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對答如流
- 從秦末開始冒充千年世家
- 流影爍青
- 2035字
- 2025-06-30 11:57:04
林檎定了定神,點向屏幕上閃動的【繼續游戲】。
他已經做好了再次面對那群古人的準備,甚至在腦海中預演了幾種不同的應對方式。
尤其是如何將那些剛剛溫習過的史料以及錢教授論文中的精髓自然地融入應答之中。
這也是某種程度上的腹有詩書氣自華!
而眼前的宿舍,電腦屏幕上還未來得及關閉的史料網頁以及窗外的景象,都在點擊的一瞬間如潮水般退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為粗礪、更為鮮活的感官體驗,塵土滿溢,似有豪氣。
一瞬之間,他再度置身于那間略顯破舊卻彌漫著緊張與肅殺氣氛的院落之中。
空氣中依舊漂浮著淡淡的汗臭以及劣質酒水發酵后的些微酸腐氣味。
只是這一次,他不再像初次進入時那般手足無措,反而有了一絲莫名的熟悉感。
就像是考試前通宵復習后踏上考場那樣,成竹在胸。
暫停的余韻,以及來自現代知識的灌輸,已經讓林檎與之前此地的自己判若兩人。
此刻,蕭何那雙仿佛能洞察人心的銳利目光,依舊穩穩地鎖定在林檎的臉上,暗藏著不容置喙的審視。
周圍那些或站或坐的漢子們也一個個伸長了脖子,屏息凝神,等待著他的回復。
樊噲那魁梧的身影在角落里顯得尤為扎眼,似乎只要林檎一言不慎,便會立刻撲上前來。
整個院落的氣氛,因為他短暫的沉吟而愈發凝重,仿佛空氣都凝固了些許。
“這.......”
林檎依舊保持著之前那副支支吾吾的模樣,甚至還恰到好處地讓自己的呼吸顯得有些急促,仿佛正在竭力從記憶中尋找答案。
不過他的內心卻已穩如老狗,甚至還有閑心觀察了一下主位上劉邦的表情。
那張喜怒不形于色的面容上,此刻竟也帶著幾分不易察覺的期待與審度。
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也就是先抑后揚,欲擒故縱!
此時直接說出來答案,反而不符合“世家子弟”那種需要經過一番思考才能憶起秘辛的矜持。
因此暫停之前那番真實的緊張表現,現在反而成了【世家子】身份的絕佳鋪墊。
蕭何見林檎這副模樣,眼神中閃過一絲幾乎難以察覺的失望,但依舊保持著微笑,語氣也依舊溫和:
“公子可是因為一路勞頓,記憶有些模糊了?
若實在想不起來,也無妨,我等再議其他便是?!?
這話聽起來像是在給他臺階下,但林檎卻聽出了弦外之音:
如果你連這種與你息息相關的事情都答不上來,那你的“身份”恐怕就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到時候等待他的,恐怕就不是“再議其他”,而是樊噲那柄常年斬狗的屠刀,以及一聲冰冷的“拖出去”了。
林檎心想火候終于到了,于是臉上那副為難的神色漸漸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淺笑。
那笑容中帶著幾分回憶往事的悠然,以及一種“原來你問的是這個”的輕松與自持。
“蕭縣丞所問,確是一樁舊聞秘辛,”
林檎刻意放緩了語速,將每一個字都說得清晰而沉穩,與方才的慌亂完全不是一個態度
“竊符救趙之事流傳雖廣,但其中曲折,知其所以然者卻不多。
在下并非想不起來,只是方才在回憶當年家祖與門中長輩談及此事時,他們所引述的版本略有差異。
因此需仔細分辨究竟哪一段說法更為貼切,更為詳盡,以免在眾人眼前有所疏漏,貽笑大方?!?
此言一出,不僅是蕭何,連主位上的劉邦眼中也閃過一絲訝異。
眼前青年的說辭滴水不漏,既解釋了之前的遲疑,又暗示了其家學淵源之深厚,就連談論古事都要考究版本差異。
這番姿態的轉變,以及言語間的從容,讓在場眾人都微微一怔。
那些原本帶著懷疑甚至輕視目光的沛縣漢子們,此刻也不由得重新審視起這個年輕人。
蕭何眼神中的失望悄然隱去,他微微頷首,做了個“請”的手勢:
“哦?如此說來,吾等倒要聽之其詳,林公子家學淵源,想必對此事有獨到之見解。”
主位上的劉邦也饒有興致地向前傾了傾身子,目光炯炯地看著林檎,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他本就對信陵君推崇備至,此刻聽聞有關于信陵君的“秘辛”。
而且還是由一位自稱魏國世家子弟的人講述,自然是興味盎然。
林檎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帶著恰到好處的自信。
他的目光從蕭何臉上掃過,又看了一眼主位上的劉邦,最后不著痕跡地瞥了一眼角落的樊噲,清了清嗓子,朗聲道:
“世人皆知信陵君竊符救趙,乃是侯嬴先生獻策,朱亥壯士椎殺晉鄙。
方使公子魏無忌得以執掌魏國大軍揮師北上,解邯鄲之圍威震天下。
此二人一文一武,一智一勇,皆為信陵君成就大功之左膀右臂,其功績彪炳史冊,毋庸置疑。”
“然則,”林檎話鋒一轉,聲音低沉了下來:
“蕭縣丞所問竊符之舉,若僅憑侯嬴先生之謀、朱亥壯士之勇,我看恐怕亦是難如登天。
畢竟,那兵符乃國之重器,藏于王宮深處,戒備森嚴,豈是尋常人能夠輕易接觸到的?
諸位請想,若非侯嬴深知公子有赴死之心,又豈會輕易獻出此等九死一生之計?
而此計之關鍵,便在于信陵君尚有關鍵之人襄助,而且此人,正是宮中之內應!”
林檎這番開場白,先是肯定了侯嬴和朱亥的功績,以示對公認史實的尊重。
隨即又巧妙地引出侯嬴獻策的背景,再點出竊符的關鍵在于內應。
故事層層遞進,成功地吊起了所有人的胃口。
無論什么時代,牽涉宮闈秘聞、內應反戈的故事,總是最能引人入勝。
眾人聽他語氣轉變如此熟稔,言辭如此流暢,皆是暗暗稱奇。
畢竟前腳被捆的結結實實準備拉出去砍頭,后腳就能把一個故事講得引人入勝,其膽識定是世間罕有!
因此原先那些懷疑的目光,也漸漸被好奇與一絲敬佩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