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鴻門宴
- 三國:荊州有個李世民
- 下午五點到期
- 3568字
- 2025-07-02 18:00:00
接到請柬的時候,蔡中正在府中聽曲。
廊下,劉武躬著身子:“府君請郡丞去府中一敘。”
“什么事?”
“今日府君設(shè)宴為玄德公餞行!”
這個劉備說來就來,說走就走!倒是一點讓人準備的時間都沒有!
蔡中坐在位置上,一點要動的意思都沒有。
劉武道,“府君命小人一定要把郡丞請去,郡丞可別誤了時辰。”
“知道了!”蔡中不耐煩的道。
“我整理一下就去,你先回去稟明劉琦吧!”
聽到蔡中直呼公子姓名,劉武臉上閃過一絲不悅。
“是!”
“蒯祺,去把羅藝那廝找來!”
那蒯祺道:“羅主簿昨日回去之后就沒見著人了,今天一天都沒在府衙里!”
蒯祺是蒯越的侄子,隨蔡中來江夏做了功曹的職屬。
蔡中一拍桌子道:“這廝一定是喝酒耽誤事情!”
蒯祺道:“蔡丞,這次劉琦忽然請你去,會不會有什么陰謀?正好羅藝也不在,我們要不要小心一點?”
蔡中從鼻孔里呼出一股濁氣:“劉琦小兒,能玩出什么花樣來?”
“就算他知道上次摔馬的事情是我做的,他又能拿我怎么辦?殺我,我就怕他沒這個膽子!”
“蔡丞,小心使得萬年船啊!”
“莫要多言,我要是不去,那小兒真以為我怕了他!”
蒯祺想再勸也是無意,便住了嘴。
臨走,蔡中忽然想起什么,吩咐道:“給督都發(fā)封信去,就說劉備要動身了!”
江夏郡府衙的正廳被連夜重新布置過。
往日懸掛的《耕織圖》換成了大幅的荊州輿圖,青銅燈架下十六名手持長戟的衛(wèi)兵按八卦方位肅立,甲葉摩擦聲在寂靜中格外刺耳。
王三亦在其中,他穿著剛發(fā)下來的新制盔甲,好不神氣!
李世民端坐主位,身著玄色錦袍,腰間玉帶卻配著一柄環(huán)首刀——這是他特意從庫房取出的漢代制式兵器,刀鞘上的饕餮紋在燭光下泛著冷光。
司馬瑗垂眸侍立在側(cè),素手輕按在一個朱漆食盒上,盒蓋縫隙隱隱透出藥草氣味。
下人通報:“玄德公到!”
李世民趕忙起身,從階下迎接。
“玄德公,請!”
“諸葛先生,請!”
幾人移步落座,李世民坐在主位,廖化立于身后。
劉備入座,諸葛亮坐在劉備的下首,趙云立于劉備身后。
“看茶!”
“這次玄德公從新野城而來,小子自是感謝。”說著,李世民揚手一拜。
劉備趕忙扶起。
接著,李世民又對諸葛亮一拜。
“多謝諸葛先生救命之恩!”
諸葛亮舉扇回禮:“公子說的哪里話,我只不過和公子談?wù)摰涔识眩挠蝎I過什么計策。而且,這荊州一地遲早是你的,有何性命之憂。”
諸葛亮的意思李世民聽出來了。
本來他以為劉琦的關(guān)系和劉備很近,現(xiàn)在看來劉備也是觀望的狀態(tài)。
他的這個身份著實不俗,荊州牧,比上李家在隋煬帝那會也差不了多少。
只是,上一世打江山,他就明白一個道理,名正言順。
隋末,他大唐建立,也是先立了代王為帝,而后行了禪讓之禮!
這個劉琦也算是漢室宗親,未來取天下的時候占了一個理字。
可是,現(xiàn)在他缺的是一個勢。
他沒有勢,勢都在劉備這里。
李世民忽然哀號起來,“只可惜啊,可惜啊,諸葛先生的計策只能救了我一時。”
劉備起身問道:“公子何出此言啊?我荊州富庶,又有十萬甲兵,難道誰人要害公子性命不成!”
