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塘鄉(xiāng),陳家。
陳源兩兄弟一如往常地早起。
時年光景不好,早上只煮些清水粥喝,便準備下田做工。
農家子,手停口停,一日不得閑。但縱然勤勤懇懇,辛辛苦苦,一年忙到頭,除卻稅賦雜項等,最后差不多只得個溫飽。
故而陳氏祖訓,要科舉興家,再苦再難,都得培養(yǎng)個讀書人出來。只要考取功名,即可躋身仕途,帶領家族興旺,光宗耀祖。
路子無疑是對的。
無奈造化弄人,考不上有甚辦法?
此時,劉獵戶登門。其下山,首先路過自己家,放好東西后,再背著兩片肉過來。
劉潭看見,有些驚訝,目光很快被肉給吸引去了,忍不住吞口口水。
獵戶屬于出身,更是個職業(yè),一般人難以做得來。爬山涉水,與獸搏斗,兇險不可避免。但有本事手段的話,能時常吃上肉。
陳潭不知劉獵戶為何而來,看樣子,倒像是上門推銷獸肉的。
當獵戶收獲好時,多余的肉自是要賣出去,否則的話,難以保存,容易壞掉。
至于價格,因肉而異,鄉(xiāng)里鄉(xiāng)親,頗為公道。
“家里許久沒見過葷腥了,我且買下一斤,做好了,送一碗到山上給小郎嘗嘗……”
陳潭想著,當即迎上去,笑道:“劉大哥,我昨天去你家來,山花說你上山狩獵去了。”
劉獵戶問:“有事找我?”
“嗯,是件好事。”
“好事?”
劉獵戶一愣神:“什么好事?”
陳潭沉吟片刻:“實不相瞞,我家準備給小郎說門親事,看中了你家閨女山花,故而去找你說說,看意下如何。”
正式說親,自要媒婆出面,不過現(xiàn)在的情況,八字沒一撇,長輩之間先探下口風,倒也正常。
聞言,劉獵戶眨了眨眼睛,腦筋快速轉動起來:
在大塘鄉(xiāng),陳家家境馬馬虎虎,有十多畝地,勉強掙個溫飽。鄉(xiāng)民們都說,如果不是為了支持陳晉讀書、考試,陳家上下的生活境況會好得多。
原本陳晉父親的秀才功名能帶來些好處,可惜英年早逝。
說回陳晉身上,人長得還行,算得上眉清目秀,就是身子骨單薄了些。
要是其讀書有成,考到功名,那就是人上人。莫說娶妻,當妾都沒問題。
可如今的情況,像他這樣的,卡在不上不下的位置,身份地位就頗為尷尬了,缺點毛病更是一找一個準:
諸如年紀大了;
身子文弱;
父母雙亡;
家里人多地少,日后分家,三房人,一房就那么三四畝地,喝西北風嗎?
再加上性子問題,清高自許,頗有幾分好高騖遠……
如此數(shù)落下來,絕非良配。
想到這,劉獵戶干咳一聲,問道:“這是陳童生的意思?”
陳潭搖搖頭:“我們還沒問過他。”
陳源大踏步走來,甕聲甕氣地道:“兒女之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需咱們談好了就行。”
劉獵戶連忙擺手:“話不是這么說……陳童生乃讀書人,有自己的主意。而且我家山花性子野,粗手大腳,他恐怕看不上。”
聽到這話,陳氏兄弟對視一眼,便知道這是被對方婉拒了。
倒沒什么,東家不亮西家亮,這家不成找另一家。
陳潭就問:“劉大哥,你這肉怎么賣的?合算的話,給我切一斤。”
陳源同樣瞄上了狍子肉,當聽到老三說要買一斤時,不禁眉頭微皺。
這肉可不便宜,在他看來,買半斤差不多了。切碎了燉湯,多放水,足夠全家老小喝上一大碗,打打牙祭,滿足了。
流年不利,得綁緊褲腰帶過日子,還要攢下一筆錢來,預備給陳晉,看能否幫他在縣城尋個輕松點的營生。
陳源打聽過了,自家侄子考得童生,舍得花錢打點關系的話,有機會進入縣衙文房里做事。
當然,那是一大筆錢。
劉獵戶將肉卸下來,笑道:“不用買,這些全是你家的。”
陳源兩兄弟大吃一驚,面面相覷,異口同聲問:“怎么回事?”
劉獵戶將事情來龍去脈道出,最后感嘆一聲:“陳童生這般運氣,遲早時來運轉,金榜題名。”
說到這,心頭一跳:兩家親事,是否該再考慮考慮?
但此際不方便多說,于是告辭離開。
院落內,陳源和陳潭看著兩大片狍子肉神色驚詫,久久說不出話來。
半晌,陳源開口問:“老三,你怎么看?”
陳潭雙眼放光:“中午紅燒,晚上清燉,剩下的全部煮熟了,用鹽抹好,存起來慢慢吃。”
陳源:“……”
腦門青筋畢露,喝道:“我是問你對這件事怎么看!”
“什么事?”
陳潭有些茫然。
陳源氣不打一處來:“你不覺得小郎能狩獵到狍子很奇怪嗎?”
陳潭想了下:“荒山多鳥獸出沒,小郎運氣好,獵到一只,也算合理吧。”
陳源哼一聲:“運氣不能時時有,我擔心他嘗到了甜頭,老往林子里跑,萬一碰到毒蛇猛獸,可就壞了。”
聞言,陳潭同樣擔心起來。
他寧愿吃不上肉,也不愿自家侄子以身涉險。
……
林中,破空聲起,驚得鳥禽飛離。
廟里的空間局促,不利于展開,所以陳晉干脆來到林間空地練劍。
樹林環(huán)境,地勢復雜,對于身形步法,有很好的鍛煉效果。
還能視各種樹木為假想敵,以劍招對“敵”,增加練習經(jīng)驗。
只可惜沒得真正的劍器用。
木劍粗糙,再怎么修削,都無法與真劍相提并論。
然而想要擁有一柄真劍,尤其是好劍并不容易,沒有接觸獲取的渠道,價格更是上天,根本買不起。
沒辦法,暫時只能這般練著,先把八式劍招練嫻熟了再說。
一晃數(shù)日過去。
期間大伯陳源和小叔陳潭都上來探望過,并開口相勸,要陳晉回家。
但陳晉很滿意目前的生活狀態(tài),自不肯答應。
見他容光煥發(fā),精神抖擻,過得很滋潤的樣子,大伯他們也就作罷,不再勉強。送了一大包生活物資上來:衣物被褥,油鹽米糧之類,還有一罐燈油。
陳晉的生活習性趨于穩(wěn)定:練劍、吐納、捕獵……
這一天,有人上山來,打破了這一份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