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結婚老風俗(3)

蓋頭從新娘離開閨房的時候蒙上,一直到男方洞房里才由新郎用秤桿挑去或揭去。考其淵源,大致可知它殘留有古代婚俗的遺跡,或是受到了民間信仰的影響。上古婚禮在傍晚舉行,且有搶婚的習俗,蓋頭或許就是搶來新娘后用以蒙面的。此外,有些地區姑娘出嫁,往往要涂灰抹黑,打扮得奇丑無比,以防路上被邪祟擄去,蓋頭或許就是這樣蒙上的。

除衣飾之外,被褥鋪設也很有講究,主題多選喜慶吉祥的龍鳳雙喜、鴛鴦等,色調則多取紅色。

婚典時,對禮儀人員有特別的要求。舊時北京的娶親太太必須是“全福人”,即上有丈夫,下有孫男孫女,屬相又不能和新郎、新婦相克。此外的禁忌也比較多,比如孕婦不能參與婚典活動等。

人際關系在鬧洞房這一儀俗上表現得也十分突出。俗語說:“新婚三日無大小”,就是說,新婚未過三天,都可以找新娘子逗笑、戲耍。在這時候,姐夫與小舅子、小姨子之間,長嫂與小叔子、小姑子之間,這種關系更為隨便,可以嬉笑逗罵,不能變臉、惱怒。在這個特殊的日子以后,人際關系以及婚嫁雙方的生活又正常起來。

在談到婚典的俗信、人際關系時,不能不提及貫穿整個婚禮的媒人。媒人大約在專偶婚制產生以后即產生了,《詩經》中即多次提到“媒”。媒人專司婚嫁雙方的聯絡、協商事宜。媒人在歷史上有過許多別稱,如月老、紅娘、冰人等。由于媒人形成了一種專門的職業,宋代時開始產生媒人的行會組織,宋熙寧年間(公元1068~1077年),僅官媒就有數十。元代官媒更受國家重視,給予生活上的照顧。

媒人在歷史上的地位具有極明顯的雙重性。一方面受社會重視,我國自古就有非媒不行嫁娶的禮教規條。《禮記·坊記》云:“男女無媒不交,元幣不相見”;《禮記·典禮》云:

“男子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幣不相交親”。在整個婚禮過程中,媒人幾乎都是唱主角兒的,婚典時還受到格外的優待:“當親迎之日,為媒介者,峨其冠,華其服,高視闊步,大有惟我獨尊之慨”。另一方面,媒人是包辦婚姻的一個環節,且有為謀財而害人者,故而又受到人們的鄙棄。

回娘家

回娘家,必須是男女雙方一起去,故又叫“雙人返”。通常說的“做客”,是指婚后第一次回娘家,時間最早是在婚后的第三天,但最遲不得超過四個月或六個月,普通的都是兩個月左右。

這時新郎必須帶著禮品,通常是拿果子、禮餅或外粘砂糖和芝麻的糯米餅。回來時女家的答禮,是讓女兒帶回“米糕”(用糯米飯加砂糖上面插美人蕉花)和“桃”(桃形的面餅)到婆家。

就新娘的娘家來說,由于這是第一次招待新婚女婿,所以要把女婿介紹給全體族人見面,并且寒暄致意,隨后開設酒筵款待。

在新郎到達岳父家的當天,要分別贈送岳祖父母、岳父母、舅子、姨妹、與侄輩等人以紅包,錢數的多少隨每人身份的不同而不同。

新娘回娘家“做客”,距離不太遠的,都是上午出發,趕到娘家吃午飯,盡量在當天晚上回到婆家,這是因為民間有句迷信話:“暗暗摸生查哺(天黑回來,比較有生男的希望)。”不過也有的新娘在娘家一連住上幾天,回來時是由新郎的弟弟或妹妹接回去。新娘在回婆家時,還要帶著“領路雞”,此外還必須贈送一些娘家的土產,其中包括根葉齊全的“甘蔗”兩根和橘子、香蕉、果子等等。

