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人脈自當從娃娃抓起
- 西游:快住口!你這個假唐僧
- 努努克魯魯
- 3054字
- 2025-08-08 08:10:44
“圣僧!”
一位老翁從朝他走來,嗓音沙啞,說道:
“老夫在這荊棘嶺苦修千年,壽元已然燈枯油盡。幸得上回與圣僧談經論道,飲茶參禪,猶如甘露澆灌靈臺,老夫只覺心神豁然清明,今日竟然能煥發出新芽,可再續百年壽元。假以時日,便有機會窺探那妖王之境。”
他頓了頓,從懷里取出一段散發著蒼古氣息的木料:“這段烏榕木,乃老朽本源所化,雖不及那盤龍古榕心和地華玉髓藤,但若制成香品,也有祛邪避穢、延年益壽之效。還請圣僧笑納。”
唐森聞言,心中微微一怔,接過了烏松木。
這幾日他潛心研讀經文,倒也見典籍提及過。
天地五行,木屬最得天年。而在凡塵土木中,又以榕樹壽數最為綿長。
其根系深植厚土,盤結如網,能汲取磅礴的地脈靈氣滋養自身。這千年古榕木有延壽之功,自是有理可循。
所以烏松木制作香品,便有延年益壽的效果。
可老翁后半句,卻讓唐森一臉茫然。
回想上次見面,無非是正常的喝茶論道,言談間和樂融融。
為何這榕樹老精便能重煥生機,平添百年光陰?
難不成自己這贗品,也沾染上了某種玄之又玄的天地氣運?
“仙公厚賜,貧僧拜謝,阿彌陀佛!”唐森恭敬的朝著老翁躬身行了一禮。
沒多久,方才遁地而去的十八公、拂云叟和石崖公隨即出現在眼前。
十八公手持一塊黑色玄木,表面散發著一圈圈光華,看著頗為神秘。
“圣僧,我們荊棘嶺眾位仙公與圣僧有緣,還望以后常來此地與我們對飲暢談,這盤龍古榕芯便送給圣僧了。”
石崖公也隨即伸開手,一塊潔白無瑕的木塊出現在手掌中:“圣僧請看,這就是地華玉髓藤,可別小看這一塊,可也是五百年結成的嫩芽啊!”
唐森激動的接過兩件靈寶,立刻雙手合十,連忙道謝:“多謝十八公,多謝諸位仙公。”
唐森目光掃過十八公、孤直公、凌空子、拂云叟幾位仙公,雙手合十正準備辭行。
遠處忽而飄來一抹香氣,抬首望去,只見月光鋪就的小徑深處,漫天杏花無風自舞,紛紛揚揚。
一道曼妙的青色倩影飄然而至。
眾位仙公見杏仙來此,便撫須意味的笑了笑,彼此交換了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
唐森心下明了,原著中杏仙對唐森便萌生情意,看來這紅塵的情劫是在劫難逃了。
杏仙雖然沒有那七彩蓮池中仙子般不食人間煙火,但也自有一番草木精靈的天然風情。
書中說,芬芳別有天然趣,不入仙家玉池栽。
俗話說,仙花哪有野花香。
唐森想起前番流落荊棘嶺時,若得他們援手,又怎會被狽上師擄至小雷音寺?彼時若讓他留下做個乘龍快婿,或許半推半就也就認了。
然今時不同往日,自蒙菩薩點化,誦持心經,踏上了佛門弟子的修行路,
這等塵緣情絲,便如過眼云煙,酒肉穿腸,唯余佛祖在心,菩提為念。
再看這杏仙,確實生得水靈剔透,眉含春色,腰若柳枝,雖不似蓮池仙子容顏絕世,卻也神韻得了五分。
只見她來到唐森身前,低眉含羞,說道:“圣僧萬里迢迢,跋涉至此,想必風塵勞頓。夜已深沉,露重風寒,何不與仙兒共步回舍,品一盞清茶,歇息一晚養足精神?待到明日晨光初透,再趕路也不遲……”
話音未落,唐森已朗聲截斷:“承蒙仙姑厚愛!貧僧實乃身不由己。奉唐王旨意,肩負西行重任,莫敢片刻遲延!此番路經寶地叨擾借物,已然愧赧于心,豈敢再行留宿,徒增煩擾?”
“圣僧!取經大業固然要緊,可這一夜的休整,耽誤不了太久啊!仙兒一片真心……”
一旁的凌空子見狀,也捋須勸解道。
“唐長老此言差矣,佛法廣大,機緣無處不在。這林中清凈之地,松濤月影皆是禪意,留下片刻論道談心,何嘗不是一種緣法呢?”
