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八峰 陸幽篁
- 綜武:武當小師叔,開局拒絕趙敏
- 冰美試試
- 2391字
- 2025-07-11 11:31:07
“你……”
宋青墨一時氣結,指著洪冼象的手指在顫抖。
可洪冼象的說法也無可指摘,宋青書與張無忌同為三代弟子,他雖是宋青書族弟,可終究年齡小,師門矮了一輩。
張無忌代父收徒,與洪冼象做了師兄弟,他可不該叫一聲“小師叔”么?
洪冼象眼含笑意看著宋青墨,明知道他張不開嘴,還是滿懷期待。
畢竟“小師叔”這三個字,對他來說有些遙遠而陌生了。
“你什么你?你該叫什么?”
宋青墨心中欲抓狂,卻迎面看到宋遠舟的銳利眼神,向他微微點頭示意。
他強壓怒意,憋了半天,才小聲憋出一句:“小……師叔,還請示下。”
“哎……對咯!”
洪冼象拊掌大笑。
隨后裝腔作勢地想了一會,才攤手道:“上半闕我忘了。”
“鏘!”
宋青墨手中的佩劍陡然出鞘半寸。
宋遠舟按壓下他的手背,廢了好大的勁才強壓回去。
過了半晌,宋青墨才咬牙道:“當真以為你不開口,我就破解不了這散曲了嗎?”
他朝陳青玄稽首道:“陳師叔,您道樂造詣深,可否見過這樣定式的曲牌?”
陳青玄除了醫(yī)術不錯,還鉆研道樂,也就是所謂的“武當韻”,平日率弟子出行總是吹蕭捧笙,絲竹齊鳴,頗有些扶搖子陳摶“行歌坐樂,日游市肆”的架勢。
陳青玄見宋青墨態(tài)度恭謙,禮數(shù)又拿捏得足,不禁嫣然一笑,接過書帖一瞧,瞬間被一氣呵成的筆意所吸引。
接著連續(xù)念了兩遍,也不知道與當今哪首曲作名家的曲牌對得上。
“這詞兒寫的西蜀、東越,應該是大宋朝之前的歷史,摸約是五代時期詞牌發(fā)跡時候的作品。”
說完從弟子手中接過玉簫,試著以一首知道的詞曲套上去,卻感覺平仄違和,隨后放下玉簫搖搖頭。
宋遠舟、程白虹等前輩見陳青玄都無可奈何,不禁皺眉道:“奇怪,莫非不是某個詞牌、曲牌,是這道士胡編亂造,寫的打油詩?”
“連陳青玄師妹都識不出來?”
陳青玄笑道:“各位師叔伯,青玄只是山上演奏道樂的,這世間詞曲何止千萬,我認不出來,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不過,我倒想到一人,也許可以知道這詞的上闕。”
“誰?”武當幾位前輩都很關注。
陳青玄神秘一笑,俞岱巖似乎已經(jīng)有了答案:“莫非是……第八峰?”
眾人聽到“第八峰”三個字,年紀較輕的一臉疑惑,而年長的紛紛面露難色。
陳青玄道:“那位不出世的八師叔,整日在翠微峰上深居簡出,餐嵐飲露,世人都忘了他還有一手吹笛操琴的神技了,他的音律造詣,可比弟子高明得不知多少!”
宋遠舟道:“那位師弟……不是掌教真人親傳弟子,但他的師父與掌教真人一同求道,私交甚篤,關系莫逆。
“可他脾氣可乖戾得很,要讓他來紫霄宮,師父他老人家都未必能請動,趙敏都帶人踏破山門了,也沒見他有任何動靜。”
宋青墨奇道:“怎地沒聽說過這位師叔祖?竟然連掌教真人也喚不動,莫非是挾勢自重,武功比七位師叔祖如何?”
宋遠舟苦笑不語,俞岱巖嘆道:“自然是略壓一籌。”
宋青墨點頭道:“那還好,不算離譜。”
俞岱巖補充道:“我是說他一人,對陣我們武當七子。”
眾年輕弟子:“?”