新娘從娘家帶回的“領路雞”必須是一公一母兩只小雛雞,頂多也只能拿兩三個月大的半大雞,到婆家以后絕對不能殺了吃,要好好飼養長大,生蛋以后要繼續用來繁殖。甘蔗固然可以吃,但是必須留下一部分栽種,以便繼續繁殖,象征以后子孫代代相傳。

賀婚喜幛

在民間諸多禮儀中,送禮幛是一種古老而常用的形式。幛是由匾派生而來的,把匾上的題詞移到布或綢上即成為幛,賀婚喜幛就是其中的一種。喜幛可以橫寫,也可以豎寫。豎寫的喜幛稱賀在右上,落款在左下,當中為幛語,祝賀的年、月、日則豎寫在落款左邊。

賀幛用語都是用來慶賀、頌揚、褒獎之喜事,幛語用字簡短,有一個字的,如結婚用的“喜”字,但通常用四個字,如賀婚用的“百年好合”、“佳侶天成”等。應該注意的是,幛語多為送禮用的辭句,含有吉利、祝福的意思,因此,所選幛語以妥帖為宜,絕不可用貶謫的辭句。

賀新婚喜幛常用語

心心相印皆大歡喜昌宜五世美滿姻緣鴻安相莊

吉慶吉祥志同道合詩詠好逑鴛鴦比翼琴耽瑟好

唱隨偕老昌符鳳卜鐘鼓樂之笙馨同音新事新辦

鳳凰齊飛海燕雙棲琴瑟友之樂賦唱隨花開并蒂

天作之合偕老百年喜成連理百輛盈門雞鳴戒旦

鳳翥龍翔琴瑟在御玉樹瓊枝如鼓琴瑟佳侶天成

三星在戶詩詠關雎鶯歌燕舞情真意切螽期衍慶

五世其昌宜爾室家乾坤定奏喜氣生輝永結同心

才子佳人珠聯璧合情深似海燕爾新婚有情眷屬

天緣巧合福祿鴛鴦百年佳偶君子好逑帶結同心

文定厥祥龍騰鳳翔歡溢高堂和睦家庭神仙眷屬

天賜良緣百年好合連理交枝相敬如賓家庭幸福

花好月圓詩題紅葉愛河永浴駕鳳和鳴關雎志喜

幸福美滿

賀續弦喜幛常用語

朱弦欣續其新孔嘉寶鏡重圓

琴瑟重調畫屏再展駕膠新續

賀嫁女喜幛常用語

花開連理蘋藻權輿宜其家人宜其家室繡閣春開

帶結同心桃之及時桃的凝祥祥征鳳律百年琴瑟

之子于歸于歸葉吉鳳律歸昌百輛御之詩詠于歸

跨鳳乘龍票梅迨吉情深永篤妙選東床天作之合

賀婚詩詞

賀新婚詩詞

白首齊盾樂倩兮

明歲麟兒應兆夢

郎卻斯文德自妍

合歡恰喜聯雙璧

佳偶全憑一線牽

春回翠幌薊門秋

鹿馭不慚才自贍

秋高月下并蒂蓮

百和香勻半臂鉤

云錦層層五彩鮮

鳳占葉吉鳳城頭

共伉儷福定無涯

綺緣本是三生訂

吹徹紫簫燕市月

偕老真堪賦六加

春暖花間交頸鳥

五銑錢串同心結

鵬程共振愿何奢

羅幃帳里同心結

今夜熊羆應入夢

合與神州作蔚霞

鳳卜原知足起家

妾身系念立郎前

仙子凌云忽下樓

歡顏兩頰筆迎風

夜雨三春形影從

筑新家風本俊賢

福衍斯慶逐一螽

明城受業成厚福

雙星輝映梨江月

羞花閉月貌容同

駕鳳和鳴賡美曲

梁孟才追山海誓

雅氣清香透閣東

花好月圓梁上燕

鴛鴦譜訂成佳偶

婉艷爭傳舊姓西

家聲中疊也稱賢

比肩佐讀竟全功

習武修文才學備

門盈百輛笙歌合

紅袖添香堪佐讀

新婚恩愛何為樂

玉燕預開男子兆

