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大戰(終)
- 南洋:吳宋崛起
- 總爹王
- 2099字
- 2025-07-10 08:41:50
“砰!”
又是一輪致命的齊射,鉛彈呼嘯著撲向那些剛剛擠出隘口的士兵,地上再次留下一地尸體……
三輪火槍射擊過后,連殘余的蘇丹衛隊都留下了不少尸體,這時候穆薩丁和馬哈茂德二世,終于看清了前方那如同地獄屠宰場般的景象——一地的尸體、匯成溪流的鮮血、以及那八百支在硝煙中若隱若現的黑洞洞的槍口。
“嘔……”看著眼前這一幕,馬哈茂德二世再也忍不住,彎腰劇烈地嘔吐起來。
“退!快退!向后!殺出去!”穆薩丁倒是還保持著冷靜,一把拉住已經徹底崩潰的蘇丹,對著身邊僅存的百余名忠誠的親衛嘶吼道:“保護蘇丹陛下!向后沖!殺出一條血路!”
他揮舞著彎刀,帶著最后的精銳,如同困獸般,調轉方向,瘋狂地向著來路殺去,遇上任何阻攔他們撤退的士兵都是揮刀而下。這時候,什么損傷都不重要了。
隘口出口處,吳家的火槍方陣也停了下來,經過數輪地火槍排射,隘口內再也沒有士兵出現。狹窄的通道也已經被層層疊疊的尸體徹底堵塞,隘口內,混亂的廝殺聲、哭喊聲也似乎越來越遠。
吳志杰站在工事后,目光如炬,緊緊盯著硝煙已經散去的隘口。又等待了片刻后,再也聽不到通道內傳來聲音后,他果斷下令:
“向前,清理出一條道路,進入隘口,繼續追擊。”
一旁的指揮官大聲復述他的命令,并且身先士卒,帶著中間方陣的那二百位燧發槍手當作先鋒開路。在狹窄的隘口內燧發槍可以組成更緊密的方隊,這是其火繩槍遠不能比的。
命令迅速傳達,一隊士兵立刻上前,強忍著惡心,將幾乎要將隘口全部堵住的“尸山”清理開,隨后跟著已經組成方陣的燧發槍方隊,朝隘口深處推進。
越過如同地獄的出口,隘口里面的景象好上一些,雖然也是殘肢斷臂遍地。隨著部隊的深入,發現不少幸存的傷兵,在尸堆中發出微弱的呻吟,他們看到吳家的士兵靠近,卻也沒有任何動作,眼中只剩下麻木的恐懼,連掙扎的力氣都已失去。。
吳志杰無暇他顧,只命令留下一隊人收攏俘虜,處決重傷者,主力則毫不停留,沿著敵軍潰敗留下的痕跡快速追擊。
此時,炮擊聲早已停歇,想必是準備許久的炮彈已全部消耗殆盡。隘口深處隨處可見炮擊留下的痕跡,炮彈也散落其間。
“四叔應該已經帶著另外兩處的人馬,從隘口中段沿小徑下來追擊潰兵了。”吳志杰心中盤算著。
這是戰前就定好的計劃:吳天成在指揮火炮陣地完成首輪打擊后,便會迅速轉移到中段的伏擊陣地,在敵軍陷入混亂時,帶領那里的士兵沿預設小路沖下隘口,進行持續追擊。
又往前推進了約莫一里地,此處的景象觸目驚心。道路兩側的植被被燒得焦黑一片,還在冒著黑煙,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焦糊味、血腥味、甚至還有絲絲烤肉的香味。地面上遍布著被轟天雷炸碎、被滾石砸傷、被鉛彈洞穿的尸體,層層疊疊,幾乎無處下腳。
“這才是伏擊陣地的主戰場…”吳志杰心中凜然。
這里戰果甚至超越了吳志杰指揮的火槍陣地,畢竟隘口出口處就那么寬,就算擺滿了也就近百人,幾輪下來最多死個三四百人。
而這里不同,這里的戰線被無限拉長,一路所見,因重傷無法移動而留在原地等死的士兵,以及堆積如山的尸體,數量遠超出口處。粗略估算,僅這一段,傷亡就接近千人之眾。
“三處陣地加在一起,再加上大泥國軍隊自相踐踏造成的傷亡。”吳志杰快速評估著,“加起來恐怕最少也有三千人的傷亡,這幾乎是大泥國中一小半的青壯勞力了。這么看來,這一戰后,大泥國沒有十幾年休養生息,根本恢復不過來。”
恢復?
不,他們不會再有機會了。
終于,部隊穿過了整個隘口最狹窄血腥的地段,前方出現了一處相對開闊的彎道。一
片不大的空地上,吳志杰一眼就看到了被周圍士兵簇擁著的四叔吳天成。他們正圍成一個嚴密的圈子,圈內似乎擒住了什么重要人物,興奮的呼喝聲傳來。
吳志杰精神一振,連忙沖上前去。
“四叔!”
“哈哈!志杰!”吳天成聞聲回頭,臉上是毫不掩飾的狂喜和得意,大手用力一拍吳志杰的肩膀,震得他生疼,“干的好!來來來,快看看這是誰!”
人群默契地讓開一條通道。吳志杰定睛看去,只見人群中央,兩名強壯的吳家士兵正死死按著一個癱軟在地上的身影。
此人身形肥胖,但即使癱倒在地也看得出往日必是養尊處優的。尤其是他身上那件用金線編織,綴滿各色寶石的華麗長袍,再加上那從幾處撕裂的口子下露出的絲綢內襯,以及最關鍵的、極具標志性的、鑲嵌著大祖母綠和鉆石的黃金包頭巾。
這些無一不標志著此人的身份:大泥國蘇丹——馬哈茂德二世!
他此刻再也沒有半分君主的威嚴,肥胖的身軀在極度的恐懼下瘋狂顫抖,如同篩糠一般,眼神渙散,沒有神采,整個人仿佛丟了魂一樣。
“好,太好了!”吳志杰眼中閃爍著精光,強壓下心中的激動,對吳天成道:“四叔,你帶人打掃好戰場,清點戰果,再讓人回去通報消息吧。對了,記得好好看管好這位貴客,這可是上好的禮物。”
吳志杰一時興奮,竟直接對著他的四叔發號施令了起來。
這位蘇丹可是上好的禮物啊,通鑾已經上位兩年,但由于那場政變的緣故,一直不被曾經支持鄭信上位的潮州人所喜,而一直跟隨潮州佬腳步的吳家也同樣不怎么看的起這位大王。
但是,時代已經變了,鄭信已經死了兩年了,向來與鄭王交好的吳家的建立者、吳志杰的爺爺也逝去一年了。
然而通鑾還會在位很多年,他建立的曼谷卻里克王朝也一直延續到了未來,雙方僵硬的關系是時候改變了。
潮州人跟通鑾處不來,跟他們漳州人有什么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