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沉吟品味了幾秒鐘之后,繼續追問朱桓更多的細節:
“地球如此之大,每日又要運行一周,那地球之上的我們,為何不會被甩出去?”
朱桓隨口舉了個例子:
“人騎在馬背上的時候,只有馬突然奔出去或者突然停止,才會把人甩出去。
“馬平穩奔馳之時不會把人甩出去。
“兩匹馬只要速度相同,馬上的人能在飛馳之中傳遞東西。
“兩匹馬上的人相對不動。
“地球自轉速度雖然極快,但人自從出現之時便跟著地球一樣飛馳了。
“再加上巨大的引力,除非地球突然停轉,否則人不會被甩出去。”
朱元璋接受了這個解釋:
“那日食、月食又是如何形成的?”
朱桓提筆給朱元璋畫了一份月食和日食的簡單示意圖:
“太陽系的光都來自太陽,月亮本身不會發光,但會和鏡子一樣反射太陽光。
“當太陽、地球、月亮連成一條支線的時候,月亮在地球的背后,接收不到太陽光,也就變成黑色的了,這就是月食。
“若是月亮擋在地球前面,地球接受不到太陽光了,直接看不到太陽了,這便是日食。
“地球、月球、太陽都是球形,才能形成月食和日食時的景象。
“無論什么時候發生月食、日食,都會有月牙到完整再到月牙的過程。”
朱元璋很快就看懂了這個示意圖,也理解了其中的邏輯:
“這個以太陽為中心的虛空之說,天地日月星辰之間的關系確實簡潔到了極致。
“地月五星均自然圓周運行,便能形成逆行和日月食等諸般天象。
“那天上的其他星辰呢?比如說固定不動的北極星呢,也是環繞太陽的星球嗎?
“還有那銀河……又是什么?有合理的解釋嗎?”
朱元璋對朱桓說的這些內容,雖然覺得自己應該相信,但還是本能的將其當做一種假說。
類似于蓋天說、渾天說、宣夜說等等。
朱元璋對北極星和銀河的好奇之心,讓朱桓稍微遲疑了那么一瞬間。
朱桓有點擔心這些信息給他的沖擊力過大。
剛才自己還說是他是大明的太陽呢,但是現在太陽可不止一個怎么辦?
朱元璋也發現了:
“孩兒為何遲疑?這些有什么不宜出口之事嗎?”
朱桓心情復雜的回答:
“孩兒說起來當然沒問題,只是怕其他星辰的事情,讓父親難以接受。”
朱元璋滿不在乎的擺手說:
“你說大地是個球,有人住在咱們腳底下,我都已經相信了。
“你還知道什么,直接說出來便是。”
朱桓輕輕點頭,便決定實話實說,實話實說最為省心,不用故意編造什么東西。
就算后面他再讓自己重復,自己也只會重復一樣的內容。
這些內容還能塑造朱元璋的世界觀:
“太陽周圍,除了金木水火土地之外,還有兩顆比較大的星球。
“這兩顆星球在土星軌道外圍,距離太陽與地球都非常遙遠,在地球上不容易觀測到,目前尚未還被任何人發現。
“除此之外便都是一些小星球了,最大的也就略大于月球的規模。
“有的在遙遠的軌道圍繞太陽旋轉,有的像月亮一樣圍繞其他的大型星辰旋轉。
“至于北極星,以及其他的明亮星辰,則基本都是更加遙遠的太陽。
“銀河,就是數千萬萬個太陽,如一團水花一樣互相旋轉,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漩渦。
“我們的太陽也在銀河之中,所以只能看到它縱貫天空,而看不到全景。”
朱元璋聽到前半截,還對那兩個未被發現的星辰感到好奇。
但是聽到后半截就忍不住直接瞪眼了:
“你說什么?那些星星全都是太陽!銀河也全是太陽!
“數千萬萬個太陽!這怎么可能!”
朱桓繼續說:
“后世觀測到的宇宙情形就是這樣。
“在所有星球之外,是無邊無際的虛空,虛空之中有無數個太陽。
“不過太陽之間的距離異乎尋常的遙遠。
“我們的太陽發出的光芒,要在虛空之中跑四年之久,才能抵達最近的太陽。
“那些較為遙遠的太陽,可能需要跑數萬年,甚至萬萬年。
“而光跑一年的距離,被稱為光年。
“我們的太陽所在的銀河漩渦,其直徑大約是八到九萬光年。
“哦對了,天空的其他星辰,不一定是單個太陽,也可能是更加遙遠的銀河漩渦。
“北極星的位置,幾乎正對地球的自轉中心軸,所以在地球上看起來位置幾乎不變。
“其他星辰的位置變化,基本都是地球自轉和公轉導致的視覺效果。
朱元璋愣神了好一會兒,然后頗為好奇又懷疑的追問:
“其他的太陽周圍也有地球和五星嗎?
