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200多米外第二次騰起的沖天火焰以及被火光映射清晰的日軍步兵身影,高地上一直密切關注的陸軍上士終于不再猶豫。
“打,給我打!”
陣地上的十余名中國士兵紛紛朝著視野中看到的日軍步兵射擊,蘇制DP28輕機槍發出輕快的鳴叫,47發的彈盤提供著遠超日軍96輕機槍的持續火力。
有著虎賁稱號的57師可不是普通的中國軍隊,彈藥充沛那只是基操,一個輕機槍二人組就攜帶了4個彈盤和400發子彈,另外步兵班還幫著他們攜帶了400發,總共800發子彈的儲備,足以讓機槍射手可以毫無顧忌的以長連射打出一串串子彈用以對200多米外的日軍進行火力壓制。
相對于在槍林彈雨下拼命尋找各種臨時掩體的日軍步兵,或許兩名日軍裝甲兵很感謝中國人。
因為他們解脫了,士兵的本能讓他們往往選擇最清晰的目標,被火焰點燃的兩名日軍裝甲兵連續被子彈光顧,被射殺在還在熊熊燃燒的裝甲車之側。
也幸好死的快,不然等著他們的就是被生生燒死的結局!
不過,日軍也不是軟柿子,停留在200米外的另一輛97式裝甲車開始發威,不僅7.7毫米重機槍槍口再度噴出烈焰,37毫米坦克炮也開炮還擊。
“轟!”的一聲,高地上也騰起一股硝煙,距離DB28輕機槍火力點只有不到3米的距離。
幸好,在日軍瞄準他們開炮之前,兩名輕機槍手就已經提著輕機槍就沿著戰壕狂奔,打完一個彈匣就立刻轉移戰位的習慣讓他們逃過一劫。
這也是輕機槍手們在戰場上的生存之道,沒有這點敏銳度,他們不可能有機會活到第三天。
與此同時,停留在大約600米外山林中的四挺92式重機槍掛上曳光彈,對著重新升起照明彈的中方高地瘋狂掃射。
曳光彈在夜空中劃出一道道清晰的軌跡,看著煞是美麗,但這幾道美麗的光線背后,卻是死神揮舞的鐮刀。
彈體尾部嵌入鎂燃燒劑的曳光彈,射中人體形成燃燒彈的效果只是其次,絢麗的光道可以讓機槍射手對彈著點進行校準,甚至可以在黑暗中為火炮炮擊坐標進行修正。
而更大的作用則是心理威嚇,黑夜中,見光彈道能對人類形成“死亡射線“的視覺壓迫,有統計數據表明,遭遇曳光彈壓制的部隊,戰術失誤率提升37%。
當然了,曳光彈的使用也是一柄雙刃劍,在明確自己彈著點的同時,絢爛的彈道將自己的位置也暴露無遺。
最為典型的統計是發生在著名的諾曼底登陸戰中,使用曳光彈的機槍陣地平均存活時間僅為11分鐘。
只是對于當前的日軍而言,他們顯然認為中國人并沒有能威脅到自己的武器。
別說57師的師屬炮兵營還在20里地之外,哪怕就是在左近,他們也不可能在沒有詳細精準的炮擊坐標下對準這片山區狂轟。
中國的王牌陸軍師,也沒那么富裕!
只是日本人或許沒想到,中國軍隊沒有炮對付他們,卻有人......
在夜色中對著日軍97式裝甲車投出燃燒瓶的唐堅毫不猶豫的轉身就跑,翻滾前躍的速度令人驚嘆,不過四五秒鐘,就躥出去至少30米,就像是一頭獵豹。
這也得以讓他成功躲過97式裝甲車在燃燒前憤怒潑灑出的一片彈雨以及來自高地上的瘋狂攢射。
但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為,在97式裝甲車熊熊燃燒10秒過后,終于迎來了命運對它最后的裁決---殉爆!
這是任何裝甲車輛發動機被引燃后都難以逃脫的命運!
熾烈至800度的高溫終于將裝甲車內80發備彈徹底引爆,數十公斤的炸藥在一個烏龜殼里被引爆會怎樣?
估計在場的日軍也沒見過。
現實會告訴他們答案!
安裝炮塔后整體重達4.7噸的鋼鐵巨獸像是被按上了火箭助推器,拔地而起了差不多五米,近一噸重的炮塔就像是被沖開的啤酒瓶蓋,在日軍步兵們絕望的目光中,飛起了二十多米高,三十多米遠后,才轟然墜下!
躲閃不及的三名日軍直接被砸成了肉醬,真就是字面意思!
爆炸的氣浪甚至直接蓋過了烈焰的兇威,火勢在那一刻竟然一斂,而后在墜地的前一刻這才轟然再度爆開。
無數的鋼鐵碎塊飛向荒野!
距離裝甲車最遠不過50米的一群日軍步兵們的遭遇無人得知,已經跑至百米外、藏身于一處凹地、雙手抱頭蜷縮盡量減少受彈面的唐堅依然能感受到沖擊波撕裂著后背的灼熱,那真的比他當年在邊疆山地感受RPG就在身側爆炸還要更刺激。
中方士兵距離爆炸地點足足有240米的距離,還有戰壕保護,也在人這場可怕的殉爆中掛彩了。
年輕的許佳文臉頰上掛了一條長達五厘米的赤紅色‘蟲子’,那是一片碎鋼片的杰作,只要再偏離兩公分,恐怕削掉的就是他還算高挺的鼻梁。
許佳文直接抓起一把泥土糊在創口上,算是止血,不過后果便是那道沒有機會縫合的傷口愈合后的顏色會變得更深。
只是,在這個掙扎著求生的年代,美丑之事早就被拋至九霄云外,中日雙方士兵最大的訴求都是,活著,還是特么的活著!
被5挺重機槍和一門37毫米坦克炮火力壓制住的中方官兵們很艱難,但其實位于裝甲車殉爆中心的日軍步兵更凄慘。
對他們造成大量殺傷的反不是數以千計的碎鋼片,因為在碎鋼片射入他們孱弱的身體之前,他們很多人已經死了。
死于數十公斤烈性炸藥爆炸,卻被裝甲車艙室壓縮再爆開的氣浪!
以裝甲車為原點半徑50米以內的日軍,不管是趴著的還是半跪著的,是有臨時掩體做遮擋的還是藏身于灌木叢的,在能足以將數百公斤物體吹飛的恐怖氣浪面前,都身輕如燕,像一地的樹葉,被吹至十幾米乃至幾十米之外。
唯一的好處就是,在足以將軀體撕成四分五裂的各種碎片襲來之前,他們中百分之八十的人,已經死去或昏迷了,再不用感受那種極致的痛苦。
據日軍戰后搜索這片區域尋找戰死者遺體確認,直接或間接死于97式裝甲車殉爆者,高達36人。
大半個步兵小隊,直接報銷了。
如果加上之前唐堅和中方士兵們的斬獲,跟隨97式裝甲車抵近高地的90余名日軍步兵,其實已經死傷大半,基本算是喪失了戰斗力。
而對比之下,他們的敵人---二道梁中方守軍,到目前為止,也就是年輕士兵臉上被劃開一道血口子。
那對于一個相貌英俊的年輕人來說,也是個很大的打擊,在沒有足夠的醫療條件和美容技術的這個時代,算是毀容了。
“狗日的鬼子,真不是玩意兒!差點兒沒把老子給震聾!”
提前用棉花塞住了耳朵依舊被震得七葷八素的畫大餅、用一句經典國罵為當前交戰雙方戰損比做了最精準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