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3章 漁陽鼙鼓

天寶十四載,九月初八。

幽州城南的校場上,朔風卷著鉛灰色的云團掠過。

安祿山身披紫袍金帶,踞坐在臨時搭起的高臺上,腰間蹀躞帶上懸著七事佩(佩刀、礪石、契苾真、噦厥、針筒、火石袋、馬盂),肥厚的手掌按著腰間的橫刀刀柄。

臺下九萬范陽軍列成九個方陣,黑纛(大旗)上繡著的狼頭在風中獵獵作響——前排是八千曳落河,身披明光鎧,甲片用波斯紅銅鎏金,陽光照在甲胄上,映得安祿山鬢邊的白發泛出冷光。

“兒郎們!”看著臺下磨刀霍霍的將士,安祿山霍然起身,聲如洪鐘震得臺上的銅壺滴漏都晃了晃,“楊國忠禍亂朝綱,本帥今日起兵清君側,誰愿隨本帥直搗長安?”

校場里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回應,曳落河們舉起鑲鐵的馬槊,槊尖的紅纓連成一片火海。

范陽本地的邊兵則拍著腰間的角弓,箭囊里的狼牙箭互相碰撞,發出細碎的脆響。

安祿山的義子李豬兒捧著令旗奔上臺,他臉上還留著當年被閹時的疤痕,此刻卻揚聲唱喏:“平盧節度副使呂知誨麾下三萬甲士已至城南桑干河畔!”

眾人轉頭望去,只見桑干河的冰面上,無數玄色披風正沿著冰封的河道移動,那是平盧軍的“鴉軍”,常年在遼東與靺鞨作戰,人人身披魚皮甲,馬鞍旁懸著海東青的隼架。

緊隨其后,河東副節度使高秀巖的兩萬騎兵踏破了幽州北門的煙塵,他們的戰馬比范陽軍的更顯矯健,都是從代北草原上精選的突厥馬,騎士們頭盔上的紅纓歪歪扭扭,顯然是日夜兼程趕來的。

三鎮兵力匯合在校場東側,十五萬將士列成的軍陣如同一道黑色的巨墻,從幽州城南一直鋪到燕山腳下。

安祿山令親兵豎起“奉詔討賊”的黃鉞大纛,又讓牙將在陣前宣讀檄文,將兵力虛報為二十萬,檄文讀到“誅楊國忠以謝天下”時,他忽然拔出橫刀,一刀劈斷了臺前的旗桿:“兵分三路,西向除奸!”

“史思明!”

一個胡人將領策馬出列,他臉上的刀疤在風中微微抽搐:“末將在!”

“你率三萬騎出井陘關,經略河北諸郡,務必拔除顏杲卿那廝的常山據點!”安祿山的刀鋒指向東南,“記住,河北是本帥的本部所在,不可有失!”

史思明單膝跪地,甲胄與凍土碰撞出悶響:“敢不從命!”

“蔡希德!”

一個手持鐵撾的壯漢應聲而出,他是安祿山麾下最悍勇的偏將,曾徒手搏殺過黑熊:“末將在!”

“你領五萬步騎為左翼,沿黃河東岸南下,直取滑州、汴州,斷朝廷漕運!”安祿山頓了頓,補充道,“遇抵抗者,屠城三日!”

蔡希德咧嘴一笑,露出泛黃的牙齒:“胡兒明白!”

最后,安祿山的目光落在兒子安慶緒身上。

這二十來歲的少年身披銀甲,卻總下意識地摩挲著腰間的玉玦——那是玄宗去年賜的。

“安慶緒,”安祿山的聲音沉了沉,“你隨本帥率七萬主力,走魏州、相州,直撲洛陽!”他抬手指向西南,朔風掀起他的紫袍,露出里面貼身穿著的魚龍錦襖,“洛陽守將是個文官,以最快速度拿下它!”

安慶緒猛地抬頭,眼中閃過一絲異色,應道:“孩兒遵令!”

午時三刻,安祿山將令旗擲下。

史思明的騎兵率先拔營,馬蹄踏碎了桑干河的薄冰,冰碴濺在騎士們的脛甲上。

蔡希德的隊伍則推著攻城車沿永濟渠南下,車輪碾過齊魯大地的麥田,驚起無數麻雀。

安祿山親率的主力中軍,黑纛在前,曳落河的連環甲在陽光下連成一片流動的鐵海,戰馬的嘶鳴震得幽州城頭的角樓都簌簌發抖。

城樓上,幾個老卒望著這滾滾南去的兵潮,忽然想起開元年間張守珪鎮守幽州時的景象——那時的邊軍列陣,旗手們會先唱《隴頭水》,如今這胡帥的隊伍里,卻只聽得見突厥語的呼喝。

