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告別,朱棣的真正用意
- 大明:本王的藩地大億點很正常吧
- 風清不夢
- 2169字
- 2025-07-27 20:53:49
“孟賢,需要裝運的東西都裝好了嗎?還沒有裝完就趕緊運到碼頭去裝船。”
趙王府內,朱高燧指揮著人開始搬著府內的一切物件,紛紛開始裝車。
孟賢匆匆跑到朱高燧身前,喘著粗氣。
能夠讓孟賢這個樣子,可見今天有多忙。
“殿下,這是最后一批了,運過去就可以裝船了。”
“好,對了,高以成呢?他在哪?”
朱高燧一臉的激動,自從詔書下來之后,他就開始了準備,從其他人那里征調了不少馬車運送貨物到碼頭,從而轉劉家港出海。
劉家港,這可是大明的一個大港口,鄭和下西洋的艦隊,就是從這里出發的。
而朱高燧口中的高以成,則是從順天那里調過來的人,是他的右護衛軍指揮使。
“殿下,以成在碼頭那里指揮裝船的事情,而且殿下你讓他在碼頭看著,護著帶出去的錢糧物資嗎?”
看著孟賢一臉疑惑的表情,朱高燧這才想起。
“忙起來倒是忘了,既然他在碼頭,就不去叫他了,你去將路線告訴他。
讓他去了劉家港先等待,等我們從登州那里回來后,一起出海。”
接下來他還需要返回順天,帶著他的大軍以及人手,讓顧晟準備的物資去往登州,再乘船而出。
看著府內已經變得空蕩蕩,朱高燧沒有任何復雜與留念,只有即將出去的欣喜。
“殿下,如今詔書下來了,我們什么時候走?”
聽著孟賢的聲音,朱高燧思考片刻。
“明日清晨就走吧,今天先去告別。
你這里做好準備,到時我們快馬返回順天,路上不能耽擱。”
“是,殿下,那我這就去準備沿途所需。”
待孟賢下去準備,朱高燧想了想,隨即往皇宮而去。
如今要走了,該打的招呼,還是得打。
接下來,也是時候和朱棣、朱高熾、朱高煦幾人道別了。
來到皇宮,朱棣正在處理國事,朱高燧一時也沒有出聲。
等了一會,見朱棣放下手中的奏章,才開口。
“爹,我來辭行了。”
“臭小子,還知道來,我還以為你要不聲不響的走了呢。”
朱棣沒好氣的來到朱高燧近前,拉著朱高燧坐在椅子上。
“你需要的人,已經都送至碼頭了,自己帶走吧。
多的我也不說了,去了藩地,好好干。
當初沐英治理云南多年,才讓云南徹底成為大明之疆域,當時你爺爺給了沐英不少支持,其中就包括了人口遷移。
如今我能夠給你的支持,也都給了,唯獨人口還沒有給你。
等你過去,兩三個月的時間吧,我給你遷移二十萬人過來。
交趾那里,都是一些刁民,是一些蠻夷,需要你好好去管理與治理。
如果你能夠在五年之內讓我看到效果,整個交趾之地,那時我會全部交給你來管,不過我得先告訴你,該向朝廷繳納的賦稅,還得交上來。
另外我給你準備不少藥材,也給你送到碼頭了,還給你準備幾個擅長診治熱疾的大夫。
你去交趾,吃苦是肯定的,但我告訴你,既然你已經決定了,無論過去之后多苦,都得給我在那至少待滿五年以上。
五年之內,你就是死了,也得給我死在交趾。”
朱棣深深的看著朱高燧,他一直不愿意朱高燧出去,除了那些原因,最為重要的還是那里太苦了。
他不知道朱高燧到底是怎么想的,是不是覺得那里很好,但他很清楚,那個地方,比起大明的地方,差得太遠。
但如今事情已經定下,詔書也已經下達,這件事已經沒有了任何轉圜的余地。
既然定下了,朱高燧已經確定去了,他也不希望朱高燧前腳出去,后腳就嚷嚷著那里太苦要回來,到時朱家的臉,都得被朱高燧給丟了一個干凈。
而且交趾也是大明一地,身為朱家人的朱高燧都不想待在那里,他還怎么安排那里的官吏。
只要朱高燧去了,以后誰要是敢繼續不去交趾,那他可就不會有絲毫的留情了。
他自己的兒子,大明的親王都能夠待在那里,這些儒生士子,憑什么不能去?
只要朱高燧在交趾那里穩定下來,他臉上也能有光。
交趾那里的情況,已經傳了出來,如今讓朱高燧過去,這無疑是在證明他想要治理交趾的決心與意志。
而他的嫡子能夠去那里吃這個苦,但凡能夠將交趾治理出來,這會更加證明他沒錯。
可以說在他心里,只要朱高燧在那里待到五年以上,如果朱高燧自己無法治理發展起來,他都會主動給朱高燧送人才過去將那里發展起來。
朱高燧但凡不是去交趾,他都沒有必要考慮這些。
但只要朱高燧去了,大明交趾布政使司,就必須要徹底成為大明一省之地,就必須要穩定下來,就必須要發展起來,那里的人必須要漢化,如同云南那般。
因為朝廷都已經派了親王過去,若是這樣都還無法讓那里穩定發展起來,那么就會間接證明,他征伐安南,收復安南的決定是錯的,是他窮兵黷武,耗費國力。
而皇室的威嚴,也將會進一步受到打擊,間接影響皇權。
這些,他不知道朱高燧有沒有考慮到,他也沒有和朱高燧詳細說。
之前他看見了朱高燧的決心,尤其是朱高燧和他的約定,他也想看看朱高燧到底能不能行。
而且朱高燧還不知道那里的苦,他也不好多說什么,給朱高燧上過多的壓力。
這次朱高燧過去,不管朱高燧做什么,他都不會去過多的干涉,他只看結果。
如果后面幾年之內他看不見什么成效,那他就會親自出手了。
朱高燧聽著朱棣說的,一時都有些驚訝。
他沒有想到朱棣還在給他驚喜,還為他準備了相應的大夫以及藥材,最關鍵的是,還有人口。
至于必須要在那里待到五年以上,朱高燧更是沒有在意,因為他過去之后,就沒有想過還要回來。
那里,將會一直是他的藩地。
他也沒有朱棣想的那么多,那些確實是朱高燧所疏漏的,但朱高燧的目的,也同樣是穩定與發展。
朱高燧想不通朱棣為什么會這樣做,為什么又突然給了他這么多。
但在心中,朱高燧這一刻,是感激朱棣的。
“爹,我都記住了,你放心吧,在爹你這么支持的情況下,如果我連自己的藩地都管理不好,我也沒臉回來了!”
這是他對朱棣的承諾,也是他對自己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