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物資運輸保供應(yīng)
- 鐵血三戰(zhàn)鑄華夏脊梁
- 無名小子新手上路
- 2384字
- 2025-08-02 15:05:00
偵察兵話音未落,李龍已抬手示意噤聲。他盯著北嶺方向,眉頭未松。片刻后,他轉(zhuǎn)身對身旁通訊員下令:“立即傳令迫擊炮組,三分鐘內(nèi)撤離現(xiàn)陣地,轉(zhuǎn)至北坡反斜面待命。”通訊員點頭奔出。李龍又抓起望遠鏡掃視溝底,伏擊現(xiàn)場的硝煙仍在緩緩升騰,六輛馬車殘骸橫陳,箱體散落,幾具尸體被壓在車轅下。
他收回望遠鏡,聲音低而穩(wěn):“把繳獲物資清點分類,彈藥、藥品優(yōu)先打包。準備轉(zhuǎn)移。”
副隊長快步上前:“隊長,戰(zhàn)士們剛打完仗,不少人帶傷,運力吃緊。”
“傷員優(yōu)先后送。”李龍打斷,“物資不能留原地。松本的人已經(jīng)摸到B線,遲一步,整條補給線就暴露了。”
副隊長點頭,立即組織人手。李龍親自帶兩名戰(zhàn)士進入谷道,逐一查驗?zāi)鞠洹>幪枴?943-B”的箱子共有七只,封蠟完整,重量沉實。他蹲下身,用刺刀撬開一只,掀開油布,里面是整齊碼放的子彈帶和手榴彈。另一只箱中則是紗布、碘酒和磺胺粉。他合上箱蓋,對隨行戰(zhàn)士說:“這些藥,一粒都不能丟。”
正午前,第一批物資在主陣地后方的山坳中集結(jié)完畢。彈藥箱被拆解成二十斤一包,用粗麻繩捆扎;藥品單獨裝入帆布袋,由衛(wèi)生員貼身攜帶。李龍站在高處觀察地形,昨夜炮擊在運輸?shù)郎狭粝氯幩剑顚挼囊欢巫阌辛祝囕v無法通行。他手指劃過地圖邊緣,最終落在一條被荒草掩埋的小徑上——那是舊時獵戶走的野路,繞開日軍主哨卡,可直通前線補給點。
他正要下令,王大娘提著竹籃從坡下走來。籃里不是吃的,而是幾卷洗凈晾干的舊布條。她走到李龍面前,將布條遞上:“路上做記號用。紅布條埋在竹簽上,岔路口插一根,隊伍好辨方向。”
李龍接過布條,點頭:“您帶人負責標記路線?”
“我?guī)D女組去。”王大娘語氣干脆,“男人都在前線,后方的事,我們頂著。”
李龍沒再說話,只將手中一塊灰布遞給她:“這是之前包槍的布,干凈,要是路上有人受傷,先用它止血。”
王大娘接過,仔細疊好塞進懷里。她轉(zhuǎn)身離去時,腳步雖慢,卻穩(wěn)。李龍望著她的背影,片刻后下令:“運輸隊分三批,每批間隔二十分鐘出發(fā)。第一批由副隊長帶隊,走獵道,目標前線補給點。第二批押運重傷員,第三批運剩余物資。所有人輕裝,禁止生火,禁止交談。”
第一批隊伍在正午時分啟程。十一名戰(zhàn)士背負物資,腰間別著短槍,沿著李龍勘察過的獵道前行。李龍親自送至岔路口,指著前方一處斷崖:“過了那道石梁,就是安全區(qū)。記住,遇敵即伏,不準開火,等他們過去再走。”
隊伍點頭,迅速隱入草叢。李龍退回高坡,架起望遠鏡監(jiān)視北嶺。風從山脊吹下,帶著土腥味。他盯著日軍可能滲透的方向,手指始終按在駁殼槍柄上。
約兩小時后,望遠鏡里出現(xiàn)異常。運輸隊已行至半途,前方是一段狹窄溝谷,兩側(cè)是碎石坡。隊伍正貼著南側(cè)巖壁緩行,突然,北坡草叢微動。五名日軍士兵列成散兵線,沿坡下行,佩帶步槍與刺刀,領(lǐng)頭者腰間掛著軍刀。
李龍瞳孔一縮。雙方距離不足五十米,運輸隊尚在低處,若日軍繼續(xù)前行,必正面相遇。
