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被人截胡
- 1983:從劇組打雜到娛樂教父
- 蘇北穹人
- 2348字
- 2025-08-03 00:05:35
紅孩兒悟性高,拍攝非常順利,唯一的意外就是孫悟空被燒的戲份。
開拍前,孫悟空貼身穿了一件防火石棉,外面罩著用水浸透的衣服,然后再涂抹一層凝固汽油,工作人員還在他的身前身后用凝固汽油燃起兩道火墻。
火太大了,孫悟空成了火人,在地上拼命打起滾來,效果非常好。
起初,劇組的技術人員并沒有覺察到孫悟空的險境,就連趙巖也以為他是在表演,直到導演發現他的動作顯得有點僵硬,這才反應過來,把他從大火中救了出來。
看得趙巖直咂舌,放在前世,全TM替身。
他還客串了一把龍王,那個面具戴在臉上不是一般的難受,好在這里不熱,忍一忍也就過去了。
最后又去天池拍了些師徒四人行走的鏡頭和一些摳像底的畫面。
拍戲時順風順水,離開長白山時卻碰上了要命的大麻煩。
結賬時,趙巖被林場的財務核對流程拌住了腳步,沒跟楊婕等人一起走,乘坐了最后一輛大客車。
大客車上擠滿了人,所以開得比較慢,落在了車隊的后面。
當時雨很大,經過一座石橋時,湍急的水流已經漫過了橋面,橋面還不寬,車子突然打滑,出溜到了橋的一邊,半個車身幾乎進了河里!
“嘩啦啦”一聲巨響,車前面的擋風玻璃全都碎了!碎玻璃夾著大雨,隨著風一起打在司機和坐在副駕駛的趙巖的身上、臉上,司機胳膊上鮮血直流,碎玻璃劃破趙巖的額頭,溫熱的鮮血模糊了他的視線,車廂里亂作一團。
司機是老師傅,臨危不亂,一邊死死地把住方向盤,一邊大吼:“不要慌,坐著別動!”
待車子停穩,司機才讓大家慢慢下車。
大家順利地下了車,但是車還半陷在河里。就在帶隊的小肖給趙巖和司機包扎時,經過的老鄉提醒大家:“山洪就要下來了,趕緊走吧!再不走,洪水一下來,你們就都完啦!”
小肖跟著老鄉去村里求援,找來了拖車、繩子、鐵絲和幾個幫忙的村民,大家齊心合力,一部分人前面拉車,一部分人在后面推著,終于把大客車拉上了橋面到了較高的地方,大家才松了口氣,但屋漏偏逢連夜雨,車子又突然壞了,附近還沒有修車的地方。
天也已經黑了,雨還是沒有減小的意思。
趙巖讓小肖去附近的百姓家里買點兒可以充饑的東西,這里的民風很淳樸,他們拿出了很多吃食,卻沒有收錢。
填飽肚子,趙巖讓大家伙回車上休息,他和司機倆二把刀修車,天亮時才修好,雨也小了,倆人輪流開著沒有擋風玻璃的車子上路,中午才趕到春城。
到了地方,趙巖又出事了,傷口淋雨發炎、高燒。
醫生對傷口進行清潔、消毒時,發現深處存在隱匿的污染物,小傷口變成了大傷口,挨了好幾針,據說會留下不是太明顯的疤痕,好在他不是靠臉吃飯的人。
盡管發生了一些意外,劇組還是按時完成了拍攝,接著馬不停蹄踏上了回京的路。
......................
“總算回來了!”
一輛“面的”停在了制作中心的大門前,車門一開,頭頂著白紗布的趙巖率先下來,嘆道:“往日總嫌棄的破爛小平房,這會兒瞅著竟也順眼了,滿是熟悉的親切勁兒。”
馬麗珠笑道:“到底是大作家,說起話來一套一套的......”
楊婕沒好氣地:“他就是閑得!”
“巖子,搭把手!”王重秋將箱子挪到車門口。
將幾個大黑箱子搬下車,趙巖又去付車費,司機撕下一張手寫的發票遞給他。
年初起,京城的街頭巷尾逐漸涌現出一種黃色面包出租車,它有一個廣為人知的名字——面的。
這種面包車既適合載人又適合載物,不但能擠進N個小伙子,更能放下自行車和電視機等大物件,深受老百姓喜愛。其以10公里僅10元的親民價格,迅速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一時間,京城掀起了一股黃色的熱潮。
劇組演員、工作人員放假休息,他們幾個中心在編人員卻要回來打卡上班,匯報工作。
“他會回來嗎?”楊婕突然問道。
唐僧沒有跟著劇組回來,而是回去和他愛人一起去上學了。
趙巖笑笑,“我能給您找來一個,就能找來第二個......能取到真經的唐僧!”
楊婕聽懂了弦外之意,無奈地嘆了口氣。
......................
楊婕走后,老太太看了看他頭上的紗布,“什么時候拆?”
趙巖算了算,“大后天。”
“那你這幾天好好養病,拆了線再來上班。”
“您可太敞亮了!”趙巖豎起了大拇指。
老太太懶得理他,拿起《渴望》的稿紙,逐頁仔細翻閱起來。
看完,她露出贊許的神情,“內容樸實生動,將老百姓的生活百態描繪的淋漓盡致......很接地氣。”
頓了頓,“還是投《京城文學》吧。是你自己聯系,還是我來幫忙?”
“您面兒大......”
老太太笑了:“就知道你小子藏著心眼兒呢!說吧。”
趙巖嘿嘿一笑:“那個,您能不能跟他們打個招呼,多給幾個頁碼......”
“你呀!”
老太太輕搖了搖頭,“你打算寫多少字?”
“不確定。7、80萬吧......”
“這么多?!”
“不多,我打算拍五十集呢。”
老太太張了張嘴,道:“你行嗎?”
趙巖嘴角一扯,“您這話問得......忒傷人了!”
“別跟我這兒貧嘴!這四九城,能駕馭長篇電視劇的導演就那么幾位,一只手都能數得過來!”
好像是這么回事啊!
趙巖略想了想,“就算他們每期連載十萬字,也要八個月......改編,組建劇組,選演員,雜七雜八下來......最早也要87年才能開拍......”
“十萬?!你跟我這兒許愿呢!”老太太氣笑了。
“要不,換成報紙?”
“全國性質的?”
“最好是全國性質的。”趙巖忙給續上茶水。
老太太想了想,“青年報吧。”
青年報為周六刊,即日報(逢周日休刊),在國內每個省都設有印點,采用衛星傳版,讀者可通過郵電局訂閱。
“聽您的。”
老太太突然想起了:“對了,臺里準備在12月舉辦第一次‘電視短劇、小品征文’評獎會,《希波克拉底誓言》獲獎的可能性很大......”
趙巖又驚又喜:“幾等獎?”
“還沒開始呢......”
“不是內定?”
“滾!”
這老太太,聲音真大!
趙巖麻溜兒閃人,先回辦公室,跟幾位老先生打個了招呼。
剛走出辦公室,他突然想起一件事,轉身沖進辦公室,打開抽屜,找到《便衣警察》作者單位的號碼,撥了過去......
見趙巖發愣,一老先生:“小趙......”
趙巖回過神來,有些失落地掛了電話,《便衣警察》的版權被作者許了出去,他與京臺藝術中心的人相熟。
下手真TM快,既然你們做初一,就別怪自己搶了《渴望》!
給自己找了個不要臉的理由,趙巖心里舒坦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