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盛氣凌人
- 影響中國學生的經典成語故事之八
- 鄭成剛編著
- 701字
- 2015-03-31 16:07:34
【釋義】盛氣:驕橫的氣焰;凌:欺侮,侵犯。形容在別人面前表現出自高自大,氣勢逼人的樣子。
【出處】漢·劉向《戰國策·趙策》。
戰國時代,趙國剛由趙太后執政,秦國就攻打趙國。趙國向齊國求援,齊國提出要趙太后的兒子長安君做人質,才肯出兵。太后不肯,任憑大臣們如何勸諫,太后始終不答應。最后她對左右的人說:“今后若再有人來勸我,我定要吐他一臉口水。”
趙國的老臣觸來見太后。太后想,這一定又是個來勸我的家伙,心中厭惡,臉上露出怒氣,一副不可一世的架勢,想拿他來發泄心中的怨恨。但觸進來后,先是表示因年老體衰,未能多來看望太后而深感歉意,而后又拉起了家常,太后以為他是來看望自己的,情緒也緩和了不少。
觸見此光景,便向太后說出了一件心事。他請求太后把他自己十五歲的小兒子舒棋安排在王宮衛隊,因為他喜歡舒棋,怎奈自己老了,此事就托請太后照顧。
太后見這位老臣為小兒子的事如此懇切,便問道:
“你們男人家也喜歡自己的小兒子嗎?”
“比女人更喜歡。”觸回答。
“女人們對小兒子才更喜歡呢!”趙太后不禁笑出聲來。
“我覺得你更喜歡女兒。你對長安君的喜歡比不上你對你女兒燕后的喜歡。”觸趁機說道。
“不,你弄錯了,我更喜歡我小兒子長安君。”太后坦然地說。
觸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便轉入正題,對趙太后說:“你喜歡女兒,所以她出嫁到了燕國。你祈禱上天,希望她不要回來,指望她生個兒子繼承王位,你這是為她的長遠利益考慮。但對長安君,盡管你賜給他許多金銀,但你卻不讓他去替國家建立功勞,將來怎么會有做君王的威望呢?你沒有替長安君做長遠打算,所以說,你喜歡長安君比不上喜歡燕后。”
趙太后聽了這番話,自知理虧,便同意了大臣們的意見,讓長安君去齊國做人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