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引言

或許,互聯網堪稱20世紀最杰出的發明。就像印刷術、蒸汽機、電力這些早期發明帶來技術革命一樣,互聯網的出現也使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但與許多其他發明不同的是,互聯網的經濟價值并不是立即顯現的。其締造者并未將網絡建構為一個中心化的組織,而是將其打造成一個開放平臺。藝術家、開發者、企業、用戶等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平等地訪問這個平臺。只需付出較低的成本,并且無須任何許可,任何人都能在任何地點創建并分享代碼、藝術作品、文稿、音樂、游戲、網站、創業項目,乃至夢想中的任何事物。

無論你創造了什么,都歸屬于你。只要你遵紀守法,就沒有人能輕易改變施加在你身上的規則,沒有人能從你身上榨取額外的金錢,也沒有人能剝奪你的創作成果。互聯網的初衷是無須許可和民主治理,這一點在其初始網絡、電子郵件和萬維網等設計中都得到了充分體現。在這個平臺上,所有參與者都享有平等的權利,沒有誰擁有超出他人的特權。網絡為每個人提供了創作空間,還讓每個人都能擁有自己的創意及其潛在的經濟價值。

自由與主人翁意識激發了創意和創新的黃金時代,推動了互聯網在20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的迅猛發展,為我們帶來了琳瑯滿目的應用。這些應用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世界,重塑了我們的生活、工作和娛樂方式。

然而有一天,一切都變了。

自2005年左右,網絡控制權逐漸被少數幾家大公司篡奪。如今,在社交網絡流量中,排名前1%的應用占據了高達95%的份額;[2]在社交移動應用使用量中,它們占據了86%的份額。類似地,在搜索流量中,排名前1%的搜索引擎占據了97%的份額;[3]在電子商務領域,排名前1%的電子商務網站占據了57%的流量。在中國以外的地區,蘋果和谷歌在移動應用商店的市場份額超過95%。過去10年來,在納斯達克100指數的市值中,五大科技公司的占比已從大約25%增長至近50%。[4]初創企業和創作者越來越依賴于網絡來尋找客戶、擴大受眾并與同行建立聯系。毋庸置疑,這些網絡的運營者是諸如Alphabet(谷歌和優兔的母公司)、亞馬遜、蘋果、Meta(臉書和照片墻的母公司)以及最近更名為X的推特等科技巨頭。

換言之,互聯網已經遭受了中介化——從原本無須許可模式轉變為需要許可的模式。

好消息是,互聯網使數十億人獲得了令人驚嘆的技術——其中許多都是免費的。然而,對這數十億人來說,壞消息則是他們的互聯網體驗正被一小撮以廣告為主要收入來源的企業所掌控。這種中心化的互聯網運營模式意味著,用戶面臨著更少的軟件選擇、更低程度的數據隱私保護,以及對自己在線生活更弱的掌控力。那些希望在互聯網上蓬勃發展的初創企業、創作者和其他群體,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并且越來越擔心中心化平臺會通過修訂規則來剝奪他們的受眾、經濟利益和影響力。

盡管科技巨頭為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價值,但它們也帶來了顯著的負面影響。其中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對用戶行為的監控。Meta、谷歌和其他基于廣告業務的公司,運行著精心設計的跟蹤系統,監視著用戶在平臺上的每一次點擊、搜索和社交互動。[5]這種行為使得互聯網充滿了對抗性:據估計,有40%的互聯網用戶使用廣告攔截器來對抗這些跟蹤系統。[6]蘋果公司將隱私保護作為其市場營銷策略的核心,這既是對Meta和谷歌的含蓄嘲諷,也是為了擴大自己的廣告網絡。[7]為了使用在線服務,用戶不得不同意復雜的隱私條款——幾乎沒有人會認真閱讀這些條款;即使讀了,也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這些復雜的條款通常都允許服務商隨意使用用戶的個人數據。

此外,科技巨頭還控制著我們的所見所聞。其最顯性的控制手段是“平臺封禁”[8]:服務商常以非透明的內部流程將用戶逐出平臺,且無須遵循正當程序。更隱蔽的審查形式則是“影子禁令”[9]——用戶可能在完全不知情的狀態下被系統性限流。[10]搜索和社交排名算法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它們可以成就或毀滅一家企業,甚至可以影響選舉結果。但問題在于,控制這些算法并運行代碼的企業管理團隊,既不需要對公眾負責,也不需要接受公眾的監督。