“各位仙公盛情,貧僧銘感于心!”唐森雙手合十,言辭懇切道,“他日若有緣法,自當重會于此。只是眼下,那黃眉老佛對貧僧有所交代,實在耽擱不起……”
唐森特意將黃眉的法號著重了幾分,幾個人聽到黃眉的名號,自知是惹不起的主,便只好作罷,不再挽留。
凌空子長袖輕拂,含笑拱手:“既如此,圣僧但憑方便,日后若得閑暇,隨時駕臨便是。我等便不強求了。”
下一瞬,光影搖曳,丘壑間、藤蔓中、巨石旁,只見那孤直公、十八公、凌空子、拂云叟等人,化作地脈之氣,遁入了草木深處。
說不動心,那是假的。
唐森低聲嘆息一聲,旁邊的翎妖立刻張開翅膀,化作金雕,匍匐在唐森腳下,一躍而上。
而在這時,西北方向的荊棘嶺下,一抹紅光入了眼眶,耳邊隨即響起盈盈細語。
好像有誰在耳邊說話一般。
那聲音夾雜著蒼老無力的央求,還有懵懂孩童的啼哭,以及婦人的埋怨,聽也聽不清。
但冥冥之中,感覺似乎跟那枚香火錢有關。
“得臆想癥了?”
本想讓翎妖調轉方向去看看。
不過小雷音寺的禪坐時間也快到了,午時三刻已過,天色轉陽為陰,黃眉等一眾妖首午睡醒來,被發現就不妙了。
“算了,還是先回去再說吧!”
翎妖得令,雙翅猛然一振,卻斂盡妖風,身形如一道閃電,自云端悄無聲息疾墜而下,直撲小雷音寺后山別院。
寺門處幾個輪值的小妖,修為低微,只覺頭頂罡風驟起,等他們驚惶抬頭時,卻只見天高云淡,空無一物。
回到別院中,唐森驚魂未定,只能感嘆翎妖的飛行天賦實在了得。也不知翅膀好了之后,比那孫猴子的筋斗云如何。
如此人才,卻被黃眉浪費在這里。
略定心神,平復下呼吸,唐森揣好那兩塊靈木,徑直朝后山學堂行去。
煉制地靈香非同小可,稍有差池,便是心血盡毀。這等天地靈物,容不得半分閃失。
沿著山徑行至學堂,遠遠便聽得溪水潺潺,夾雜著陣陣嬉鬧。
獾童兒幾個小家伙正在溪水中撲騰玩耍,水花四濺,渾身濕透,玩得不亦樂乎。
翎妖行至學堂門前便駐足,默然侍立一旁,警惕著周圍的狀況。
“圣僧,圣僧來啦!”獾童兒眼尖,瞧見唐森,立刻手腳并用地從水里爬出,甩著濕漉漉的毛發,滴著水珠就跑了過來,烏溜溜的眼睛滿是期待。
“圣僧今日講《圓覺經》的哪一篇?我們都等著聽呢!”他咧嘴一笑,露出尖尖的小牙。
“圣僧講經好,至少不像尊者那樣,總打手心……”其他小妖附和道。
說著,他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毛茸茸的爪子,顯然對元獅尊者的戒尺心有余悸。
在他們看來,這位圣僧不打手心,便是頂頂好的先生了。
唐森笑了笑,摸了摸獾童兒他們的毛發,說道:
“尊者嚴厲,是看重你們天資聰穎,皆是可造之材,不敢稍有懈怠。你們各有緣法,前程遠大。即便日后不能成就金身正果,開山立府,做得一方逍遙自在的山神地仙,亦是水到渠成之事。”
唐森此言并非虛言哄騙,實是肺腑之言。這些小妖靈性十足,如同璞玉,若得悉心教導,勤加修行,他日成就必不可小覷。
待他們道行日深,羽翼豐滿,散落三界各處,可都是頂好的助力。
廣結善緣,當始于微末時。
唐森上輩子做牛馬深知此理:路途多艱需良友,諸事順遂賴人脈。
一眾小妖聽著他溫和而篤定的話,眼中懵懂漸消,散發著一抹光芒,一個個小腦袋用力點著。
唐森來到屋內學堂,學堂中漂浮著殘留余味,想必是中午他們凝神所燃的清心香。
他取出兩段靈木,置于身前案幾之上。
剛一顯露,原本端坐的元獅尊者雙目陡然一凝,須臾不離那兩段木材。他霍然起身,聲音帶著激動:
“圣僧!這……這莫不是盤龍榕芯與地華玉髓藤?!”
“尊者真是慧眼如炬。”唐森點頭道,“正是此二物。貧僧僥幸偶得,此番特來叨擾,便是想向尊者請教這煉制地靈香的秘法。”
元獅尊者頓時心下明亮,小心翼翼地將兩段靈木捧起,輕柔地在木頭表面摩挲著,那木頭內蘊的靈華隨著他的觸摸隱隱流轉,散發出溫潤的光華,令人心神微動。
“天賜之物,圣僧福緣深厚,快!隨我來!”
尊者連聲贊嘆,旋即轉身,引著唐森繞過回廊,來到毗鄰的后院。
幾間簡陋的土坯茅屋依墻而建,那是小妖們的住所。元獅尊者徑直奔向正中稍大的一間。
推門而入,一股混雜的草藥氣息撲面而來。
尊者顧不上招呼,俯身鉆到他那簡陋的木榻之下,窸窸窣窣地拖出一個舊木箱。箱蓋掀開,里面赫然躺著一只似鐵非鐵、似陶非陶的器物,形制古樸,約莫木盆大小,正是他視若珍寶的煉香寶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