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章 百無聊賴

【釋義】聊賴:指憑借、依托。形容生活或感情無所依托,孤寂無聊,感覺什么都沒有意思。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魏書·公孫瓚傳》。

東漢末年,軍閥公孫瓚原先盤踞在薊州。

薊州流傳一首童謠:燕南睡,趙北際,有此中可避世。

北方的鮮卑、烏丸,南方的袁術、袁紹,不斷侵擾薊州,盤踞于此的軍閥公孫瓚特地為此找來術士,詢問童謠的含義。

術士說:“古燕國的南疆,趙國的北邊,有時歸入燕國版圖,有時歸入趙國版圖,那塊土地就是易州,該州城建在山坡上,后枕大山,發生戰事,來者只能仰攻,是固守的好去處。”

公孫瓚一聽有利于固守,當下就決定把都城從薊州遷到此處。

公孫瓚在易州城外挖了十道壕塹,每道壕塹后都筑一道城墻,中建一座十余丈高的城堡,藏有米糧300萬斛,稱為易京,自己就駐守其間。他躊躇滿志地說:“兵書上說的,攻打擁有百座堞樓的城池是自討苦吃,現在易京有堞樓千座,哪個能奈我何?”

公孫瓚哪里知道這一切都是中了袁紹的計謀,他就是為了把公孫瓚引進孤城困守,才散布童謠引公孫瓚愿者上勾。

袁紹大軍圍困易京,公孫瓚據險而守,雖然一時不怕敵兵攻城,但是老呆在城里,士兵無斗志,米糧日漸減少,日子也不好過。另外,袁紹的軍隊日日夜夜在城外挖掘地道,通向城內,準備上下夾攻。

公孫瓚憋不住了,先派遣兒子突圍外出討救兵,然后率領士卒,打算出城跟袁紹決戰。

可是援兵總是不來。公孫瓚寫信讓人快速送到兒子手里,信上說:“袁紹的軍隊,像神又像鬼,鼓聲角聲在地道下響起,云梯檑石在我軍頭上飛舞,困守孤城,無所聊賴。你急率輕騎前來救援,來時在北方山頭燃起烽火,為父得訊后,開門擊賊,出其不備,打垮袁軍?!?

不幸的是,這封信落到袁紹手里,袁紹將計就計,按照信中所說的那樣點起了烽火,公孫瓚果然上當,中了埋伏,敗兵回城,卻又發現城已被袁軍從地道攻入而占領,前后無路,公孫瓚只得自殺。

“無所聊賴”后來輾轉沿用,又作“百無聊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工布江达县| 仁化县| 宁南县| 新和县| 女性| 延长县| 凤凰县| 聂荣县| 兴山县| 务川| 浮梁县| 顺义区| 合山市| 太谷县| 襄樊市| 遵义县| 平和县| 达州市| 习水县| 宜兰市| 喀喇沁旗| 新民市| 涿鹿县| 武乡县| 二连浩特市| 通山县| 天门市| 上犹县| 法库县| 门头沟区| 额敏县| 丁青县| 英德市| 商水县| 乌兰浩特市| 军事| 江华| 阿克陶县| 康乐县| 图们市| 古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