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系統只是一味調料,結果如何終究還需靠自己
書名: 大明:本王的藩地大億點很正常吧作者名: 風清不夢本章字數: 2190字更新時間: 2025-08-01 19:12:25
朱高燧看著突然出現的系統,一時間都愣住了。
從他到來,原本他也想過系統的事情,只是奈何一直沒有出現,純粹的以為這種事情不會發生。
結果到了藩地,居然真出現了系統,朱高燧心頭一時很是火熱。
雖然他說著出來發展,但他也知道發展的難度不會小,不然他也不會做那么多的準備才來,更不會和朱棣談那么多的條件。
在大明時厚著臉皮這里要錢,那里要錢的,還要人,就是為了過來之后能夠略微順暢一些。
盡管他也有一定的把握,但系統的出現,讓他看到了更大的希望。
更為重要的是,若是真的有利,這個發展的時間,將會大大的縮短。
原本定下的十二年,這個系統如果真能夠幫助到他,那是不是用不了十二年,就可以達到預期的目標了?甚至可以實現他更多的想法?
盡管讓他激動,但朱高燧依舊克制著。
如今還不并不是他詳細研究的時候,如今還有顧晟等人在,他還要將眼下的事情安排好。
回過神來看向顧晟等人,見一眾人沒有什么異常,隨即接著出聲。
“王城的事情這樣定下,接下來說另外的事情。
剛才顧晟所準備的,我看了一下,本王的藩地有戶近百萬,但是生活卻是無比的糟糕。
許多人沒有地,連飯都吃不起,對朝廷的仇視比較大。
除此之外,不少地方還有叛軍出沒,哪怕就是這里,這里百姓看待我們的目光,都是帶著警惕的,這些都是必須要盡快解決的事情。
還有跟著我們一起過來的人,當然也包括你們的家室在內,本王給的承諾,說的要分土地,建立學堂供你們的子嗣入學之事,這些都是必須要解決的。
而這些事,也是眼下最為重要的,你們有什么想法?”
朱高燧并沒有沉浸在有系統出現的喜悅之中,他很清楚一點,無論什么系統,最為重要的還是人。
因為科技與民生,以及各方面的發展,包括地方的治理等等,都需要人來做決定。
系統,只是一個輔助,不代表有了系統他就什么問題都解決了。
這些問題,依舊需要他來先進行處理。
出來就藩本就是想要掌控自己的未來,如今哪怕是有了系統,他也要自行掌控。
若是有利于他,他就用,若是不利于他,這系統,不要也罷。
朱高燧的話音落下,周新當即站起身。
“殿下,臣也了解過,臣認為,這里混亂不堪的重要原因,就是那些官吏的不作為,甚至是胡作非為。
臣找當地的百姓了解過,這里的賦稅極為繁重,雖然是按照大明基礎來征收,可是這里的官吏,都是當初安南的官吏。
原本當地的百姓就極為不滿原安南的官吏,在我大明王師沒有到來之前,他們就有義軍在造反。
可大明接管之后,不僅還是用那些人,朝廷還加重了賦稅,以及地方駐軍,包括一些監軍宦官,時常以各種名義加征賦稅。
致使這里的百姓比當初更為煎熬。
尤其是土地,這邊的耕地并不多,但有限的土地,卻是不斷被那些官吏、士紳、地主所得,然而即便如此,卻是還要背負極大的賦稅。
而他們即便想要當流民,但官府限制他們流動,不然將會直接被處理。
因此臣認為,當下最為重要的,就是給這里的百姓一個公道,讓他們知道,殿下如今來了,與以往完全不一樣。
同時將耕地釋放出來,重新分發給百姓,以及減免或者直接免征賦稅,以快速恢復民生。
而這期間發生的冤假錯案,也要同時進行重新審理,以讓百姓相信殿下,相信我們。
唯有如此,可讓百姓不再抵抗大明,不再投身叛軍,且也能盡快穩定各地。”
聽著周新的話語,朱高燧欣賞的微微點頭。
這些,其實他本來就已經有了想法,只是他還想要看看幾人有沒有其他想法罷了。
那些人,他本身就要嚴肅處理。
這時,顧晟也隨即開口。
“殿下,周新說得極是,原本的那些官吏,確實需要處理,不過需要掌握證據之后再行處理。
同時,臣建議不要同時展開進行,因為在處理這些人時,這些人必然會有不甘,最好需要大軍在旁鎮壓,以免發生動亂。
處理這些人臣認同,可要是沒有處理好,發生了更大的動亂,一旦傳回大明,皇上那里,恐不好交代。
除此之外,殿下還需要考慮一事,那便是那些駐軍,以及來這里代表皇上監視、巡視各地的宦官,他們這些人,要不要處理。
因為想要收心這些百姓,僅僅只是處理原本的那些人,還不夠。
可一旦要處理這些人,必然會驚動皇上。
至于清理之后缺少的官吏,我們正好有帶來不少人,可讓他們填補空缺。
而土地之事,到時也可以重新分配,到時殿下便可兌換承諾。
在分配之后,還需開墾荒地,只有增多耕地,才能滿足所需。
而學堂之事,可在穩定之后進行建立,同時漢城有些小了,且破舊不堪,比起大明的許多城池,都要差。
到時恐怕,還需要動用人力、物力來修建擴大城池,不然無法作為王城。
還有殿下的王府,也需要選址修建。”
朱高燧聽著顧晟的話語,同樣也很欣慰。
兩人所說的,都有需要去做的點,也都是重要的點,這起碼證明,兩人的能力,其實都不差。
兩人所看到的,也差不多是要解決這些問題的核心了。
見兩人說完,朱高燧也隨即開口。
至于其他人,他沒有指望在這些事情上幫上忙。
“你們說的,都不錯,都是可行的,可僅僅只是這樣,還不夠。
接下來我說,你們記。
有問題,記得現在就要提出來。
一旦開始實行,過后再來勸本王,本王可就不會同意了。”
朱高燧看著這幾人,如今他要開始定性了。
那就是到了這里,這些人有意見可以提,但在他定下來之后,就不要和他談其他的,只管去做。
這次來這里就藩,他可是下了極大決心的,他已經沒有了退路。
誰要是敢阻止他在這里壯大,他便和誰,不共戴天!誰阻攔誰死!
而他也是在正式釋放自己的處事風格信號。
有的事情,朱高燧很清楚這些人有著局限性,看得不夠遠。
許多方面,都只有他能夠想到,可能這些人無法理解。
他需要的是這些人去實行,去做,而不是在這里和他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