一個更為隱晦但同樣令人不安的問題是,這些掌握網絡權力的中間商,正在束縛和抑制初創企業的發展,強制對創作者征收高額“過路費”,并剝奪用戶的權利。這些精心設計的網絡帶來三個顯著的負面影響:(1)扼殺創新,(2)對創意征“稅”,(3)將權力和財富集中到少數人手中。

鑒于網絡是互聯網的殺手級應用,上述情況就顯得尤為危險。人們在互聯網上所做的大多數事情都與網絡息息相關:無論是網頁瀏覽、電子郵件通信、社交應用(如照片墻、抖音和推特等)使用,還是支付應用(如貝寶和Venmo等),抑或是交易平臺(如愛彼迎和優步等)等,幾乎所有對我們有用的在線服務都離不開網絡的支持。

網絡,不僅包括計算機網絡,還涵蓋了開發者平臺、交易平臺、金融網絡、社交網絡和各種在線社區等。這些一直都是互聯網承諾的重要組成部分。開發者、企業家和廣大網民共同孕育和滋養了數以萬計的網絡,掀起了規??涨暗膭撛炫c協作浪潮。然而遺憾的是,這些活躍的網絡現今大都已被私營企業所擁有和控制。

“需要許可”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如今,創作者和初創企業要想推出并發展新產品,必須先獲得中心化把關者及在位企業的許可。在商業世界中,獲取這種許可并不像向父母或老師請求那樣簡單明了(你可以得到一個簡單直接的“行”或“不行”的答案),也不像等待交通信號燈那樣有明確的規則可循。商業世界中的專制往往以“許可”的面目出現,難以辨識。占統治地位的科技企業利用許可賦予的權力,阻礙競爭、壟斷市場和榨取高額租金。

這些租金顯然高得離譜。臉書、照片墻、優兔、抖音和推特這五大社交網絡,每年的營收額約為1 500億美元。幾乎所有主流社交網絡的“抽成”(網絡所有者從網絡用戶那里攫取的收入)比例都已達到或接近100%。唯一的例外是優兔,其抽成比例為45%,稍后我們將詳細探討其原因。這意味著1 500億美元中的絕大部分都流入了這些企業的口袋,而那些真正做出貢獻、打造應用,為所有人創造價值的用戶、創作者和企業家卻收益甚微。

從全球范圍來看,手機在信息處理領域的主導地位加劇了這種不平衡。人們每天在互聯網設備上花費約7小時,[11]其中一半以上時間都花在了手機上,[12]而手機應用則占據了其中的90%。這意味著人們每天大約有3小時都花在了應用商店的兩大寡頭——蘋果和谷歌的產品上。這兩家公司在用戶付款流水中抽取高達30%的費用,[13]這是支付行業標準的10倍以上。如此高的抽成比例在其他市場中是前所未有的——這些公司的霸道行為可見一斑。

這就是我常說的企業網絡“創稅”能力。

科技巨頭還利用手中的權力碾壓甚至扼殺競爭對手,削減消費者的選擇。在21世紀10年代初期,臉書和推特突然采取大規模的反社交行動,封禁了許多在其平臺上為用戶創建應用的第三方公司。這些突如其來的舉措給開發者和平臺用戶帶來了沉重打擊——產品種類減少、選擇受限、自由度降低。隨后,其他大型社交平臺也紛紛效仿。如今幾乎沒有人愿意在社交網絡上嘗試創建新的初創項目,那是因為開發者深知——不能在流沙上建造地基。

無論是面對面的還是在線的社交網絡,都是人與人之間聯系和協作的核心。它是各年齡段人群使用最廣泛的應用程序之一,但多年來,卻沒有一個初創項目能在這些平臺上存活下來,更不用說茁壯成長了。原因很簡單,科技巨頭掌握著絕對的話語權!