琴瑟和鳴鴛鴦配

關雎詩詠樂陶然

禹錫鳳徽遠近傳

筵開吉席醉瓊觴

海東此日鴛盟在

萬縷柔情兩志堅

森森待看玉欄稠

正是時來暖日紅

仙居應接若耶溪

合巹報喜有金雞

幸臨侶喜游雙烏

此際清波催渡鵲

赤繩系腳良緣定

錦帳香濃情繾綣

洞房春暖意纏綿

印證同心臨綺閣

雀屏中目郎才俊

鴻案齊眉女貌妍

吹簫恰喜追蕭史

琴瑟和鳴家美滿

百年偕老永團圓

詩詠關雎今夕祝

來宵斜月警聞雞

雙璧聯輝夸美眷

知仁處世卓義風

綿綿瓜瓞步云梯

玉溪世代書香遠

詩題湯餅約明年

門臨雙喜樂何如

華國樓頭鸞鳳翔

華堂花燭燦瓊筵

哲嗣喬遷卜吉廬

影傳笑吻粲蘭房

兩姓情深燕壘仙

婀娜聲名達有余

三生石上契情長

伉儷榮諧到百年

千年燕翼慶安居

舉案堪欣媲孟光

才俊嬌比璧珠聯

賀春月新婚合巹

逢春月芳菲斗麗

華鸞生鎖竹葉風

管合嬌花

天上雙星并人間兩玉夸

輕寒融繡幕從此頌宜家

賀夏月新婚

自從香媛透簾煙待得薰風拂翠鋼

道韞新詞傳柳絮晉秦密意報榴箋

紅潮鏡底初生暈彩騰釵頭欲渡蟬

浴罷蘭湯雙影共月明高閣映嬋娟

賀秋月新婚

四時秋獨好今夕更何如

明月銀河渡燈花繡閣舒

藍田種璧夜京兆畫眉初

人鑒輝雙玉相將挽鹿車

賀冬月新婚

蠟炬迎鸞鳳笙歌夾路看

錦幃渾似畫繡幕不知寒

寶瑟彈連理金樽號合歡

朝來描翠黛喜色上眉端

賀續弦詩詞

韻隨玉柱繞朱弦款款艷情傳韻事奏晉良緣夙締成

泉石風流矧可傳譜成一闋同心曲洞房花燭夜光明

雙輝華灼映紅氈盆鼓莊歌憶舊情花前月下結同心

曲奏新詞循舊譜李陳佳偶天聯配爭羨蒼松斗雪侵

相看紅袖添香趣詞譜鳳臺春正暖雙雙麗影締良緣

巨港灣深堪泛艇似宜重寫登科記彈出七音得意弦

閨幃肅穆誠堪贊巹酒交杯春色艷詩人興好適行吟

此日同心歌窈窕騷壇喜慶弦音續酒滿金樽細細斟

鸞鳳和鳴亦夙緣重斟巹酒樂如仙新郎不愧一書生

從茲一體詠貞堅轉軫新絲沿舊線擊缽催詩淑女迎

龍燭雙輝玉女臨薰爐香熱繡簾寨競效鶼鶼唱比肩

斑衣燦爛階前舞莫怪元龍豪未減憑君撫撥五更天

久已豐功著還看妙甸聯

盈階蘭桂英舞彩錦衣鮮

福祿鴛鴦非偶得家庭溫暖兒孫眾立德立功終不朽

鶯花滿眼娛芳歲正喜金星輝大地齊家既以仁為本

三生石上締良緣交頸鴛鴦夙世緣前修福慧好姻緣

子孝父慈歡意滿鷗盟北海欣身健兒女三雙皆俊秀

駒隙光陰四四年鶴發夫妻樂晚年安安好好過年年

夫賢妻順愛情全詩書千卷盡求全事業成功福祿全

老伴偕游外國天雨霽花香橡苑天猶夸寶婺燦中天

祝詩時仰語參禪齊眉百歲輒參禪見性明心領悟禪

春光點綴騷人筆花郁喜添無量壽風和魚躍蘭潭水

擬待金婚添六載桃城偕隱朝來日覽勝相攜頻蕪爾

結儷四四證良緣美滿婚姻是夙緣懸壺令誕值銀婚

人世營營何日了精神矍鑠襟懷爽花甲重開方始度

眷屬神仙締夙緣如賓相敬古稀年夙世前因五百年

