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第二豪宅
- 一江兩岸3北上
- 遠古獸王
- 4818字
- 2025-07-06 15:27:09
2010年上海世博會。
暑假結束后,我回家了。
第二年,新房建設的許可證到手了。
2011年,父親不再外出打工,為新家而奮戰一年。
2011年上半年,我是初二下學期,期中考前后。新房開始建設了,按照規矩,需要拆除舊屋。
那一周,我去學校上學,周五回來時候,舊屋已經拆除了,好心痛啊。
第一豪宅化為虛無了,只在樓梯間留下了一道門,隔斷時空長河,將我過去十四年的時光隔斷在了過去,唉,可惜了。他日若有機會,我要復原舊屋,讓第一豪宅重現天下!!!
舊屋拆除后,父親在村東租了兩間平房。外間就餐,內間居住。不過空間有限,我只能睡在爺爺這邊了,也就是之前給姑姑預留的那張床。
新房所在區域,就是屬于我名下的田。記得我剛上小學的時候,周末的時候,還過來種了兩年水稻,之后隨著村落道路擴建,部分村民的房屋就被搬到了這里,而父親正好抓住機會,申報建設新房。
碎石一車又一車,將良田封閉,之后那些搬遷的村民,開始造房了,只剩下中間五戶了。
在這部分區域,審批了兩排房屋,從道路到堤壩,尺寸正好。
我的區域主要在道路這一邊。
前面多余的田地就轉移給了前面的鄰居了。
分地結束后,前面三戶,后面兩戶,我在后面,靠近道路。
鄰居是四天王中的世超,新房建造完成后,我們考到了同一所高中(見《一江兩岸》整部小說)。多年后,世超結婚,妻子是五戶當中的曉飛,前后鄰居,如此緣分,我還去當伴郎了。
將土地分配之后,五戶家庭便開始造房了。
父親是一位從事涂飾作業的,新房結構部分不專業,于是請姑父和大伯幫忙。
姑父是一名泥工,大伯是一名木工。
村委劃定區域后,開始造房了。
先買磚……
相關材料和機械陸續進場了。
父親在造房前期,一直和姑父聯系,把結構布局確定下來。
2010年,智能手機已經開始普及了,但進度比較慢。
我名下的區域較大,于是房屋批文上是三開間、三層!!!
按照開間數量計算,我的第一豪宅只有兩間半,廚房只能算半個。而第二豪宅是九間,算上屋面下的空間,使用區域面積大大增加了。
里程碑的跨越!!!
當時的我,還沒有進入建筑專業學習,對于造房一事,當然是一竅不通的。
從未來已經成為建筑大師的我,回轉過去,回放第二豪宅的施工過程,一切都是如此簡單了。
原有的碎石經過多年沉淀,已經非常穩重了。
為了解決沉降問題,需要開挖一米的深度,做好基礎。
姑父作為總負責人,早早將挖掘機叫了過來,開挖一米深度,長寬各自15米。當時鄰居世超家的進度比我家快一些,已經到了一層了。
原先的農田水位還是存在的,我們這一排住房共計十戶,再向東,保留了農田區域。
姑父在西南角落,挖了一個大坑,用于抽水。
這一天,爺爺也過來幫忙了。
當時小叔家也在蓋房,小叔家在村中,離舊屋不遠的地方,蓋新房。進度比我家快一些,主要是不做地下基礎,不開挖,直接做基礎,就向上建設了。
挖掘機完成開挖后,在土層上,姑父依據村委劃定的區域,做好邊線位置后,讓挖機鋪填碎石,之后澆筑墊層,在墊層上放線,確定房屋的外向框架。
之后開始進鋼筋,開始做獨立基礎,彼此之間做基礎梁,連接起來。
大伯過來干活,支模板圍住鋼筋。
之后澆筑混凝土。
自拌混凝土,材料部分歸爺爺管理,還有一位堂爺爺幫忙。
澆筑完成基礎后幾天。
大伯過來拆模,經過養護后,在基礎梁上開始砌墻,完成后,土方回填,內外都需要,當然為了安全,挖掘機不進入房屋內部,在外圍夯實碎石。
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淀。
開始造一層了。
一層一圈外墻,在南側中間留置一個大門,南側西邊設置一個窗戶,北側西邊設置卷簾門,用于轎車進出,北側中間和東側各設置一個窗戶,東側中間設置一個窗戶,留作衛生間使用。中間區域設置兩個獨立柱,其余區域全都空著,暫時先空著,之后再做打算。
南側區域預留連廊,墻體向南側延伸,中間區域設置兩個柱子。
如此一來,二層連廊外挑就有了受力區域。