臉書并非唯一反復無常的把關人,其他平臺也同樣冷酷無情。臉書在回應2020年年底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和各州檢察長提起的反壟斷訴訟時指出了這一點。[14]在談到該平臺對第三方應用進行閹割的做法時,臉書發言人聲稱“這種限制是行業的標準做法”,并引用了領英、拼趣(Pinterest)和優步等多個公司制定的類似政策,來證明自己所言不虛。

最大的平臺幾乎都是反競爭的。亞馬遜在了解其交易平臺上最暢銷的商品后,[15]用自家的廉價基礎款來壓制原廠商。雖然塔吉特和沃爾瑪等實體零售商一直都這么干(在銷售知名品牌的同時也銷售自有普通品牌),但不同的是,亞馬遜不僅是商店,還是基礎設施提供商。亞馬遜的地位就相當于塔吉特不僅控制了自己商店的全部貨架,還控制了所有通往商店的渠道。對企業來說,這樣的控制力未免過于強大了。

天下烏鴉一般黑,谷歌也在濫用權力。它不僅收取高昂的移動支付費用,還涉嫌利用其搜索引擎優勢將自己的產品突出顯示在競爭對手之前。這導致谷歌面臨審查。[16]現在,在很多搜索結果的首屏只顯示贊助商廣告和谷歌的產品,從而擠壓了小型競爭對手的生存空間。谷歌還積極搜集和跟蹤用戶數據,以更精準地投放其定向廣告。亞馬遜也在耍類似的花招:它將自己的產品排在其他產品之前,[17]廣泛采集用戶數據以幫助其快速擴張價值380億美元的廣告業務。[18]據悉,該業務僅次于谷歌(2 250億美元)[19]和Meta(1 140億美元)[20]

蘋果公司也存在類似問題。毋庸置疑,很多人都喜歡使用蘋果的設備。但是該公司目前已經卷入多起備受矚目的訴訟,原因是它常常拒絕競爭對手入駐其應用商店,并時時壓榨已經獲準入駐的應用。超人氣游戲《堡壘之夜》(Fortnite)的開發商Epic就是系列訴訟的原告之一。在蘋果公司關閉Epic訪問應用商店的游戲開發者權限后,無可奈何的Epic只能將蘋果公司告上了法庭。流媒體音樂服務平臺聲田(Spotify)、在線交友應用程序Tinder、定位標簽制造商Tile以及其他眾多企業,也都就蘋果公司的高收費和反競爭規則提出了類似訴訟。[21]

大型科技平臺不僅占據主場優勢,更會為了自身利益而重寫游戲規則。

這有那么糟糕嗎?許多人并不認為目前的架構有什么問題,甚至可能會覺得一切安好,還是因為他們不曾深入推敲過??萍季揞^所提供的舒適感讓他們樂不思蜀。畢竟,我們生活在一個優渥的時代,只要獲得企業網絡的許可,就可以隨心所欲地與他人連接;我們可以盡情閱讀、觀看和分享;我們周圍充斥著各種“免費”服務。這一切似乎只需以乖乖交出個人數據為代價,但如俗語所說,“如果真的免費,那么你就是產品”。

許多人安于現狀。也許你也認為這樣的交換是劃算的——或者因為缺乏可行的互聯網替代品而不得不接受現狀。無論你的立場如何,一個不可否認的趨勢是,中心化力量正在將互聯網向內拉,將權力集中到網絡的中心,而非原本的邊緣節點。這種轉變正在扼殺創新,使互聯網變得不那么有趣、缺乏活力以及不那么公平。

即便有人意識到這個問題,他們通常也會認為政府監管是唯一能制約現有巨頭的方法。這或許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但監管往往帶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有時,監管反而鞏固了現有巨頭的強勢地位。大公司能輕松應對合規成本的上升和監管復雜性的提高,而小型新興企業則難以承受。另外,煩瑣的規定可能會限制新進入者。我們需要一個公平的競技場,因此需要經過深思熟慮的監管。監管應建立在尊重這一基本事實之上:鼓勵初創項目和創新技術,是更有效地制約在位企業權力的方法。

監管下意識的反應是試圖一刀切,但這忽視了互聯網與其他技術的顯著差異。在眾多呼吁監管的人看來,互聯網與過去的通信網絡(如電話和有線電視網絡等)幾乎沒有區別。但是,它們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老式網絡基于硬件,而互聯網基于軟件。

