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欲速則不達
- 影響中國學生的經典成語故事之八
- 鄭成剛編著
- 234字
- 2015-03-31 16:07:33
【釋義】事物發展都有一定的規律,只有依照規律行事才能達到目的;違背規律,一味求快,事情則會向相反方向發展。
【出處】春秋·孔丘弟子《論語·子路》。
春秋時衛國的子夏,是孔子很得意的一個學生。子夏當上了莒父縣令。他向老師孔子請教,如何處理好縣政事務。孔子回答說:“不要圖快,不要只顧小利。圖快,反而不能達到目的;只顧小利,就辦不成大事。”
《論語·子路》中的原文是:“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成語“欲速則不達”就是根據孔子的這句話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