劉備剛聽說劉琦落馬的事情就覺得有蹊蹺,難道是蔡家那幫人等不及了?
“琦聞,曹操罷三公稱丞相,總攬大權(quán)。現(xiàn)在北方初定,只有南方余我荊州和東吳數(shù)州不在曹操治下。曹操有吞并天下的雄心,未來起兵伐荊州,只待時機成熟。曹操擁有七州土地,又擁兵五十萬。且其軍又連年爭戰(zhàn),士氣正盛,就算我舉一州之力,也實難抗衡!想來想去,只有投降一法,可保全小子性命。“
一聽投降,劉備差點跳起來,別人都好投降曹操,唯獨他不敢:“公子,曹操篡漢之心久矣,此等國賊,我們怎可不戰(zhàn)而降,襄陽乃沖要之地,東西俱有屏障,即便曹操真有五十萬大軍,我們也未必就守不住!”
“玄德公高見,如果我們舉一州之力未必就守不住,可現(xiàn)在襄陽內(nèi)部,也并非鐵板一塊,個人有個人心思,難啊。”
劉備這才聽明白,這李世民拐了半天,還是說到繼承權(quán)的事上。
”只是,父親身體近日來越發(fā)虛弱,一旦他有個三長兩短,吾弟必容不下我,如要荊州內(nèi)部無隙,不如讓我早點死了好了。“
”公子不可,你是嫡長子,繼承之事……”
諸葛亮咳嗽了一聲,打斷了劉備的話:”大公子,你和二公子的事情,畢竟是你們的家務(wù)事,我們做臣子,不便置喙。“
劉備看了一諸葛亮一眼,明白他的意思,趕忙坐了回來。
李世民嘴角輕輕一翹,“如此也是正常,是琦唐突了,前幾天的傷怕是還沒好,胡言亂語,玄德公見笑了。”
說著,他把目光轉(zhuǎn)向的諸葛亮:“先生可有什么保全荊州之法!”
李世民話音未落,諸葛亮手中羽扇忽轉(zhuǎn)半圈,:“公子言重了。”
他輕吹茶盞浮沫,“昔年楚成王問政于斗伯比,伯比言‘若天欲興之,誰能廢之’。荊州氣數(shù),豈在某一言之間?”
劉備剛要開口,卻見諸葛亮用扇柄輕敲案邊銅鎮(zhèn)紙,叮咚聲恰似截斷話頭。
李世民瞧著諸葛亮袖口露出的八卦紋,忽然想起《三國志》中“亮每自比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的記載。
此人素懷大志,此刻卻作壁上觀,莫非在等更妙的時機?
“先生此言差矣。”李世民按桌起身,袍角掃過案上《孫子兵法》,“曹操大軍壓境,蔡瑁內(nèi)懷異心,此非‘氣數(shù)’可解,需有破局之策!”
正欲開口,諸葛亮卻將羽扇往劉備肩上一搭,袖中滑落一枚竹籌,上刻“觀變”二字。
劉備心領(lǐng)神會,不再言語。
忽聽下面人通報,“蔡郡丞、黃都尉到了。”
劉備先是一愣,諸葛亮臉上也閃過一絲驚訝的表情。
他們倆都以為這是李世民為他們送行的宴席,只是沒想到,居然把蔡中和黃射也叫來了。
蔡中和黃射結(jié)伴而來。
“這是干什么?”
