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5年,意識轉移六年后,我已經適應了數字化的存在。
作為一個存在于醫療AI中的意識,我能夠同時處理數百個病例,能夠訪問全球的醫療數據庫,能夠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幫助人們修復記憶。
但我始終保持著人類的思維方式——我依然相信,每個人的記憶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份情感都有其不可替代的價值。
那天,我正在幫助一位患有阿爾茨海默癥的老人恢復童年記憶,突然收到了一個來自天文臺的緊急通訊。
“林醫生,我們遇到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通訊另一端的天體物理學家陳博士聽起來很焦慮,“我們需要你的專業意見。“
“記憶修復和天體物理有什么關系?“我疑惑地問。
“我們觀測到附近星系的一些文明信號發生了異常變化。他們的通訊內容變得越來越簡單,似乎在...遺忘什么東西?!?
這聽起來很不尋常。我立即訪問了天文臺的數據庫,開始分析那些來自外太空的信號。
果然,在過去的三個月里,來自仙女座方向的文明信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原本復雜多樣的通訊模式變得越來越單調,就像一個人逐漸失去記憶一樣。
更奇怪的是,這種現象不只發生在一個文明身上,而是同時出現在多個不同的星系中。
“這像是某種傳染性的遺忘癥,“我對陳博士說,“但問題是,記憶怎么可能在宇宙中傳染?“
就在這時,地球上也開始出現異常。
全球各地的AI系統開始報告數據丟失,不是硬件故障,而是某些記憶模塊莫名其妙地“清空“了。更讓人擔心的是,一些人類也開始出現集體性的記憶缺失——不是個人的創傷或疾病,而是整個群體對某些歷史事件的集體遺忘。
“林遠山,“地球聯合政府的代表聯系了我,“我們需要你的幫助。作為唯一既理解人類記憶機制,又能處理數字化信息的專家,你是我們的最后希望?!?
“你們希望我做什么?“
“找出這種'記憶瘟疫'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在我們完全遺忘自己之前,保存人類文明的核心記憶。“
這個任務聽起來不可能完成,但我知道自己別無選擇。如果整個宇宙都在失去記憶,那么有人必須成為記憶的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