不設置一層通往二層的室內樓梯,節省空間。
樓梯設置在東側,兩條樓梯到達二層中間連廊區域。
如此一來,樓梯下方就形成了一個空間,成為了雜物間了。
二層南側連廊外挑只有中間區域和西側區域,東側區域就是樓梯了。
進入二層,中間南側自然是大門了。二層中間區域留作活動區域,不設置具體使用空間,北側就是樓梯,兩條樓梯,進入三層,為了使得空間更大一些,樓梯部分突出北側墻體約半米,而對應二層區域直接將樓板外挑,僅僅只是樓梯這部分,如此一來,樓梯的第一個休息平臺下方,又多出來了一個雜物間了。二層東側區域,是廚房和餐廳,廚房位于北側區域,之后在中間位置做木柜,一分為二,劃分了一個小餐廳,自家人日常就餐足夠了,若是有客人前來,就到大餐廳就餐,平常時候打餐廳空閑,放置一些酒水食物等。餐廳和中間區域,木柜隔斷,可以放置酒水等雜物。二層西側區域,分為三大部分,北側是餐具間,把冰箱放置在了這個空間,還有之前的舊桌、舊櫥柜。中間區域是衛生間,剩余區域就是客廳了。依據尺寸數據,二層占地面積為110平方,但當時在市區買房,要是實際使用面積超過110平方的話,都是大豪宅了,一般老百姓根本買不起的,可見大家伙都買小戶型的。而市區一層就把所有功能區都包括了,但鄉村民居的二層,不過只是吃飯,休閑罷了。
可見鄉村民居發展的意義之大啊。
隨著家家戶戶開始買車,村村通公路,住在鄉村成為了優選。
從樓梯到達三層。
三層中間區域,暫時無用。東西兩邊對稱,北側書房,中間衛生間,南側臥室,三間陽臺相連。我一開始住在西側區域的北側,一個房間里,放下床和書桌,空間還有剩余。可惜衛生間空間太小了,不夠用,五個平方,要設置淋浴區、洗漱臺、馬桶,空間非常擁擠啊。可見鄉村民居的布局還需要改善,明明有空閑空間,卻不加以利用,將衛生間設置成如此擁擠,唉,悲哀啊。
思維上要有所突破,確實是一件難事啊。
而鄉村民居的壽命一般是25年以上,也就是一代人的青春歲月。
故此,第一豪宅和第二豪宅,在空間布局下有嚴重的問題,這或許就是大家伙說的代溝吧。
三層向上,到了四層。
四層中間區域,之后成為了晾衣區。一開始我們三睡在閣樓上,父母住在西側,我住在東側。幾年后,三層房間裝修完成,我們才搬下來的,父親房間里的舊床不拿下來了,放置在閣樓,可以放些衣物。其余閣樓空間都放置了一些雜物。閣樓陽臺中間放置了太陽能,兩邊空閑。沒有什么事情,可以來閣樓陽臺眺望遠景,江山多美啊。
我就讀高中開始,家中二層三層慢慢地裝修了。
父親的小作坊就放置在了一層,剛好夠用。
事情緣起于住房的外墻施工,當時都做真石漆,父親看到后,就有了主意,開始創業做生意了。
五年后,我大二結束,開始前往上海工作了。
父親的作坊也搬離了家中一層,前往鎮上的工業區了,租了幾間平房,繼續做生意。
我們這區域,大家伙很早就造好房屋了,但院落圍墻卻遲遲不能施工。
直到2017年的鄉村振興戰略啟動,我們這部分區域的二十戶民居,道路才開始施工,記得當時爺爺還在干活,賺些錢。
2018年,道路施工完成了。在最東側,有一條縱向的道路,連通兩排住戶,橫向道路前后各一條,道路完工后,前后住戶的優勢就看出來了,前面的住戶他們沒有后院,而靠近馬路邊的住戶有后院。家家戶戶有了車之后,后排住戶回村時候,從馬路直接轉彎,就到家門口了,多么方便啊。
由于一排住戶太多,就保留東側一條縱向道路,顯然不能滿足出行需求,于是村委布局了第二條縱向道路,原先在中間位置,留有一條小路,不過這條小路周邊幾戶有所矛盾,顯然此路只能走人了,不能通車。故此村委將道路向西側轉移了過來,就在我家房子西側,而這時候想要把路修的筆直也不行,我家前面那戶并不與我家平行,因為我家所在的東邊第一戶只造了兩開間,故此一路推過來,我家就少了三米三左右,故此道路只能傾斜于橫向道路,當道路建設完成之后,我家西側區域,多了一個三角區域,長度二十米,底邊尺寸大約五米,這部分區域屬于我家前面那戶人家的,之后為了規劃方便,我家就把這塊地買了下來。院落空間增加了。這部分區域共計三十戶人家,其余二十九家的院落都是矩形,房屋兩邊各自一米寬度,只有我家在西側有這么一個大三角區域,東側只有半米,與鄰居世超家公用了。2019年,鄉村道路整修,我家就在馬路邊,政府修建馬路的時候,修完馬路兩側水溝之后,又修建了幾個花壇,馬路邊距離每戶人家的尺寸為五米,依據規定,其實花壇區域不屬于個人,屬于國家,但管理屬于百姓的。每戶人家寬度剛好就是房屋的寬度,花壇修建了兩個,占據三分之二,另外三分之一就是停車的區域。政府做事果然是面面俱到啊。位于北側區域的十五戶人家,在后院都沒有整修,只有父親心血來潮,整修了后院。
