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烏合之眾
- 影響中國學生的經典成語故事之三
- 鄭成剛編著
- 458字
- 2015-03-31 16:22:16
【釋義】像烏鴉那樣暫時聚合。比喻臨時拼湊的隊伍,無組織無紀律。【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耿列傳》。耿自幼好學,又善于騎射,且對出兵布陣之事很有研究。
耿二十一歲那年,王莽建立的王朝剛敗亡,各地將領紛紛起兵,天下混亂不堪。耿也告辭父親耿況,跟隨一股部隊出去征戰。一天,在行軍路上忽然遇上王郎,王郎詐稱漢成帝兒子子輿,起兵邯鄲。這時耿的部下孫倉、衛包急忙與耿計議。
孫倉說:
“劉子輿是漢成帝的兒子,人家可是漢家正統呀,咱們應該歸從他才有出路呀,失掉這個機會以后要后悔的,我們何必再到處亂跑呢?”
衛包也勸耿說:“干脆咱們跟劉子輿走算了,將來也有個歸宿!”
耿聽他倆說出這話,頓時火冒三丈,厲聲斥責道:“他劉子輿是何人?
是個下賤的賊
!早晚是個降虜。我到長安去領來漁陽、上谷兵馬,進出太原、代郡,反復幾十日,回來再收拾這些烏合之眾,不過像摧毀朽爛的木頭一樣,你倆不知好歹,將來遭到滅族之禍,悔之不及!”
孫倉、衛包不聽耿的話,投降了王郎。耿直接去投奔劉秀,劉秀非常賞識他,并重用耿,耿為劉秀平定天下、當上皇帝起了非常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