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包括唐堅在內的16名中國士兵都提前用棉花塞住了耳朵,得以阻絕了大部分聲浪,但依然被那團蜂擁而至的音波給震得嗡嗡作響,就連槍聲和坦克炮的爆炸聲都變得有些遙遠。
直到數分鐘后才逐漸恢復!
可想而知那些僥幸活下來的數十名日軍步兵究竟遭遇到了什么樣的噩運!
在場的日軍,百分之九十都是傷員,兩道細細的血線從兩耳間滑下,耳膜縱算沒有被徹底震穿孔,也是受損嚴重。
那也意味著,在這片并不算太深沉的夜色中,他們不光目光受限跟半瞎差不多,還徹底地成了聾子。
所有的凄厲呼喊,都徹底從他們的世界里消失了。
時任第3步兵大隊佐藤中隊第2步兵小隊長小林直二在超過1分鐘的時間里是懵的。
做為一名從曹長提拔起來的陸軍少尉,有著6年從軍作戰經驗的日本老兵其實很強橫了。
自左翼100米外發出第一聲爆炸,他就迅速向97裝甲車靠攏,借助裝甲車堅固的車身給自己提供近180度保護。
在130米外那輛97式裝甲車被引燃火焰竄起五六米高的時候,他更是高聲命令麾下立刻尋找掩體躲避必將而來的殉爆,果斷放棄對遠方的進攻雙手緊捂雙耳,更是讓他成為聽力沒有受損太多的幾個日軍幸運兒之一!
這種極度正確的選擇,也讓他近乎毫發無損地躲過了那場驚天動地的大爆炸,97式裝甲車堅固的車體為他擋住了席卷而來的氣浪以及碎片。
只是,爆炸過后,散布于近千平方米還在燃燒的碎片照亮了日軍步兵們所處區域,舉目四望,橫七豎八的‘土黃色’遍布山野。
只是粗略一估算,損失就超過40人,而那,還是自己欺騙自己的結果。
關于這點兒,看著現場已經呆若木雞的日本陸軍少尉心知肚明。
第3步兵小隊已經徹底完蛋了,幾乎不用去仔細清點,看著凄慘無比的現場,日本陸軍少尉就已經明了。
他完全想不通,中國人究竟用了什么魔法,為什么兩個全副武裝的步兵小隊和兩輛鋼鐵巨獸在4挺重機槍以及一門步兵炮的掩護下,還能落到如此凄慘的地步。
這場夜間支援或是反擊戰,到現在已經徹頭徹尾的失敗了,不管他們能否拿下那個小山頭,當前超過百分之五十的傷亡率,屬實是他從軍以來前所未有的。
哪怕是被師團內部譽為‘最艱苦之戰’的第三次湘江攻勢,也從未有如此重大損失。
“八嘎!快快地搜索,找到還活著的人!”懵逼過后的陸軍少尉總算是恢復了些理智,做出了當下最正確的決定。
在己方瘋狂的重火力壓制下,中方控制的高地上除了偶爾有零星的槍響,很難組織起大規模射擊,這為他們能在位于下方的這片山坡活動形成便利。
支援戰術失利,盡量減少損失是他當前唯一能做的。
只是很快,悲哀的日本陸軍少尉就發現,他的軍令很難向以往那樣迅速下達給每個小分隊以及每名步兵。
因為,他們絕大部分都因為100多米外驚天動地的大爆炸變成了聾子。
戰術手勢倒是可以,但在如此昏暗的環境,想用手勢,那簡直是搞笑。
打照明彈在自家頭頂上,照亮整片戰場?日本陸軍少尉是心死了,卻不是腦袋壞了,那不是給主動給中國人指明目標嘛!
于是,基本喪失指揮功能的殘余日軍步兵用低到令人發指的效率,依舊停留在戰場上,開始搜索傷兵。
唯一幸存的97式裝甲車則不間斷的以重機槍和坦克炮持續對200多米外的高地實施火力壓制,停留在遠方山林里的4挺92式重機槍、在沒有收到停止火力掩護的信號彈前,也不敢放松,以每分鐘大約4個彈板120發子彈的射速傾瀉著彈雨。
二道梁高地上的15名中方士兵雖然也是由新兵和老兵混合組成的,但經歷了連續兩日鏖戰還能活到現在的,那都是腦子靈清的,當然不會傻到頂著彈雨上戰壕和日本人硬射。
真正要頂著日軍彈雨也要瘋狂射擊的時候,往往都發生在日軍步兵距離高地60米左右,那是整條防線的底褲。
因為,再過30米就到了日軍步兵可以投甜瓜手雷的距離了。
而現在,日本人還遠著不是?
他們都是縮在戰壕里,抽著空把步槍放上戰壕,槍口對著下方日軍所在方向,扣動扳機了事。
主打的就是一個拼概率,外加施加心理壓力,反正不能讓日本人舒舒服服的往上進攻。
所以,別看現在日本人壓制火力和中方時不時伸出戰壕的步槍都打得熱熱鬧鬧的,其實殺傷力基本都為零。
但這種狀況對于通訊裝備都算得上落后的中日兩軍指揮官來說,卻是都無從知曉的。
雙方指揮官都因為這聲轟傳四野的巨大爆炸聲,心頭泛起焦慮。
“問問黃老虎,二道梁高地那邊怎么樣了?
告訴他,如果二道梁實在守不住,就不守了。
日本人既然想步步緊逼,那老子就等著他一個山頭一個山頭來啃,等啃到老子這兒,也能磨掉他滿口的牙。”
1500米外的戰壕里,陸軍少校凝視著遠方劃破夜空的曳光彈痕,一臉堅毅。
事實也的確如此,曾經的歷史長河中,正是在這名步兵營長的率領下,500余虎賁面對第3師團步兵第34聯隊投入的3000余步兵圍攻,血戰三晝夜,全軍盡墨,僅有數人幸免。
但第34步兵聯隊在抵達常德城池之前,就傷亡超過千人,戰力損失三分之一,以至于第3師團所屬的主力步兵聯隊不得不由主攻變成打輔助的。
這也導致了被委以重任的116師團在常德城內被直接打自閉。
中方最高指揮官憂慮而堅毅的下達軍令的同時,被爆炸聲驚動的日軍第34步兵聯隊那位陸軍大佐,同樣不無焦慮的派出通信兵,詢問前方戰況。
而讓日本陸軍大佐永遠也無法想到的是,在那片山林里,一名中國軍人正在反向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