北側院落的圍墻砌筑起來,與馬路幾戶平行,距離五米。圍墻外的西側其余,剛好是一個梯形花壇,種植了兩棵樹,之后父親買了一些花草,種植在了兩棵樹下面,并在外圍砌筑的石頭上,平鋪了大理石板,美觀。與房屋寬度的區域,剛好十二米,靠近東側區域,和鄰居世超家接軌區域,就是另外一個花壇了,中間區域六米,正好可以停放兩輛車,完美。
這是2020年的事。
我在湖州的第五項目。職業生涯第一次巔峰境界。而父親正好把家中院落修整。
前后圍墻砌筑起來,高度兩米。為了宣傳父親的企業,在圍墻內,父親噴涂了多彩漆,后院是仿石漆,部分墻面鋪貼小石塊磚,圍墻外面噴涂多彩漆,并用泡沫線條做了造型。
大門定位時候,我還在家,一同和師傅定門方位。
在房屋西側區域,向東推移一米,并形成傾斜角度與中間大道。
位置確定后,兩個門墩也就可以施工了,按照規矩,需要向內推進半米左右,并與道路形成坡度。
院落內圍空間形成,面對如此不規則又面積充足的院落,父親又動起了不一樣的想法。
在院落東南角,設置了一座假山,假山下一個小池塘做成一個扇形,假山旁邊種了兩棵樹,一棵是羅漢松,一棵是紅花接木。在樓梯口旁邊劃定一個三角區域,種植了一棵羅漢松,并在此加蓋玻璃房,將雜物間面積擴大一些。原有平行院落的混凝土地面全部鑿除,鋪貼地面磚。房屋西側那塊買來的土地,分為幾大功能區,連貫起來卻又有所區別,馬路邊外側種植了兩棵樹,圍墻圍起來之后,在院落北側區域,砌筑了一個圓形花壇,高起于地面70公分,種植了一棵大桂花樹,墻邊放置了一個洗漱盆,用于日常生活用水獲取之地。與房屋北側墻體連接起來砌筑,并和外圍墻連接起來,靠近房屋一層,留有一道小門,平常出行從小門進出即可。房屋凈深11米,北側區域做了一間小屋,玻璃鋼屋面,成為了雜物間,媽媽的電動車正好停放在這里。中間區域預留土地,之后成為了家中菜園了,中間高坎分離為四大區域,可以分批種植蔬菜,用于自家三人食用。南側區域預留,鋪貼了地面磚,在此放置了幾個花盆。房屋平行段結束。與前院齊平區域,分為兩大部分,靠近北側區域,高起并鋪貼地面磚,放置了一張石桌,配上四張石凳,之前說著做一個涼亭,與前院區域連接處做一個斜坡,用鵝卵石鋪貼,兩側放置了兩個大花盆,種植銅錢草。妙哉、妙哉。靠近院落西南角,種植了三棵樹,中間地面磚鋪貼并形成間隔,再次分為兩個區域,南側一顆紅花接木,角落里一棵矮灌木。北側一東一西兩棵樹,東側一棵羅漢松,西側一棵金桔樹,金桔樹旁邊一棵矮灌木。父親在院落四周布設了幾盞燈,高低錯開,極為絢麗。并在院落四周設置水溝,流向外側道路大水溝。在北側院落的東側區域,除開車位進出空間之外,其余區域被父親當做了倉庫,為了防止暴曬和雨水,父親買了一個大棚。
2021年
家中一層裝修。東側區域,北側成為了父親的辦公室,中間是衛生間,南側用作娛樂室。中間區域是走道,在中間北側區域,成為了父親的倉庫間。西側區域,北側保留停車區域,南側放置茶幾,招待客人,中間隔斷做了木柜,放置一些企業的作品和成就等。
之后幾年,將二層三層空間布局微微改動。三層中間區域木柜隔斷,木柜放置衣物,空間成為了書房和運動室。二層樓梯口封閉,客廳安裝立式空調,完成封閉。
并進行了墻面翻新,內外墻都一樣。
從2011年開始造房,到2025年裝修完成。前前后后花了十五年的時間,總算把第二豪宅的事情處理好了。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如此鄉村豪宅,同齡女性根本不入眼,不知怎么了。
在90后和00后的婚姻觀里,外表似乎代表了一切,如果真是如此,那太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