就連洪冼象也震驚了,常聽谷虛師父說,當年武當七子年輕時,曾合力施展陣法“真武七截陣”,劍陣一旦啟動,七柄劍如七星連珠,呼嘯有雷鳴。
相傳張三豐當年觀想龜、蛇二峰得出靈感,創(chuàng)立此陣,劍陣一成,果然如龜蛇二種靈物一般有了神意,連他自己落入劍陣中,都花費了一百多個回合才出來。
莫非這位神秘的八師叔祖,武道修為也能比肩張三豐、張無忌二人不成?
宋遠舟與程白虹、錢海等人一合計,決定前往翠微峰拜訪第八峰主人。
而洪冼象也被吊起了胃口,好奇心驅(qū)使,也想一同前往,見見這位傳說中的武當?shù)诎俗樱彩俏ㄒ坏摹鞍底印薄懹捏颉?
也不知究竟有沒有傳聞的那么神通廣大,真能知道這首《月下大庚角誓殺帖》的上闕詞?
洪冼象邀請張無忌一同前往,張無忌卻婉拒。
“本次下山,我與楊左使、韋蝠王一路打探趙敏等人的消息,終于在黃龍鎮(zhèn)跟上他們。我們趁著他們手下療傷敷藥之時,闖進氈帳,終于奪下黑玉斷續(xù)膏!”
俞岱巖、殷梨亭聞言頓時眼神一亮,神色激動不已。
洪冼象卻眉心微蹙,心想趙敏心思狡詐,為何會如此輕松順利?
“張……師兄,那黑玉斷續(xù)膏,可有驗過真假?”
張無忌道:“那黑玉斷續(xù)膏是西域金剛門獨門秘方,哪有參照物可以核驗真假?我當時見那阿三桌前放著一只藥瓶,料想那趙敏詭計多端,恐怕是以假藥為誘餌,引誘我上當。”
“哼,我留了個心眼,放任那瓶藥不取,轉(zhuǎn)而從阿三骨折的手臂上刮下一層藥膏來,如此定然萬無一失!”
俞岱巖與殷梨亭眼神充滿贊賞,道:“無忌孩兒,好算計!”
洪冼象思索片刻,還是提醒道:“師兄,最好還是在山上找一條看門的大黃,先打斷它的腿,再上藥試試效果!”
張無忌道:“師弟所慮周全,但傷筋動骨一百天,眼下沒有那個時間了。楊左使收到五行旗的加急密信,信上講淮上義軍戰(zhàn)況不妙,被王保保兩路大軍夾擊,突圍艱難……”
俞岱巖道:“無忌孩兒,如今你肩負驅(qū)逐元虜?shù)拇笥嫞胁豢傻⒄`于這些瑣事,這二十年來我本來治療無望,就算無效也沒什么大不了的,你盡管用藥吧,師伯相信你。”
張無忌點點頭,他師從蝴蝶谷胡青牛,自然也算得上是一方圣手,再加上有陳青玄為助手,幾人很快便安排起俞岱巖、殷梨亭的治療。
而洪冼象則一半被迫、一半自愿的跟著宋遠舟等人前往翠微峰。
翠微峰位于武當后山,是七十二峰中最不起眼的一座矮峰。
一行人黃冠道袍,穿林溯溪,在連綿不絕的山勢間行走,仿佛一枚打水漂的石子融入萬頃松濤。
不多時,眾人來到一處既幽且深的竹林,都覺得周遭景象與前山迥然不同,風移影動,竹影婆娑,隱約聞見洞簫嗚咽,好一塊隱居的風水寶地。
洪冼象站在竹林前,想起了小王師兄的小竹樓。
因為這里同樣有一座竹樓,翠竹掩映間,一角茅檐映入眼簾,檐下疏篁十二莖。
洪冼象看見柴扉大開,院子里水缸臥著荷葉,小爐烹著茶壺,拿著小扇子看火的姑娘趴在桌上酣睡。
一行人也終于見到蕭聲的來源,一位青衫落拓的老者踩在竹尖上,將一竿竹子壓成一彎飽滿的圓弧。
宋遠舟率先作了個道揖,朗聲道:“靈應峰二代弟子宋遠舟,率同門拜訪陸師弟。”
洞簫聲忽然斷絕,四周俱寂,對方簡單撂下一個字:
“滾。”
隨后曲聲續(x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