才多子女聲名重咒晉南山頌福全風流詩酒喜雙全

半紀羅山經世業月明共賞有情天河漢明星粲雨天

再添六載金婚日寵辱何驚亦悟禪合拋俗累好參禪

啟后更憑孝作根百尋華閣聳云天

慕賢誰不倒芳樽福慧雙修學老禪

福壽雙臨集一門舊情溫暖續年年

允文允武共樂尊愛篤夫妻道義全

賀金婚詩詞

珠玉吟成筆勢奔鶴發強身步若奔五十年前喜締婚

如賓相敬恩情重胸懷老健橫秋氣鴛門永證愛情敦

聯譜方知同祖籍灌竹開軒閑日月德望崇隆甲一村

光陰荏苒似飛奔客里韶光閃電奔逝水光陰逐浪奔

鶴算頻添長壽兆盈庭玉樹三多頌養神蓄氣身心健

仁風普被夸三島舒難解紛榮梓里公館鄉中芳草地

梁孟齊眉五福敦乞雅揚風誼更敦有子承歡孝道敦

扶危濟困耀鄉村苗城郊外綠楊村結廬卻羨隱山村

才思滿懷人爽朗前程衍慶方開始俗塵遠隔人多壽

優游晚景人長健兒孫繞膝天倫樂停車問字客登門

賀君杖國又金婚古稀詩共祝金婚巧逢華誕值金婚

蔗境甘回蔭滿門極婺雙輝耀德門五福堪夸蔭一門

賀鉆石婚詩詞

最難好合到金剛菜妻抱擯美名存相莊勤樸古風存

甲子重周新伉儷天與健強亦大恩模范吾儕屬有恩

盛典堂皇鉆石婚嘉偶梁鴻鉆石婚湖海樓中喜氣揚

家常溫暖應多福溫和長者宜多福晨昏共樂老鴛鴦

蔗境堪償心上愿樂水樂山高士志清譽長流晚更香

三千里路都游遍唱隨歐亞留鴻爪南天極婺正光芒

熱情所鑄冬猶暖鵬飛壯慰夢中魂教忠教恕圣人魂

等是仙家雙壽慶領取風光印展痕詩滿奚囊跡印痕

按日婚聯

初一

初見鐘情今結伴侶初婚妙齡成佳偶

一堂聚首齊慶新婚一對情侶結良緣

初二

初舉首登名題雁塔初月良宵成美景

二龍際會云集巫山二人合意度佳期

初三

初月灑銀光詩題紅葉同心句初月低垂恩愛久

三更話蜜語酒飲黃花合巹杯三星高照幸福長

初四

初升日明向陽紅花爭艷麗初春花艷添喜氣

四望天廣比翼俊鳥競飛翔四季情濃沐祥光

初五

初月高懸玉兔騰大地初月柔輝灑新屋

五星普照喜鵲聚銀河五音輕調繞禧房

初六

初陽門金光鳳凰齊飛萬里路初葩并蒂花光艷

六合盈喜氣琴瑟共奏百年春六術交枝葉蔥籠

初七

初次合巹暢抒壯志初衷意合稱梁祝

七夕巧渡喜結良緣七巧婚配架鵲橋

初八

初日耀云霞并蒂花下成伉儷初婚喜唱同心曲

八音協律昌同心曲中舞鳳凰八百欣傳祝福歌

初九

初月懸星空光照鴛鴦成好夢初筍綠竹連根茂

九韶奏舜樂曲抒鸞鳳煥新聲九畹黃花并蒂開

初十

初愿遂心琴瑟同奏幸福曲初次交杯成知己

十分愜意夫妻共描錦繡圖十分得意伴終身

十一

十里梅花香共吟陸游佳句十里笙簫迎淑女

一天瑞色美同架宗愨長風一番鑼鼓賀新郎

十二

十風五雨天愛情樹結豐收果十里春風聚蘭室

二姓相親地連理枝開幸福花二家喜氣凝洞房

十三

十萬山河添異彩十錦妝成簫引鳳

三春錦繡慶新婚三陽啟泰喜乘龍

十四

十月梅花含苞待放十面風催并蒂蕾

四方親友舉杯高歌四方客賀同心婚

十五

十雨五風隆化育十色級地花香久

