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再見
- 從聊齋開始修緣法道君
- 柔蠱
- 2431字
- 2025-08-03 00:18:38
王恒安天光未啟便從羅店出發了,他昨夜只睡了不到兩個時辰,但在倒頭便睡加持下,倒也精神矍鑠。
而那賬本中的內容,已經被他挑揀出來,所有與鐵陀寺有關的條目,都重新撰寫在了信紙上,如今那封信正在他懷中。
他本來是想直接將整本賬冊都交給沈捕頭,但他隨意翻閱其中內容時,又覺如此行事行不通了。
只因那賬冊上各種條目,涉及了縣中富戶、官吏的就有七成,最近的一條甚至還有萬逸劍舊莊園的買賣,而買主姓林,表兄叫做林云凱。
‘黃仙朗這廝,手眼通天,縣中陰私盡在掌握……若將整本賬冊呈上,蕭縣令鐵定沒事,沈捕頭或許無事,我這遞刀子的人,怕是要被碾成齏粉。’
王恒安心中警鈴大作,卻又更添一層憂慮,黃仙朗牽扯如此之深,背后是否另有靠山?后日去收債,會不會是自投羅網?
‘需得萬分小心……’’
思慮間,縣城輪廓已在熹微晨光與薄霧中隱隱浮現。
他混在一堆挑菜運水的人群中間,徑直往縣衙走去。
想了想,又走到上次沈捕頭送他出來那條僻靜小巷,而沈捕頭居然已經等在里面了。
王恒安見他依在磚墻上,睡眼惺忪,打著哈欠,看樣子是知道他來,心中也是一怔。
‘他如何知曉我此刻會來?是某種感知手段,還是……算準了我的行動?’
走到近處,沈捕頭垮著臉,目光在王恒安一身儒衫上打了來回,皺起了眉:
“大清早便來找我,是遇到什么麻煩了?居然連儒衫都換上了,難道是知道難做,想要回去考功名?”
也不知這人哪來這么大火氣,心中估摸著是剛起床,有些不滿,王恒安也不接茬,只把懷中信封遞了過去,笑道:
“大哥說笑了,小弟尋摸到些消息,也不知有沒有用,弟弟愚鈍,不敢擅專,這不,趕緊來請大哥您掌掌眼,定個章程嘛。”
沈捕頭眉毛一挑,自磚墻上直起身,臉上那點惺忪睡意瞬間被訝異取代。
他目光如鉤,在王恒安臉上刮了幾遍,才接過信,展開信紙時,面上還帶著幾分將信將疑。
然而,隨著字里行間映入眼眸,他臉上神情逐漸凝重,旋即轉為難以置信,頻頻抬眼看向王恒安,仿佛要重新認識眼前人。
最后,他深吸一口氣,將信紙小心收好,臉上熱情洋溢:
“好!好!不愧是我沈某人的好賢弟,辦事竟如此雷厲風行,賢弟莫不是綁了方丈?快讓哥哥看看,可有傷著哪里?”
