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透過玻璃窗斜照在桌面上,那疊還帶著昨夜熱氣球之旅余溫的反饋表,此刻已被整理得整整齊齊。我坐在辦公室里,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心里卻已經飛到了今天的簽約儀式上。
昨晚回家后,蘇悅靠在我懷里,輕聲說:“我們真的要走向國際了嗎?”
“是啊。”我低頭看著她,“不過,這只是一個開始。”
今天,我們要把那個“開始”變成現實。
十點整,我站在會議室門口,看著瑞士品牌代表艾琳走進來,身后依舊是那位干練的翻譯。她的笑容比昨天多了幾分篤定,像是已經預知了即將發生的事情。
“陸先生,很高興再次見面。”她伸出手。
我與她握手,“彼此彼此。”
會議室內,氣氛比昨日更加正式。合同文本已經擺在桌上,等待簽字。但正如我所預料的那樣,合作從來不是一紙協議那么簡單。
“關于產品包裝的環保標準,我們希望貴方能采用FSC認證的材料。”艾琳翻開合同,指著其中一頁說道。
我點了點頭,“我們會盡快對接供應商,確認可行性。”
“還有,關于知識產權部分,我們需要一份更明確的責任聲明。”她繼續補充。
我看了眼身旁的助理,對方立刻點頭記錄。這些新增條款雖然讓流程復雜了一些,但也意味著他們對這次合作的重視程度。
一個多小時的討論下來,我們一一敲定了細節,最終在合同上簽下名字。
簽約完成后,艾琳站起身,舉起咖啡杯,“期待我們的‘東方之禮’系列在全球綻放光彩。”
我也舉起杯子,“愿合作順利。”
儀式結束后,我在現場看到一款他們帶來的樣品——一枚雕刻精致、表面帶有特殊光澤的金屬徽章。它不僅有質感,還隱隱透出一種文化上的厚重感。
“這是用了一種古老的鎏金工藝制作的。”艾琳注意到我的目光,解釋道,“是我們從歐洲一位老匠人那里復刻的。”
我點點頭,心中已有想法:如果能把這種工藝融入我們自己的產品線中,或許會是一個新的突破口。
回到店里,蘇悅已經在柜臺前整理新到的貨品。她抬頭看見我,嘴角微微揚起。
“簽好了?”她問。
我點頭,“簽好了。”
她放下手中的盒子,走過來牽住我的手,“那接下來,是不是就真的要開始忙了?”
“嗯。”我握緊她的手,“不過再忙,也不會忘記你。”
她笑了笑,“我相信你。”
接下來的幾天,我們進入了高強度的工作節奏。與瑞士團隊的溝通頻繁起來,郵件、視頻會議、設計稿修改……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挑戰。
尤其是語言和文化差異的問題,在一次產品說明會上尤為明顯。我們以為很直觀的設計理念,在對方看來卻顯得含糊不清。
“這個圖案的意義是什么?”對方設計師問。
“它象征團圓和幸福。”我解釋道。
“但我們那邊可能不太熟悉這個符號。”他皺眉。
我意識到問題所在,于是調整表達方式,將寓意拆解成他們更容易理解的概念,并附上了節日文化的背景資料。
幾次溝通之后,雙方逐漸建立起默契,效率也高了不少。
一天晚上,我們在家吃晚飯時,蘇悅突然說:“我發現你現在說話越來越有邏輯了。”
我笑著夾了一筷子菜給她,“為了讓你省心一點嘛。”
她挑眉,“所以你以前讓我操心很多?”
我故意嘆氣,“豈止很多,是特別多。”
她噗嗤一笑,伸手捏了捏我的臉,“現在不一樣了,你越來越像個真正的創業者了。”
我握住她的手,“其實,是因為有你在。”
說完這句話,我忽然想到一件事。
系統前幾天發布了一個任務:為蘇悅準備一份特別的紀念品。
我一直沒時間處理,直到今天在簽約現場看到那枚徽章,才有了靈感。
第二天,我抽空聯系了一位本地的珠寶定制師,將我和蘇悅的名字縮寫,以及一個小小的幸運符號,設計成一條項鏈。材質選用了那種鎏金工藝,讓它既有紀念意義,又有獨特的美感。
幾天后,我把項鏈放在一個小盒子里,帶回家。
那天晚上,蘇悅剛洗完澡出來,頭發還有些濕漉漉的。我遞給她盒子,“打開看看。”
她接過,疑惑地打開蓋子。
當她看到里面的東西時,眼睛亮了一下,“這是……”
“我想把它送給你。”我說,“算是我們一路走來的見證。”
她拿起項鏈,輕輕摩挲著上面的紋路,然后抬眼看向我,“謝謝你。”
我蹲下身,替她戴上,“以后無論我們走到哪里,它都會陪著你。”
她低頭看著胸前的項鏈,眼里泛起柔光,“我會一直戴著它。”
那一刻,我忽然覺得,不管前方有多難,只要她還在身邊,我就有無限的動力去迎接每一個挑戰。
窗外的風輕輕吹過,窗簾隨風擺動,月光灑進來,落在地板上,像一片溫柔的銀紗。
而我知道,屬于我們的故事,才剛剛拉開序幕。
“叮——”
手機震動了一下。
【新任務發布:為蘇悅策劃一場海外旅行】
我笑了笑,把手機放回口袋,轉頭看向正在收拾廚房的蘇悅。
“悅悅,”我輕聲叫她,“等項目穩定下來,我們去旅行吧。”
她回頭看著我,笑得溫柔,“好啊,你想去哪兒?”
我走近幾步,握住她的手,“你說呢?”
她眨了眨眼,“那就去瑞士吧。”
我點頭,“那就去瑞士。”
窗外的夜色漸深,城市燈火通明,仿佛整個世界都在為我們點亮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