雖然互聯網依賴于電信運營商提供的基礎物理設施,如線纜、路由器、信號塔和衛星等,但這些基礎設施一直將自己定位為嚴格中立的傳輸層,對所有互聯網流量一視同仁。盡管“網絡中立性”的監管政策正在發生變化,但到目前為止,該行業大多仍堅持使用非歧視性的公平政策。在這種模式下,軟件具有優先權。位于網絡邊緣節點的個人電腦、手機和服務器運行著代碼,這些代碼驅動著互聯網服務等行為。

這些代碼可以不斷升級和迭代。只要設置了正確的功能和激勵機制,新軟件就可以在互聯網上涌現并繼續分發?;ヂ摼W的寶貴之處在于其可塑性:通過創新和市場力量,人們可以不斷重塑互聯網。

軟件的表達能力幾乎是無限的,這就是其獨特之處。幾乎任何你能想象到的東西都可以編寫為軟件。就像文學創作、繪畫或洞穴壁畫一樣,軟件是人類思想的編碼器。計算機接收這些蘊含在代碼中的思想,并以閃電般的速度運行它們。這就是為什么史蒂夫·喬布斯曾將計算機形容為“思想的自行車”,[22]它極大地提升了我們的能力。

由于軟件具有如此驚人的表達能力,因此我們最好將其視為一種藝術而非一項工程。代碼的可塑性和靈活性為其提供了極其豐富的設計空間。由于代碼具有如此廣泛的可能性,它更接近于雕塑和小說創作之類的創意活動,而非造橋之類的工程活動。與其他藝術形式一樣,軟件也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新的流派和運動,這從根本上激發了其幾乎無限的可能性。

這正是當前正在發生的事情。就在互聯網似乎已經固化到無法挽回之時,一場新的軟件運動出現了。這場新運動讓我們可以重新想象和設計互聯網。也許,它能夠讓早期互聯網精神重現:保護創作者的知識產權,將所有權和控制權歸還給用戶,讓科技巨頭不再扼住我們命運的喉嚨。

這就是為什么我相信存在更好的解決方案,盡管該方案目前仍處于早期階段。相信我:互聯網仍然能夠實現其最初的愿景,企業家、技術專家、創作者和用戶能夠共同實現這一愿景。

建立一個開放網絡,培養創造力和企業家精神,這個偉大的夢想永遠不會消逝。


[2]Similarweb:Website traffic—check and analyze any website,Feb.15,2023,www.similarweb.com/.

[3]Apptopia:App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Market Leader,Feb.15,2023,appto-pia.com/.

[4]Truman Du,“Charted:Companies in the Nasdaq 100,by Weight,” Visual Capitalist, June 26,2023,www.visualcapitalist.com/cp/nasdaq-100-companies-by-weight/.

[5]Adam Tanner,“How Ads Follow You from Phone to Desktop to Tablet,” MIT Technology Review,July 1,2015,www.technologyreview.com/2015/07/01/167251/how-ads-follow-you-from-phone-to-desktop-to-tablet/; Kate Cox,“Facebook and Google Have Ad Trackers on Your Streaming TV,Studies Find,” Ars Techni-ca,Sept.19,2019,arstechnica.com/tech-policy/2019/09/studies-google-netflix-and-others-are-watching-how-you-watch-your-tv/.

[6]Stephen Shankland,“Ad Blocking Surges as Millions More Seek Privacy,Security, and Less Annoyance,” CNET,May 3,2021,www.cnet.com/news/privacy/ad-blocking-surges-as-millions-more-seek-privacy-security-and-less-annoyance/.

[7]Chris Stokel-Walker,“Apple Is an Ad Company Now,” Wired,Oct.20,2022, www.wired.com/story/apple-is-an-ad-company-now/.

[8]Merrill Perlman,“The Rise of ‘Deplatform,’”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Feb.4,2021,www.cjr.org/language_corner/deplatform.php.

[9]影子禁令,即僅特定人群可見甚至是全部不可見,或者是限流等。在此情況下,發布者往往不知情?!g者注

[10]Gabriel Nicholas,“Shadowbanning Is Big Tech's Big Problem,” Atlantic,April 28,2022,www.theatlantic.com/technology/archive/2022/04/social-media-shad-owbans-tiktok-twitter/629702/.

[11]Simon Kemp,“Digital 2022:Time Spent Using Connected Tech Continues to Rise,” DataReportal,Jan.26,2022,datareportal.com/reports/digital-2022-time-spent-with-connected-tech.