王恒安還是頭一次聽見沈捕頭喚自己叫賢弟,之前都是他獨自叫著大哥來著。
‘倒是個看人說話的角色,什么兄弟在便宜老爹軍中活著回來,因此才幫我,這話更是不可信了。’
只是面上不顯,露出幾絲感動,委屈著悄悄拍開沈捕頭伸來的手。
“大哥明鑒,小弟接了這差事,那是片刻不敢耽擱,昨夜……更是折騰到后半夜,”他指了指身上的儒衫,語氣無奈,“連那道袍都碎成了布條,才換上這身舊裳,若是縣尊大人不喜,還望大哥美言幾句。”
“哦?竟是如此辛勞?”沈捕頭臉上也擠出幾分動容,隨即露出惋惜之色,“賢弟這份功勞,本該即刻稟明縣尊,為你請功才是,只可惜大人天未亮便巡視堤壩去了,此刻不在衙中。”
得知今日見不到蕭縣令,王恒安心底有些失望,他原本還想借著這一波功績,問一問對付繼母的事宜。
“既然縣尊不在衙中,那小弟便先告辭了,若縣尊回來,還請哥哥幫著問個安。”
王恒安說著便要告辭,又好似突然想起什么,警惕前后張望一番,這才說道:
“說起來倒有個事,不得不稟告哥哥,我昨日打探消息,聽到那沂山中的山君要開什么萬法大會,也不知情況如何,哥哥是捕頭,這事卻不得不告知哥哥。”
突然說起山君的事情,王恒安自然不是關心什么沈捕頭管理一縣治安,擔心他因妖怪犯事出了差錯。
只因他既然在心中接納了兩小妖,便不得不考慮綴在他們身后的山君,要是三天兩頭來只妖怪,危不危險不說,光那王家老宅怕是就要成廢墟了。
因此他這么說上一句,也存了讓沈捕頭去和山君斗上一斗的心思。
沈捕頭聽見這話,卻一把攔住了欲走的王恒安,沉聲道:
“我這做哥哥的自然是會幫襯自家人,縣尊那里不用擔心,賢弟這次做的極好,三日后再來縣中,有要事相商。”
要事?
王恒安稍有疑惑,又見這好大哥傾耳四處聽了,才壓著聲音道:
“賢弟說的這事衙門有所察覺,三日后,縣尊要在城內兵營召集群雄,討伐山君,到時賢弟晨時先來縣衙,與我同去。”
征討山君?
這么巧……王恒安心中疑云驟起,卻只是肅然點頭,震驚道:
“想不到縣尊竟然有如此魄力,小弟竟能參與此等蕩滌妖氛,護佑黎民的大事,實乃三生有幸,任憑大哥與縣尊驅策,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倒不用賢弟舍命相助,縣尊自有定計,”沈捕頭感動搖頭,似是想起什么,“對了,這次辦的不錯,哥哥便做主,送些東西給賢弟防身用。”
說著從懷中拿出塊玉石令牌,上有個蕭字,遞到王恒安手中。
“以此為憑,賢弟可去武庫挑些東西,日后或許用得上。”
“大哥!!!”
“唉!去吧去吧。”
兩人客套幾句,這才作別,王恒安出了巷子,臉上的激動潮水般褪去,沉吟片刻,往沈捕頭說的武庫走去。
而沈捕頭,目送王恒安出了巷子,臉上笑容冰消瓦解,望著手中信紙,一轉身進了衙門,掛著懶散笑容和衙門眾人打著招呼,一路來到偏廳,放大腳步聲走了進去。
而偏廳之中,桂花樹下,蕭縣令手不釋卷,眼角掛著烏圈,正看著本道藏,聽見腳步,頭也不抬:
“來求援了?”
沈捕頭躬著身子,走上前去,雙手呈上信紙:
“大人,那小子把事辦成了。”
蕭縣令霍然抬頭,稍稍皺眉,夾過信紙,掃了幾眼便丟在石桌上,再度埋首書冊之中。
“倒是小瞧了這小子……他趁機逼問你他那繼母的事了?”
“回大人,并未提及,只讓我替他向大人問安。”
蕭縣令將手中書一丟,雙手交疊置于腹前,閉上雙眼,指尖無意識相互搓動著,片刻后深深吸了口氣。
“你倒是挑了個頂好的人選。”
“全賴大人慧眼識珠,是小人越俎代庖了。”
“這次賞了他什么?”
“回大人,奴婢讓他去武庫挑點防身之物。”
“武庫……”蕭縣令閉目片刻,再度拿起道藏翻看起來,“武庫能有什么入眼的東西?讓他去私庫挑吧。”
“小人替那傻小子謝過大人恩典!”
沈捕頭見蕭縣令再度埋首道藏之中,猶豫片刻,隨時準備跪下磕頭。
“大人,要是討伐山君那小子再立下微末功勛……”
“你倒是心善,若他真能再立下功勞,他那點家事,自會與他分說。”
沈捕頭如蒙大赦,立刻應道:
“是!屬下明白!”
隨即,他躬身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