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1章 萬民同歡,清談正酣

卯時。

伴隨著鐘樓一聲悠長沉渾的嗡鳴。

京城如同一個沉睡的巨人,緩緩睜開了眼睛。

當第一縷晨光越過巍峨的正陽門城樓,將金粉灑在青灰色的磚石上時。

巨大的城門在“咿呀”的呻吟聲中,開始被十幾名力士合力緩緩推開。

城門內外,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城外,天還未亮透,一條望不到頭的長龍早已順著官路蜿蜒排開。

人聲、牲口聲、車輪的吱呀聲,混雜成一片低沉的嗡鳴。

那嗡鳴聲里充滿了入城百姓們對一日生計的焦灼與期盼。

排在隊伍最前頭的是一個推著獨輪木車的菜農,車上碼放著還掛著露珠的青瓜和紫茄。

在他的身后,一個背著半人高柴捆、被重物壓彎了腰的老漢,正用一根木棍斜斜撐在身后卸力,倚著柴捆閉目打盹。

還有那趕早的貨郎,挑著擔子,小心地護著自己那關乎一家溫飽的全部家當。

他尤其緊張,因為身前身后的人群已經開始焦躁地涌動,不時有人擠到他的擔子,讓他不得不更加用力地穩住身形。

眼看隨著城門徹底洞開,人群的騷動如同潮水般愈發洶涌,即將按捺不住徹底爆發之際。

這時一名守門的百戶官按著腰刀,猛地踏上城門前的一塊高石,聲若洪鐘地高聲喊道:

“都聽好了!今兒是萬歲爺的十歲萬壽節!陛下天恩浩蕩,體恤萬民,特旨:免今日起三日的入城稅!都按次序進,麻利點兒,別堵著道!”

聞聽此言,長龍般的隊伍瞬間一滯,所有嘈雜都消失了。

人群中,那個膽大的貨郎試探著問道:“官爺,您老說的是真的?當真三日不收稅了?”

那百戶官聞言,臉上竟也露出一絲笑意,將腰桿挺得更直了:“陛下金口玉言,還有假的?!皇恩浩蕩,還不快些!”

人群先是一靜,隨即轟的一聲爆發出此起彼伏的道謝與稱頌聲。

“謝萬歲爺恩典!”

“陛下真是仁君啊!”

那位擔柴的老漢,更是如釋重負地將柴捆放下,用粗糙的袖子擦了擦汗,臉上那被歲月刻出的深深皺紋里,也溢滿了質樸的喜悅。

對他而言,省下的這幾個銅板,或許就是孫兒今日的藥錢。

但他這份深藏于心的喜悅,只是這人潮中不起眼的一朵浪花。

隨著隊伍再次開動,老漢的身影,連同他身后那小山般的柴捆,很快便被更多、更鮮活的面孔所淹沒。

當這股承載著萬千希望的人流最終匯入城內之時,那股辛勞之氣便立刻被更濃郁的人間煙火所浸染。

城內,早點鋪子早已升起了第一縷炊煙。

炸油鬼的師傅將雪白的面團拉成長條,靈巧地投入滾油之中,只聽“滋啦”一聲脆響,那股焦香瞬間就霸道地鉆進了所有早行人的鼻孔里。

隔壁的餛飩攤,大屁股的老板娘利索地包著皮薄餡大的元寶餛飩,案板旁沸水翻滾的鍋里,升騰起讓人垂涎欲滴的濕潤白霧。

辰時,天光大亮。

萬壽節的喜慶氣氛,已如同醇厚的佳釀,開始浸潤著京城的每一個角落。

東城最熱鬧的“春風得意樓”里,早已座無虛席。

茶客們磕著瓜子,喝著新上的雨前龍井,空氣中彌漫著茶葉的清香、點心的甜香和人們的喧嚷聲。

大堂中央,說書先生將一塊醒木“啪”地一拍,滿堂瞬間一靜。

他清了清嗓子,臉上帶著一絲神秘的笑意,開了腔:“各位看官,舊書聽得多了,今兒個,咱說一段新書!不說我朝,不講前元,咱把這故事的‘書膽’,請到那大唐貞觀年間,講一段‘鐵骨諫官智辯紫微閣’的千古佳話!”

此言一出,滿堂皆是會意的嗡嗡聲。

畢竟是天子腳下,皇城根兒的百姓,哪怕不識字,對這朝堂上的風吹草動,也比別處的讀書人更敏感三分。

人人都聽出了味兒,什么“貞觀佳話”,這分明是借著前朝的酒杯,澆自家胸中的塊壘!

