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不遺余力
- 勤勞勇敢的故事(中華典故故事全集)
- 周治主編
- 561字
- 2015-03-31 12:03:23
【釋義】遺:留;余力:沒有使完的力量。指把所有的力量全部使出來,沒有一絲一毫的保留。
【出處】漢·司馬遷《史記·虞卿列傳》。
公元前260年,秦王派大將白起在趙國的長平一舉擊敗了由趙括率領的四十萬趙軍。秦王乘機要挾趙王,要趙國割讓六座城池給秦國,作為講和的條件。
趙王連忙召來大將樓昌和上卿虞卿商量對策,說:“長平一戰(zhàn),我們吃了敗仗,我想帶領全部人馬與秦軍決一死戰(zhàn),你們看怎樣?”
“這樣做沒用,還是派親信使臣去講和為好。”樓昌說。
虞卿不同意樓昌的主張,問趙王說:“大王,這次秦國究竟是想消滅我們趙國軍隊呢,還是打一打就回去?”
趙王說:“秦國這次出動了全部軍事力量,不遺余力地來攻打我們,當然是打算消滅我們軍隊的。”
“那么,我們應該帶著貴重的禮物到楚國、魏國去。他們貪圖財物,一定會接待我們。這樣,秦國以為我們有了聯(lián)盟,就會恐慌,再跟他講和才能成功。”
可是趙王不聽虞卿的勸告,還是派了使者去秦國求和。
虞卿聽說此事,就對趙王說:“這次求和肯定不會成功,因為秦王和相國范雎一定要把趙國求和的事情宣揚開來,讓各國都知道。楚國和魏國以為趙、秦講和了,就不會再來援助趙國。秦國看到無人來救趙,就一定會趁機猛攻我們。
果然不出虞卿所料,趙國求和不但沒有成功,都城邯鄲又被秦軍圍困。最后,趙王只得親自去秦國,并割讓城池給了秦國,遭到天下人的恥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