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不鼓不成列
- 影響中國學生的經典成語故事之二
- 鄭成剛編著
- 1012字
- 2015-03-31 11:03:17
【釋義】原指在敵人尚未排成戰斗行列、作好戰斗準備時,不向他們發動進攻。后以諷刺死守教條、錯失戰機的愚蠢行為。
【出處】春秋·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春秋時宋國國君宋襄公,名叫茲父,公元前650~前637年在位。一向以仁義標榜自己。
當時宋國還比較弱小,但宋襄公野心不小,在五霸之一、盟主齊桓公死后,他竟想取代楚國當盟主,因為宋國實力有限,加之襄公死守“仁義”的姿...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