五光十色映新妝五光映天恩愛長

十六

十全締良緣預期佳偶幸福十而及時榮草木

六出飛瑞雪先兆盛世豐年六花獻瑞賦青春

十七

十十一百百年偕老十分春意妝玉面

七七四九九州同歡七彩霓虹架新門

十八

十億心齊共創千秋大業十香車擁門結彩

八方樂奏喜慶兩姓聯姻八駿馬馳鳳偕龍

十九

十里橙黃月圓花好聯佳偶十里好花迎玉女

九秋菊艷姹紫嫣紅勝陽春九臺芳草賀英男

二十

二姓聯姻正喜梅蘭競艷二情恩愛度冬夏

十分遂愿同調琴瑟和聲十里馥馨延春秋

二十一

二姓恩愛嫌隙少二朵彩云飛彩鳳

一庭雍和喜事多一雙紅燭映紅心

二十二

廿世紀慧女英男成佳偶二秀成婚逢盛世

二情侶齊心協力展壯猷兩鷗飛舞遇良辰

二十三

二姓聯良緣千載情誼春永駐二禧臨門幸福至

三更話蜜語百年恩愛花常紅三星在戶新人來

二十四

二杯合歡酒月圓花好二情魚水永相愛

四化正氣歌國治家齊四化藍圖共同描

二十五

二心相印抒壯志二人好合新伉儷

五樂齊奏慶新婚五世其昌好家庭

二十六

廿世紀繪宏圖中華兒女多奇志二分明月臨喜第

六出花飛大地天下笙歌奏太平六合同春締良緣

二十七

二情好合喜聽琴瑟合奏二璧合彩輝家室

七政增輝欣看鳳凰齊飛七情同心守山盟

二十八

二秀鐘愛情雙飛彩鳳朝天舞二駿同奔康莊道

八方呈秀色并蒂紅花向陽開八音協奏愛情歌

二十九

二分明月光照倩影二朵紅花向陽放

九天仙女舞袖長空九霄俊鳥比翼飛

三十

三冬瑞雪難如愛情圣潔三三竹葉報九有

十月紅梅確似伴侶英姿十十梅花香百年

按月婚聯

正月

新春迎貴客春暖花并蒂

長子結良緣鳥鳴材交柯

香梅迎春燈結彩紅梅吐艷迎淑女

喜氣入戶月初圓美酒飄香酬嘉賓

秦晉聯姻春意鬧春臨大地迎新歲

鳳凰比翼彩虹飛喜到人間賀佳期

日麗風和歡新歲喜鵲喜期報喜訊

志同道合賀大年新春新燕筑新巢

巧借新春迎淑女良緣喜訂鴛鴦譜

善將元旦作婚期春色濃推勤儉家

二月

喜盈花朝節春風動楊柳花朝展春色

春滿富貴門喜氣香杏花柳絮迎麗人

正是鶯歌燕舞日杏壇春暖花并蒂

恰逢花好月圓時蘭閨日晴燕雙飛

柳絮新詞傳繡閣春風綠柳飛鸚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平县| 崇信县| 宁化县| 宁明县| 新密市| 山东省| 堆龙德庆县| 云霄县| 遂平县| 原阳县| 江口县| 遵义县| 泰宁县| 敖汉旗| 府谷县| 顺平县| 合作市| 贵定县| 西峡县| 永康市| 大渡口区| 咸阳市| 仁怀市| 明光市| 吕梁市| 吴旗县| 江陵县| 宝应县| 文安县| 屏南县| 洛浦县| 平舆县| 新河县| 嘉峪关市| 奉新县| 环江| 祥云县| 辽中县| 改则县| 钟祥市| 黔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