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打春牛 糊春牛
- 我有一本節(jié)候書
- 分點開心給你
- 2229字
- 2025-07-03 16:23:50
待器樂之音停下了,衣道服的人家退回一旁。
季易見到衣綠色官袍的縣令,再次領著一眾官員從一旁走出來,走到貼了‘春’字的春牛旁。
縣令看著上面的‘春’字,點點頭。
這一回,他們轉過身來,面露笑容看向外側觀看的眾人。
等待在一旁的衙役將一根柳鞭子遞到了縣令手中。
縣令旁邊一人,會意的朝人群拉長音大聲喊道:
“打~春牛嘞~~~”
“一打~五谷豐~登~~~”
伴隨著縣令輕揮柳枝,輕打在春牛上。
見他們的行跡已經有猜測的人群,都按捺不住內心的興奮,臉上充滿喜意。
“二打~風調雨~順~~~”
“三打~國泰民~安~~~”
“……”
一聲聲響起,一鞭鞭輕打在泥牛上,后頭見看不全的人,則有些急不可耐,想要跳起來,不過才施行,便被更后頭的人喊住了。
即使在最前方,季易也感熱鬧。
季易又聽到幾聲祈愿,縣令才放開手中的鞭子,領著一群人。
走到了‘木牛架子’旁。
一旁等待已久的衙役立刻上前,打開放在木牛旁邊的幾個大箱子。
季易這才知曉,里頭裝的都是紅紙黃紙和米糊。
是糊春牛用的。
果不其然,在眾人矚目之下,又一聲拉長的聲音響起:
“糊~春牛嘞~~~”
縣令與眾多官員接過衙役粘好米糊的紅紙黃紙,在木牛架子旁的工匠指導下,將其貼在木牛各處。
到此步驟,又有人取了香案來。
行開光儀式,舉香頂禮朝拜。
見狀季易福至心靈,立春之風無形變有形,攜帶著立春靈氣,隨風落在上面。
縣令接過遞來的筆,親自在上面點上眼睛。
當即,一雙靈活靈現的牛眼睛展現在眾人眼前。
引起眾人驚嘆,紛紛附說,芒神顯靈。
見聲音久不停歇,縣令才抬手虛按下,示意眾人安靜下來,親自開口:
“立春已到,芒神庇佑,望諸君不要懈怠,勤行農事,莫誤農時。”
春風拂過,察覺到‘節(jié)候書’又有新變化出現,季易這才知曉,來處所記錄典籍上的三兩句文字的‘勸農’,現在與現實交織,變化成為了一句一句話語和一個又一個面孔,活生生的展現在了他面前。
看著縣令親自朝圍觀人群的各個方向,作揖行禮,領著眾人退到一旁。
吆喝聲再響起。
一旁的人家迫不及待上前。
有到神像前的,對上方的神像祈愿。
有到‘泥牛’前的,合力將‘泥牛’搗碎,要取‘春牛泥土’回家放在牛棚。
有到‘木牛架子’前的,則按照指引,接過‘紅紙黃紙’,貼在‘木牛’上。
或者二者混合,乃至三者皆有的。
眾人歡歡喜喜,倒是勞煩了巡檢、衙役——既要以防有人家在爭渡‘春牛泥土’的時候受傷,又要勸誡眾人維持好秩序,看好小孩,保護好自身財物,不要爭。
看著這些衣古衣的人家的行為,季易也想要上前,不過見人多,于是先按下這個心思。
一旁與季易相鄰的小販,也與他相問,想要支會他一同上前,反而被季易三兩句勸下,讓開位置,退到一旁,不著急爭搶這一點時間。
觀看了一會,見還是人頭涌涌。
季易干脆與一旁那些小販,組隊在附近尋了一個空位置,再次將自己的小攤支開來。
現在人多熱鬧,正是開攤的好時間。
初時,亦是少人上前,但一旁那些老經驗的小販則老神在在,讓季易安心等待即可,念叨著以前東風縣的大集,和探聽起了季易的往來。
三兩句,才將燕國地圖展露出來,原來是剛才剛才見到季易出去寫‘春’字,還得到了縣令的認可,現在要用一些農產品、農副產品讓季易幫忙書寫一下‘春’字年紅這些。
知曉緣由之后,季易沒有拒絕。
些少紅箋紙與寫幾個字而已,一能這些本地小販打好關系,二能換一些可以用得上的物品,正好適合。
畢竟后頭他也還會過來擺攤的,一些物品也在采購范圍內,省的挑挑練練。
微笑的應下,結合他所求,思考著該給他寫什么年紅字,開始磨墨。
只有下筆之時,季易才猶豫了下,最后還是決定招來‘立春靈氣’,隨墨書寫在紅箋紙上。
既然‘節(jié)候書’出現了與人文相關的元素,也說明了影響不會太過,甚至進一步完善需要如此才行,故此,季易也不節(jié)省這一點‘立春靈氣’。
也好順帶著打開名頭。
‘四季平安’、‘五谷豐登’、‘風調雨順’、‘丁財兩旺’、……、‘六畜興旺’。
認真寫下一筆一劃,將所求的年紅完成。
季易停下筆,壓好每一張字,等墨跡晾干,才將其卷起遞給所求之人。
“各位叔伯阿姨可滿意?”
“小先生寫得好啊,我這不認識多少字的,看過去都挪不開眼,真太感謝了。”
“喜歡就好。”
“……”
有來參加‘迎春’、‘祭神’的人家,不經意間見到此,發(fā)現季易有些眼熟,細想,才覺是剛才見到的走進里頭寫貼在‘春牛’上那兩個‘春’字的那位先生。
再看一旁小販手中的‘年紅’字,于是將看熱鬧的心暫時放下,也走近來。
季易有些意外,但稍微調整,便以笑招待,問所求,磨墨、提筆沾墨。
一張張紅箋紙被寫上字,晾干墨跡,卷好遞給所需的人。
基本不停歇,到某一個時刻,季易朝文竹箱伸手,才發(fā)覺書寫年紅的紅箋紙已經被自己用完了。
季易只好朝面前等待的人家露出一個帶有歉意的笑容,解釋清楚,在一道道問聲中,言說下午、明天還會來,匯聚在一旁的人家才漸漸散去。
朝一旁的小販搭子打了個招呼,季易收拾好桌上的東西,將桌子凳子卸拆開來,與一些農產品,裝進文竹箱,背起。
站在原地看了看,見拜神之處與‘糊春牛’之處人已經少了很多,多圍在神像對面的所演的迎春戲,驅疫戲。
季易想了想,走上前去。
既然來到了這個世界,那便入鄉(xiāng)隨俗。
先是走到一眾神像前,看著上方的句芒神、太歲神以及兩旁的本地神靈,站著虛行了三禮。
才轉身走向‘糊春牛’處。
木牛上已經沾滿了紅紙黃紙,遠看則會見到非常形象的紙牛站在那里。
一旁發(fā)放‘紅紙黃紙’的衙役,此刻身旁已經有著幾個空著的大箱子,和幾個用于裝米糊的空罐子。
季易站在不長的隊伍,緩緩靠前,在衙役處接過一張背面涂好米糊的‘紅紙’,道謝后,走到木牛前,將‘紅紙’小心的貼在牛頭上,滿意的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