他立即抓起哨子,短促吹了三聲。這是“原地隱蔽”指令。副隊長在隊伍中迅速抬手,十一名戰(zhàn)士瞬間趴伏,用枯草覆蓋全身,連呼吸都壓到最低。一名戰(zhàn)士肩上的彈藥包滑落,被他用肘部輕輕頂回,未發(fā)出聲響。
日軍小隊繼續(xù)前進,腳步踩在碎石上發(fā)出輕微響動。其中一人停下,朝溝谷張望。李龍屏住呼吸,右手緩緩拔出駁殼槍,卻未舉。
就在此時,風向突變,由北轉(zhuǎn)南。李龍眼中一閃,立刻對身旁兩名戰(zhàn)士打手勢。兩人會意,貓腰向左側(cè)高坡移動。片刻后,一塊半人高的石塊被推下山坡,砸在溝底,發(fā)出“轟隆”一聲。
日軍小隊立刻警覺,三人調(diào)頭朝聲響處搜索,另兩人仍留在原地警戒。李龍抓住時機,抬手三指朝天,再向前一揮。副隊長立即帶隊,十一名戰(zhàn)士貼著巖壁快速穿行,僅用三分鐘便通過缺口,消失在前方密林中。
李龍收回手勢,額頭已有冷汗。他盯著日軍小隊重新集結(jié),最終沿原路返回,才緩緩吐出一口氣。他抓起電臺,低聲命令:“第一批已過封鎖線,第二批準備出發(fā)。”
下午三點,第二批隊伍啟程。這支隊伍由六名輕傷戰(zhàn)士和四名民兵組成,負責護送三名重傷員。擔架用門板和麻繩加固,行進極慢。李龍親自帶隊,走的是另一條更隱蔽的山脊線。行至中途,一名傷員因顛簸傷口裂開,血浸透繃帶。衛(wèi)生員立即停下處理,李龍命兩名戰(zhàn)士留下陪護,其余人繼續(xù)前進。
傍晚六點,第一批運輸隊抵達前線補給點。副隊長清點物資,七只木箱完好無損,彈藥與藥品全部入庫。他剛要下令生火做飯,一名戰(zhàn)士突然低呼:“隊長,少了東西。”
副隊長回頭:“什么?”
“火柴盒。”那戰(zhàn)士摸著口袋,“我裝著的火柴盒不見了,上面刻了個‘龍’字。”
副隊長臉色一沉,立即帶人返回途中搜尋。草叢中無跡可尋。他抬頭望向北嶺,暮色已沉,山影如鐵。
與此同時,王大娘正帶著婦女組在村南地窖口清點剩余物資。老趙家的地窖已被挖開,兩箱手榴彈搬出,箱體發(fā)潮,但引信未損。一名婦女蹲在箱旁,將手榴彈逐個檢查,忽然抬頭問:“這藥,能救小石頭嗎?他昨晚高燒不退,衛(wèi)生所的藥快用完了。”
王大娘正在捆扎麻袋,手頓了一下:“能。這批藥送上去,明天就能下來。”
婦女沒再說話,低頭繼續(xù)干活。她的手指粗糙,卻穩(wěn)。一旁的孩子抱著空籃子,眼巴巴望著地窖口。
李龍在主陣地接到第一批物資送達的報告,點頭示意通訊員記錄。他正要下令第三批出發(fā),偵察兵再次奔來:“北嶺三號哨發(fā)現(xiàn)新情況——日軍在B線盡頭架設(shè)了無線電設(shè)備,天線朝向我方縱深。”
李龍站起身,走到地圖前。B線盡頭是一處廢棄廟宇,原為我方聯(lián)絡(luò)點,如今卻被敵軍占據(jù)。他盯著那位置,片刻后下令:“通知王大娘,第三批物資改道,走東溝小徑。另外,把那塊包槍的布,交給衛(wèi)生員隨隊攜帶。”
通訊員應(yīng)聲而去。李龍站在掩體口,望著天邊最后一抹余暉。風停了,山野寂靜。他從衣袋里摸出火柴盒,劃了一根,點燃煙卷。火光映亮他臉上的風霜與一道未愈的擦傷。
煙燃至半,他忽覺不對。低頭一看,火柴盒邊緣刻的“龍”字清晰可見。他猛地一怔,隨即抬頭望向運輸隊方向。
他記得,自己從未在火柴盒上刻過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