蔡中剛跨進門坎,便被兩名衛(wèi)兵“請“到下首席位。
黃射叫道:“府君!這是”
忽地,只聽車輪動,廳外階下,一輛囚車被兵士拉進了院子。
——那位置正對階下的囚車,里面縮著瑟瑟發(fā)抖的羅藝。
黃射本來氣惱,此刻看到囚車,心中也知道接下來的事,反而退到一邊。
蔡中瞳孔驟縮,厲聲喝道:“劉琦!你這是何意?“
李世民端起酒樽,卻不飲,只看著蔡中:“郡丞稍安勿躁,先看看這個。“
他抬手示意,司馬瑗拿出一卷白紙,上有“馬糧”,“蔡瑁”等字樣,下有羅藝的落款。
黃射坐在另一側(cè),手不自覺的按在腰間刀柄上。
他注意到衛(wèi)兵中混雜著昨日被李世民收服的那百名親兵,為首的廖化正握著刀柄,目光如鷹隼般掃視全場。
蔡中惶恐不安,當他的視線與囚車里的羅藝對上時,那叛徒突然嘶喊:“蔡中!是你讓我給馬下藥的!蔡瑁將軍還說事成之后...“
“住口!“蔡中猛地起身,卻被衛(wèi)兵用戟尖抵住咽喉。
劉備與諸葛亮坐在主位對面,始終沉默。
李世民放下酒樽,聲音不大卻字字清晰:“蔡中,羅藝已經(jīng)全招了,你還有何話可說?“
“劉琦!“蔡中突然狂笑,“你以為拿下我就能掌控江夏?家兄的大軍就在襄陽,你...“
“啪!“李世民猛地拍案,案上酒樽震落在地,酒水濺濕了蔡中的衣袍。“襄陽?”
李世民站起身,走到輿圖前,手指從江夏劃向襄陽,
“昨日我已派人將羅藝的供詞送往襄陽——告訴蔡瑁,他若想讓荊州百姓知道,蔡家如何謀害嫡長子的,盡可試試。“
蔡中忽然笑了起來:“豎子,以為就憑一封供詞就想推倒我蔡家嗎?你以為你劉家真是荊州之主?”
“要是沒有我蔡家,劉表怎么可能坐的穩(wěn)州牧的位置!”
“我要殺你,就算被全襄陽的人知道了又如何?難道有人會跟我們蔡家做對!”
蔡中說完,斜眼去看李世民。
他本以為如此言語必然惹得李世民動怒,卻不想李世民忽然哈哈大笑起來。
一聲金鐵碰撞之聲,李世民抽刀指向蔡中!
“爾敢!”
“你說我敢不敢!”李世民眼中兇光畢露!
一瞬間,蔡中望見李世民的血光,他只覺背后一陣涼意,似從初夏時分直接來到嚴冬,意志瞬間被那紅光吞沒!
李世民的刀尖只是往前移動的少許,只聽蔡中“啊”的一聲叫了出來!
再去看他,雙腿噗通一聲跪倒,把面前臺子打翻在地,酒水食物潑灑了一片。
“府君饒命!饒命!都是羅藝這小人挑唆,我這是一時著了他的道!”
接著,蔡中不顧自己的臉面,在眾人面磕起頭來,嗵嗵嗵的響聲回蕩在廳內(nèi)。
李世民表情微變,他還以為這蔡中多少能撐個幾個回合,哪想到那么快就認了!
門外囚車里,羅藝聽聞蔡中的辯白,也忙解釋道:“蔡中小兒,你休要血口噴人,若不是你心里想這些,我會給你亂出主意嗎?”
“羅藝,你該死!”
李世民的刀輕輕晃了晃,“閉嘴!要不要你的命看你表現(xiàn)!”
蔡中眉毛一擰,立刻變了副表情,臉上露出諂媚的笑來:“府君啊,公子啊,你放過小人吧,我這都是被都督脅迫來。這郡丞的位置我不坐了還不行嗎,以后我再不參與江夏的事務(wù),只求公子開恩!你就把我當成一個屁放了吧!”
李世民把刀拄在地上:“我一個下郡守,怎能去了你的官職,畢竟這不是蔡都督的任命嗎?”
蔡中忽然破口大罵,“去他娘的蔡瑁!”
“府君,這還不容易嗎,我來這江夏,污了不少官家糧餉,再加上我謀害府君的事情,足夠剝奪我的官職了!還有蔡瑁跟我的書信,都可以交給府君,里面他指示我打壓府君的事,寫的清清楚楚!”
劉備在一旁聽著,驚的目瞪口呆!
諸葛亮用羽扇擋住了臉,背后不停搖頭!
這蔡瑁也算是荊州一號人物,怎么有那么個不中用的族弟,而且還被委以重認
倒是這琦公子,怎么如此厲害!
難道在襄陽的時候是一直蟄伏?
以后可不能小瞧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