一個老兵摸了摸腰間的銅牌,上面還刻著“開元二十三年”的字樣,他忽然啐了一口:“這天下,要變了。”

遠處,平盧軍的鴉羽旗已沒入渤海灣的霧氣里,河東騎兵的馬蹄聲則在太行山脈間回蕩。

十五萬大軍如同一把驟然出鞘的彎刀,沿著三條歷史早已刻好的軌跡,朝著大唐的腹地斬去,只是時間卻整整提前了兩個月。

黃河兩岸的驛站開始焚燒塘報,洛陽城里的富商正將金銀熔成金磚,而長安的興慶宮的偏殿上,玄宗還在問楊國忠:“祿山的表文,何時能到?”

只是注定,玄宗李隆基等不到安祿山的表忠文書了,他等來的只是大唐傾覆的鐘聲。

當安祿山黑壓壓一片的大軍從幽州城下出發時,河北諸郡便已經收到了消息。

歷史記載,河北諸郡城門大開,望風而降,除了少數的幾個地方。

其中之一便是河北戰場的“咽喉鎖鑰”,太行東麓的“十字路口”的常山郡。

常山地處河北道中部,太行山脈東麓的沖積平原上,恰好卡在三條關鍵通道的交匯點,向東,沿滹沱河河谷可直達河間、滄州,掌控河北平原東部的糧道,向南,經趙州、邢州可抵鄴城(今河北臨漳),直逼安祿山南下洛陽的主力側翼,向西,通過井陘關(太行八陘之五)穿越太行山,可直抵河東節度使治所太原,是連接河北與河東(今山西)的唯一捷徑。

這種“一郡控三路”的地理格局,讓常山成為河北戰場的“樞紐節點”,誰占據常山,就能切斷叛軍的前后聯系,同時聯動河東與河北東部的抵抗力量。

所以,歷史上常山太守顏杲(同鎬音)卿像一根釘子一樣釘在安祿山的咽喉上,給其造成了巨大的麻煩,常山被攻破后顏杲卿以至于被斷舌割肉而死,叛軍更是屠城三日以解怨氣。

只不過,如今的太守顏杲卿卻要做出不一樣的選擇,這一切還要歸功于李倓。

這位建寧王也并不閑著,回憶著歷史場景,尤對于顏杲卿,顏季明父子的死耿耿于懷,所以便一直想辦法想讓這父子兩人在叛軍的鐵蹄下活下來,雖然會讓后世痛失天下第二行書的祭侄文稿,不過這也是值得的,而且祭侄文稿沒了,那不是還可以祭點別的么,死的人那么多,總歸是有的。

話說回來,李倓絞盡腦汁,結合著上一世的見識,根據常山的地理特點和常山郡的民心,終于是有了辦法。

從地形看,常山并非純粹的平原,其西面依托于太行山余脈(井陘關所在),東有滹沱河蜿蜒流過,周邊分布著靈壽、行唐等丘陵縣,村落密集且多山澗溝壑。

這種“山地-河谷-平原”交織的地貌,既便于小股部隊隱蔽(太行山間的隘口、滹沱河沿岸的蘆葦蕩),又能依托關隘(井陘關、土門關)設伏,天然適合“山地游擊+河谷襲擾”的戰術,李倓簡稱其為常山游擊戰術,主旨是盡可能的保存有生力量下襲擾敵軍后勤補給線,即“利用山地切割叛軍機動路線,依托河谷破壞運輸”。

而應用這種游擊戰術的前提么,李倓也想的明白,那就是不能以守城為核心,必須以“棄城保人”為基礎。

歷史上顏杲卿的失敗身死,恰恰在于選擇“死守常山”,他以數千鄉兵對抗史思明的三萬精銳(曳落河騎兵為主),孤城無援,最終城破身死,以弱對強,雞蛋碰石頭,縱然勇氣可嘉但是并不提倡。

所以針對于以上方略,李倓又詳細的給出了游擊戰的具體方針,八個字“棄城、聯援、分擾、藏勢”

這八字方針也很簡單,先說棄城,就是放棄孤立無援的城池,避免被敵軍以絕對的優勢兵力困死在城中,而是將士兵分成小隊,以小隊襲擾替代孤城死守,李倓叫這個為星火燎原。

而且常山以西的太行山余脈(獲鹿、平山一帶)有大量廢棄的塢堡,那是魏晉以來的民間修筑的防御工事和隱蔽山道,雖然已經幾十年都沒用過一次,可將就將就還是能用的,作為游擊根據地最是再好不過了。