“關鍵是有人嗎?那水星、金星、火星上,有沒有其他的人?”
朱桓直接說:
“整個太陽系,只有地球上有活物,其他全都是一片死寂。
“距離太陽越近越熱,越遠就越冷,只有地球距離合適,正好有水,才有生物。
“金星表面的熱,比滾燙的開水還要熱好幾倍,能把人直接煮熟。
“火星上最熱的地方,都比漠北還要寒冷很多。
“更遠的星球就更不用說了,要么是火焰煉獄,要么是干冷冰窟。
“至于太陽系之外的地方,由于距離實在太過遙遠了,根本沒有人能夠知曉詳情。
“光都要走好幾年,人根本去不了。
“人就像北海邊的螞蟻,就算是知道南海對面有個爪哇島,也根本沒有辦法前往。”
朱元璋靠在椅子上沉思了許久:
“太陽之外……其他的太陽與銀河的事情,都不要告訴其他任何人。
“不要稱之為太陽,仍用星辰之名稱呼,也不要說詳細內容。
“只有地球與五星環繞的太陽,才仍然稱之為太陽。
“人本來就去不了那些地方,官員百姓知道也沒有益處,反而可能會有害處。
“說不定便會有人以遙遠的太陽為號召來謀逆。”
朱桓立刻想起來,現代都有人用遙遠的天狼星搞邪教,宣稱死了可以前往天狼星。
以這個時代普通人甚至文人的迷信程度,那就更容易借助天文搞事了。
太陽系之外的信息,對當前的社會發展,幾乎沒有任何益處,反而可能惹出麻煩。
現在確實沒有必要說出來,暫時只研究太陽系內的情況就行了。
等民智漸開的時代,再研究這些更加合適。
于是朱桓直接答應了下來:
“孩兒謹遵父王命令,以后太陽只用來稱呼地球的太陽。
“其實,后世有人用各種設備,觀測到了這些虛空的景象之后,也不用太陽來稱呼北極星等星辰。
“而是將它們稱為恒星,圍繞它們運行的稱為行星,圍繞行星的則稱為衛星。
“孩兒之前只是為了方便父親理解,才用太陽代指這些星辰。”
朱元璋輕輕頷首說:
“果然如此,這套稱呼可以,以后也如此稱呼便是。
“在孩兒今天所說的這些事情之中,太陽和太陽的行星及衛星等事情,還是有些用處的。
“孩兒知道每年、每月、每日的準確時長,冬至、夏至的具體時間嗎?
“能直接撰寫出盡可能準確的新歷法嗎?”
朱桓想了想說:
“孩兒能看到,也記得比現在核算結果更加準確的平均數據。
“但是年月日和冬夏至的實時數據不是完全穩定的,會在一定的范圍之內上下波動。
“再考慮歲差和進動,當時間拉長到幾百年之后,實時數據的變化會比較大,不能直接照搬。
“后世核算出來的準確平均數據,只能給我們當參考和驗證數據用。
“如果不考慮當前數據,單純以平均數據為準,擬定面向民間的歷法,我可以直接寫。
“若要考試實際情況,用于精確驗證的話,那就只能用作理論參考數據,讓天文相關的官重新觀測計算。
“就像郎中們做藥物,工匠們做織機一樣。
“孩兒可以告訴他們正確的方向,具體如何實現還要靠他們自己。”
朱元璋輕輕頷首表示認可:
“我明白了,那等孩兒把水力織布機的事情做完,便去找劉基。
“我讓劉基當太史,配合你你帶著天文生們擬定新的歷法,作為我們大明開國所用的正式歷法。
“就按照你說得那樣,面向百姓的公開的歷書,按照你所知道的準確平均數據來擬定。
“用于天文核算驗證用的歷書,以你的數據為參考。”
朱桓聽到這命令就感覺有點怪,這是讓自己要去指揮劉伯溫編制歷法?
歷史上的大明朝所用的第一套歷法確實是劉伯溫編撰的。
朱桓愣神了幾秒鐘之后便答應了下來:
“孩兒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