說書先生見火候已到,得意一笑,將醒木再次拿起,卻不拍下,只是用指節在木面上‘叩、叩’敲了兩下,滿堂的議論聲便立刻消失了。

他這才壓低了聲音,如同親歷者一般,將那段波瀾壯闊的朝堂風云,娓娓道來:“咱就說,那貞觀朝堂之上……”

茶樓之下,街道之上。

那個推著獨輪木車的菜販,正咧著嘴,將一小袋官府施舍的“恩賞米”小心翼翼地放進懷里。

他不懂樓里人們口中的天下大事,他只知道,自從朝廷嚴懲了那些貪官污吏,京城的米價,好像真的降了那么幾文錢。

而且今天天子過壽誕,不光進城不用交稅,而且還能白領到半升白米,這足夠給娃熬一頓稠稠的米粥了。

不用交稅省下的銅板,換了娃手里的糖葫蘆。

朝廷恩賞的白米,又能讓娃喝上頓熱粥。

他轉身輕輕地拍了拍八歲兒子的小腦袋瓜憨笑道:

“栓柱啊,記著,咱們當今的萬歲爺,是頂好的皇帝!你長大了,可不敢做那等沒良心的事!”

孩子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舔了舔嘴角的糖葫蘆渣,眼睛亮晶晶的。

那雙清澈的眼睛里,倒映出的是一個父親質樸的期望,和一串糖葫蘆就能換來的、最簡單的幸福。

而同樣的皇恩,在另一些人的心中,激起的卻是更為澎湃的、足以改變天下的萬丈豪情。

國子監,彝倫堂內。

此刻到處充斥著一片思想激蕩的熱忱。

因為昨日那場辯論的主角,翰林院侍講學士劉球,今日并沒有去翰林院當值,而是直接來到了國子監,為他的學生們,加開了一場計劃之外的講學!

此刻,他正站在講堂之上,官袍的袖子高高挽起,聲音依舊帶著昨日的沙啞,但卻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激情與力量:

“……所以你們要記住!《春秋》大義,非是讓君王垂拱、百官守成的腐儒之言!而是要‘尊王攘夷’,內討不臣,外御強敵!陛下昨日金口玉言,定下‘王霸并舉,德威共濟’之國策,此乃我大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爾等身為天子門生,當拋棄舊見,體察圣心,為這即將到來的中興之世,做好準備!”

講堂之下,以商輅為首的數十名劉球的弟子,早已聽得是熱血沸騰,如癡如醉。

講學結束,學生們將劉球團團圍住。

商輅手持一份關于“經筵之辯”的紀要,激動得滿臉通紅:“老師!陛下雖幼,然已有漢武之雄心,唐宗之視野!您與曹修撰昨日之言,振聾發聵,正是為陛下開辟了一條強國之路!學生等,生逢其時,當追隨老師,為陛下效死力!”

他身邊一位稍顯年長的同窗杜銘,則憂心忡忡地低聲道:“商兄,話雖如此,可老師此舉,幾乎是將三位閣老得罪到了底。如今朝局初定,如此行事,是否……太過激進了?”

還沒等商輅反駁,劉球已然聽到,他撫掌大笑,笑聲中充滿了睥睨一切的豪邁:“杜銘,你此言差矣!”

他目光灼灼地掃過自己的學生們,聲若洪鐘:“為圣君執銳,縱百死而無悔!若畏三公之威而鉗口不言,方為我輩讀書人之奇恥大辱!陛下天縱圣明,我等為臣者,正當披肝瀝膽,輔佐陛下掃清寰宇,開創萬世太平!些許風波,何足道哉?!”

他的話,引起周圍一片更為熱血沸騰的附和。

對這些尚未踏入真正官場、心懷“修齊治平”理想的年輕學子而言。

皇帝昨日于經筵之上,不畏重臣之威,力納狂狷之言,更以‘王霸并舉’之論一錘定音的雄主之姿,無疑是契合了他們心中最完美的圣君英主的形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凉市| 琼结县| 焦作市| 扎兰屯市| 大余县| 保德县| 铅山县| 阜新| 兰溪市| 顺昌县| 安福县| 怀集县| 石渠县| 明光市| 武宣县| 江阴市| 崇仁县| 郎溪县| 灵宝市| 齐河县| 监利县| 揭西县| 广饶县| 绍兴市| 墨竹工卡县| 正蓝旗| 高州市| 天峨县| 肇州县| 六安市| 盐山县| 浦北县| 田阳县| 和静县| 竹山县| 广饶县| 长寿区| 杂多县| 桦南县| 牡丹江市| 杭锦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