其次是聯盟,避免顏杲卿的常山部在河北地區孤立無援,所以李倓的建議就是讓其等李光弼的河東軍尚未東出井陘關的時候和其聯絡,以烽燧為信號,約定“信號協同”,比如常山方向若是燃起三堆狼煙,即表示“叛軍運輸隊過井陘”,李光弼需派輕騎從井陘關東出,與顏杲卿麾下的隊伍夾擊,若是燃起五堆狼煙,則表示“叛軍主力西進”,李光弼需堅守井陘關,牽制其兵力。

另外還可以聯絡平原郡的顏真卿,三人構成一道防線,在安祿山的肚子上來一刀,肯定能讓安祿山破了大防。

分擾則是將幾千的鄉兵分成數個小隊,一隊負責襲擾滹沱河漕運,河運的渡口附近埋伏,夜間突襲叛軍糧船,用火箭焚船,打了就跑,絕不戀戰;一隊負責破壞驛道,在“范陽-魏州”驛道的險要處埋設鐵蒺藜,挖點大坑什么的,還可以襲擊信使和小股護送隊,奪取文書、斬殺信使,打亂叛軍通訊;一隊負責聯絡周邊村落,動員百姓堅壁清野,將糧食藏入地窖,牲畜趕入山中,同時在叛軍征集糧草的路線上設伏,打叛軍的屁股,讓他們防不勝防。

至于最后的藏勢,就是民眾基礎,歷史上顏杲卿舉義時,常山周邊“民爭持兵助之”可以看出顏杲卿是得到百姓支持的,所以可以依托村落建立情報網和補給點,讓叛軍抓到人影。

當顏杲卿看到李倓的這封密信的時候,直呼他是個天縱之才,心里那叫一個佩服,毫不吝嗇的對著二郎顏季明大加夸贊。

“使君,安祿山真的起兵造反了!”郡丞袁履謙急匆匆登上城樓,將安祿山在范陽檢閱大軍和分兵三路的事情悉數匯報。

對此,顏杲卿輕輕點頭,絲毫不慌,早有了李倓的戰略方針,他是絲毫不慌,飯都喂到臉上了還能怕餓死不成。

“這不是早就知道的事情嗎,急什么。”

“額,是,下官一時緊張,失了分寸。”袁履謙尷尬的干笑了一聲,“使君,我們軍中的精銳都已經派出去藏起來了,都在山里,山洞都是獵戶們精心挑選的,絕對隱蔽。”

顏杲卿聞言,這才有了些不一樣的情緒,“二郎呢,他還沒回來?”

袁履謙看了看太陽,估摸著時間,“看著應該也快了,已經一日多了,應該從真卿使君那回來了。”

“看來這一次,大唐真的要震蕩許久了。”

與顏杲卿處一樣的,還有睢陽的許遠處,就是歷史上睢陽保衛戰發生的地方,許遠和張巡率領七千人的殘軍鎮守江淮糧道的大門,堪稱再造社稷的功臣,可惜的就是數年孤立無援,最終兩人和睢陽軍民全部戰死。

太守許遠也是在一個月前接到了李倓的密信,李倓在信中提前預警著安祿山的造反,并提出強征周邊城鎮富戶的糧食入城中,收斂農具之鐵,打造裝備箭矢,儲備戰略物資,同時散盡金銀招募忠誠可靠的士卒,如今兵力已經達到了萬人,更是將糧倉都快存滿了,不過代價還是有的,許遠被人彈劾暗中謀反,不過被李亨與朝廷的中立派聯合暗中壓下來了。

雖然過程充滿曲折,不過結果是好的,至少睢陽應該能撐得住李倓玄武門造反當皇帝了。

……

天寶十四載,九月十四。

安祿山于范陽幽州城發兵二十萬西進清君側的消息傳到了長安,朝野震動。

整座長安頓時陷入沸反盈天的混亂,西市米價一日三漲,百姓們背著行囊在朱雀大街上推搡奔逃,小兒的啼哭混著商隊收攤的吆喝聲,鴻臚寺外,各國使節的馬車擠作一團,波斯商人望著東市沖天的火光,慌忙將珠寶縫入駱駝鞍韉,安史之亂的喪鐘終于是傳到了長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德县| 卢氏县| 清远市| 阳谷县| 乌鲁木齐市| 东乡| 中牟县| 阳朔县| 广饶县| 宜章县| 化州市| 忻城县| 天门市| 奉新县| 鄂伦春自治旗| 栖霞市| 利辛县| 南昌市| 中阳县| 娱乐| 梨树县| 张北县| 平乐县| 榆社县| 永善县| 长丰县| 台南市| 凤庆县| 泸州市| 龙南县| 称多县| 鄄城县| 永川市| 汪清县| 济源市| 当阳市| 周至县| 子长县| 虎林市| 广东省| 扎赉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