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枯井秘境·突破引氣
- 大夢歸元
- 金鱗skJ9Y3
- 1960字
- 2025-07-14 12:20:19
晨光在枯井邊緣的青磚上爬行,昨夜那滴露水早已墜落,砸碎在雙魚紋的凹槽里,留下一道細不可察的裂痕。我蹲下身,指尖拂過井沿,苔蘚濕潤,符文沉寂。昨夜的血跡已滲入石縫,像一道被封印的密語。
時間不等人。
我緩緩轉動手腕上的冰魄玄鐵環,金屬冷意滲入經脈,噬靈蠱在環內微微震顫,仿佛仍記得昨夜血滴激活陣紋時的共鳴。《大夢錄》在識海中靜靜懸浮,數據流無聲運轉,昨夜三處節點的共振頻率已被完整記錄。此刻,推演模塊正鎖定“枯井—時間流速—突破引氣三層”這一路徑,反復校驗能量閾值與神識負荷。
符文已黯淡,靈力殘留紊亂,若強行注入靈力,極可能引發時間流速失控,甚至反噬識海。左眉骨的疤痕隱隱發燙,那是《大夢錄》第一次反噬留下的印記,也是它在提醒我:任何系統操作,都有代價。
我閉眼,意識沉入幻夢空間底層,調出昨夜血滴激活時的波形圖譜。一模一樣的頻率,才能打開同一道門。
左手微動,噬靈蠱釋放出一縷極細的神識,如絲線般探入井底。井壁符文微不可察地顫了一下,像是沉睡的獸鼻微微翕動。我睜開眼,從袖中取出一枚玉瓶,瓶中盛著半滴精血——昨夜閉關前便已備好,以寒玉封存,此刻取出,血珠凝而不散,泛著淡淡的幽藍光澤。
這是代價,也是鑰匙。
我俯身,指尖輕點血珠,緩緩將其滴向符文中心。
血珠墜落,觸底瞬間,雙魚紋驟然亮起,青光如水波般蕩開,井口空氣扭曲,一道無形的漩渦在頭頂成形。我感到一股吸力從井底傳來,身體尚未反應,意識已被拉入。
幻夢空間——重啟。
天穹之上,三輪古月懸垂,沙漏倒懸,時間流速標識浮現:【外界1日≈內部3年】。
我站在沙地上,呼吸平穩。沒有多余動作,沒有情緒波動。目標明確:引氣三層,必須在三年內完成。
《幻風劍訣》第一式“風起于隙”已在昨夜推演至最優路徑,配合《大夢錄》解析出的靈力運行節點,修煉效率提升近七成。我盤膝而坐,雙魚玉佩貼于丹田,引導靈力自涌泉穴入,沿任督二脈循環,每一輪周天,都在《大夢錄》的監控下微調角度與流速。
一年。
體內靈力如溪流,開始匯聚成河。引氣二層圓滿,瓶頸松動。
兩年。
經脈被靈力反復沖刷,隱隱作痛,但《大夢錄》已自動生成護脈符文,嵌入經絡,緩解負荷。左眉疤痕灼熱,我強忍不適,繼續壓縮靈力密度。引氣三層的關鍵,不在量,而在質。
第三年。
靈力凝如水銀,丹田內氣旋穩定,第三道氣環緩緩成形。我睜開眼,幽藍微光在瞳孔深處一閃而逝。
突破完成。
我起身,正欲退出空間,忽然察覺異樣——井壁深處,傳來微弱的靈氣波動。那不是陣法殘留,而是活物的氣息。
我緩步走向井底巖層,指尖輕觸石壁,《大夢錄》自動啟動解析。霧氣彌漫中,一頭灰白巨蜥伏于巖隙,尾部晶簇閃爍,釋放出麻痹神識的低頻震蕩。它并未察覺我,似乎正陷入某種周期性休眠。
《大夢錄》彈出解析窗口:【目標:秘境守御獸(未命名);能量核心:尾部晶簇;弱點:每三息因靈氣潮汐閉合0.3秒】
我緩緩抽出腰間短劍,劍身無光,卻在《大夢錄》推演下映出一道極細的靈力軌跡。時機只有一次。
第三息,晶簇閉合前0.1秒。
我出手。
劍氣凝如發絲,自巖隙縫隙穿入,精準刺入晶簇根部。巨蜥猛然睜眼,灰白瞳孔收縮,尾部暴起,晶簇炸開一道刺目光芒。我早已預判其反撲軌跡,側身翻滾,劍鋒順勢劃過其腹側鱗片,留下一道深可見骨的裂口。
它嘶吼,轉身撲來,利爪撕裂空氣。
我未退,反而前沖,短劍回旋,借力打力,劍柄猛擊其下頜。巨蜥頭顱偏轉,動作遲滯一瞬——正是《大夢錄》推演中預測的“神經傳導延遲0.2秒”。
劍鋒再起,直刺眼窩。
它轟然倒地,震起一片塵霧。
我喘息未定,立即上前,剖開其尾部,取出那枚六棱晶石。石體微溫,內部有符文流轉,與煉丹房爐壁刻痕如出一轍。我將其收入玉瓶,正欲退出幻夢空間,識海忽地一震。
幻象閃現——黑袍人執骷髏權杖,低語:“時間回廊,祭品已錄。”
畫面瞬間消散,不留痕跡。
我皺眉,但未深究。眼下,現實時間才是關鍵。
意念一動,退出幻夢空間。
井口天光依舊,我藏身井壁暗隙,悄然探頭。張寒正帶人圍在井邊,手中舉著一塊沾有赤鱗粉的布條,高聲嚷道:“林川昨夜私闖枯井,盜取丹藥后畏罪潛逃!此物乃其儲物戒所留,證據確鑿!”
他身旁幾名弟子附和,有人已開始搬石欲封井口。
我冷笑。
赤鱗粉是煉丹房特有之物,只用于處理火屬性靈草,而張寒昨日并未當值。他袖口殘留的粉末,分明是栽贓后未清理干凈。
《大夢錄》推演其動機:封鎖枯井,切斷我閉關路徑,逼我在大比前暴露實力不足。
可惜,他不知道,我已經出來了。
我悄然滑下井壁,借藥圃陰影掩護,返回煉丹房。取出晶石,置于玉瓶中央,靈力緩緩注入。
剎那間,經脈溫熱,引氣三層的氣息徹底穩固,甚至隱隱有向四層攀升的跡象。我閉眼感受,體內靈力如江河奔涌,再無滯澀。
就在此時,晶石最后一絲能量被吸收,瓶底殘留的粉末中,浮現出半行極細的刻痕——
“……天書啟,秘境開……”
我睜眼,凝視那三字。
井壁上的古文,竟與此處殘留的筆跡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