[12]Yoram Wurmser,“The Majority of Americans’ Mobile Time Spent Takes Place in Apps,” Insider Intelligence,July 9,2020,www.insiderintelligence.com/content/the-majority-of-americans-mobile-time-spent-takes-place-in-apps.

[13]Ian Carlos Campbell and Julia Alexander,“A Guide to Platform Fees,” Verge, Aug.24, 2021, www.theverge.com/21445923/platform-fees-apps-games-busi-ness-marketplace-apple-google/.

[14]“Lawsuits Filed by the FTC and the State Attorneys General Are Revisionist His-tory”,“Lawsuits Filed by the FTC and the State Attorneys General Are Revision-ist History,” Meta,Dec.9,2020,about.fb.com/news/2020/12/lawsuits-filed-by-the-ftc-and-state-attorneys-general-are-revisionist-history/.

[15]Aditya Kalra and Steve Stecklow,“Amazon Copied Products and Rigged Search Results to Promote Its Own Brands,Documents Show,” Reuters,Oct.13,2021, www.reuters.com/investigates/special-report/amazon-india-rigging/.

[16]Jack Nicas,“Google Uses Its Search Engine to Hawk Its Products,” Wall Street Journal, Jan.9, 2017, www.wsj.com/articles/google-uses-its-search-engine-to-hawk-its-products-1484827203.

[17]Adrianne Jeffries and Leon Yin,“Amazon Puts Its Own ‘Brands’ First Above Better-Rated Products,”Markup,Oct.14,2021,www.themarkup.org/amazons-advantage/2021/10/14/amazon-puts-its-own-brands-first-above-better-rated-pro-ducts/.

[18]Hope King,“Amazon Sees Huge Potential in Ads Business as AWS Growth Flat-tens,”Axios, April 27,2023, www.axios.com/2023/04/28/amazon-earnings-aws-retail-ads/.

[19]Ashley Belanger,“Google's Ad Tech Dominance Spurs More Antitrust Charges, Report Says,” Ars Technica,June 12,2023,www.arstechnica.com/tech-policy/2023/06/googles-ad-tech-dominance-spurs-more-antitrust-charges-report-says/.

[20]Ryan Heath and Sara Fischer,“Meta's Big AI Play:Shoring Up Its Ad Busi-ness,” Axios,Aug.7,2023,www.axios.com/2023/08/07/meta-ai-ad-business/.

[21]James Vincent,“EU Says Apple Breached Antitrust Law in Spotify Case,but Fi-nal Ruling Yet to Come,” Verge,Feb.28,2023,www.theverge.com/2023/2/28/23618264/eu-antitrust-case-apple-music-streaming-spotify-updated-statement-objections;Aditya Kalra,“EXCLUSIVE Tinder-Owner Match Ups Antitrust Pres-sure on Apple in India with New Case,”Reuters,Aug.24,2022,www.reuters.com/technology/exclusive-tinder-owner-match-ups-antitrust-pressure-apple-india-with-new-case-2022-08-24/; Cat Zakrzewski,“Tile Will Accuse Apple of Worse-ning Tactics It Alleges Are Bullying,a Day After iPhone Giant Unveiled a Com-peting Product,” Washington Post,April 21,2021,www.washingtonpost.com/technology/2021/04/21/tile-will-accuse-apple-tactics-it-alleges-are-bullying-day-after-iphone-giant-unveiled-competing-product/.

[22]Jeff Goodell,“Steve Jobs in 1994:The Rolling Stone Interview,” Rolling Stone, Jan.17,2011, www.rollingstone.com/culture/culture-news/steve-jobs-in-1994-the-rolling-stone-interview-231132/.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伦春自治旗| 拜城县| 札达县| 安乡县| 阿尔山市| 太仓市| 新晃| 大安市| 喜德县| 阿城市| 闸北区| 清原| 山阴县| 吉水县| 江阴市| 绥滨县| 资溪县| 民县| 东台市| 秦皇岛市| 凤庆县| 太白县| 陆丰市| 长宁区| 乌苏市| 广元市| 罗定市| 锡林浩特市| 旌德县| 迁西县| 苗栗市| 枣庄市| 城步| 昆山市| 巫溪县| 古田县| 蓝田县| 慈利县| 云龙县| 山东| 南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