川。
她站在原地,未再模仿。
而是靜靜看著。
晨光穿過林隙,照在她半邊臉上。她忽然輕聲道:“你練得不對。”
云逸收勢。
“哪里?”
“不是動作。”她走近,伸手輕點他右肩,“是這里。你用《凌波微步》強行帶動步伐,肩井穴承受過大壓力。再練下去,經(jīng)脈會裂。”
她指尖微涼,觸感如電。
云逸未動。
“你懂醫(yī)理?”
“我爹的‘碧針清掌’,講究以氣導脈,與劍術異曲同工。”她收回手,“這‘分光掠影’看似簡單,實則暗合陰陽流轉(zhuǎn)。你以巧破力,卻忽略了根本——劍意,須從心出,非由步生。”
云逸閉眼。
識海中,系統(tǒng)提示浮現(xiàn):【“劍道之始,非止于手,更在于心。”引導完成度:78%】
他再睜眼時,目光已變。
不再急于出劍,而是靜立原地,感受體內(nèi)真氣流動。他將《吸星大法》轉(zhuǎn)為緩運,不再強行牽引,而是任其自然周天循環(huán)。片刻后,他緩緩抬起劍。
這一次,無步,無勢。
劍尖輕顫,如葉落水面。
然后——
動。
一劍刺出。
無聲無息,卻讓任盈盈心頭一震。
她看得分明:那一劍,竟與她父親當年施展“碧針清掌”第一式時的氣機流轉(zhuǎn),有七分相似。
“你……”她剛開口。
云逸劍勢未收,反手橫削,第二式“起手式”逆向回擊,劍鋒劃過自己左肩三寸,精準停住。
汗珠從額角滑落,滴在劍脊上,滾燙。
他喘息一次,將劍插入地面。
“成了。”他說。
任盈盈盯著那柄插在泥中的鐵劍,良久未語。
她忽然伸手,接過他手中木劍。
“你剛才那一劍,”她低聲問,“叫什么名字?”
“還沒有名字。”他望著她,“它只是我想活下去的方式。”
她握緊木劍,指尖發(fā)白。
“那我來告訴你——”她抬眼,目光如刃,“華山基礎劍術,第一式起手式,第二式分光掠影,第三式……叫‘破妄’。”
云逸一怔。
秘籍中并無此名。
“你怎么知道?”
她不答,只將木劍遞還。
“你練錯了。”她轉(zhuǎn)身欲走,“第三式,不是你那樣使的。”
云逸握劍未動。
她行出五步,忽又停下。
“明日此時,我還來。”她背對著他,“你若還用《凌波微步》強改劍路,我就走。”
林間風起,吹動紫裙一角。
云逸低頭,看向插入地面的鐵劍。劍柄上,一道細微裂痕正緩緩蔓延,如同冰面初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