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城,城內客棧。
店小二心里正犯嘀咕,琢磨著昨天新住進來的那個客人。
說是個道士,倒也奇怪。尋常道士最多也就背把劍,這位爺身上卻足足別了三把,一把鐵的,一把木的,還有一把瞧著黑不溜秋的,也不知是什么來頭。
除了劍,還背著把傘,還掛著一串銅錢,走起路來叮叮哐哐響,看著也不像當今的制式。
最要緊的是,他是個短頭發,可看著又不像官府備案、受過髡刑的犯人。
這道士自打昨兒夜里來歇腳,今兒都過了晌午了,還不見半點動靜。
店小二正這么想著,樓梯口便傳來了腳步聲。
那道士正從樓上不緊不慢地走了下來。他尋了個靠窗的位置一坐,將三把劍和傘都靠在桌邊,然后朝著柜臺這邊喊了一聲:
“小二,來份臘肉,一碟花生。”
店小二一個激靈,急忙高聲應下:“欸,好嘞!您稍等!”
說完,轉身便往后廚跑去,準備飯菜去了。
---
沒一會兒,店小二便端著一碟臘肉和一碟鹽水花生,快步走了過來,麻利地放在桌上。
“客官,您的菜齊了。”
他笑著問道。
“可還需要些酒水?”
黎言清搖了搖頭,拍了拍腰間的紫銅葫蘆:“不必了,我自有。”
店小二見狀,也不多勸,只是臉上的笑容更熱情了些。
“客官想必是頭次來咱們永安城吧?既然來了,有一道菜您務必要嘗嘗。”
黎言清一挑眉,來了些興趣:“哦?什么菜?”
店小二神秘兮兮地湊近了些,道:“炸天猴。”
“那是什么?”
“也就是炸的蟬。”
黎言清臉上的表情瞬間一僵,急忙擺了擺手:“不必了,不必了。”
心中吐槽道。
“這種口味的東西,我可吃不來。”
黎言清一邊吃著臘肉,一邊看向窗外。
只見街上家家戶戶都掛上了彩燈和綢帶,一派張燈結彩的喜慶模樣,與他一路行來所見的蕭條景象截然不同。
他叫住正要離開的店小二,問道:“這是要過什么節嗎?”
“客官您問這個啊。”
店小二笑著解釋道。
“是咱們永安城這幾年都要過的知翼節。”
黎言清放下筷子:“知翼節?是什么節?沒聽說過。”
“咱們永安城盛產蟬,城里城外,不少人都是靠著蟬起家發財的。可以說,是這蟬養活了咱們一城的人。所以啊,為了表達對蟬的尊敬,就有了這么個節日。”
“為何你們店里卻不做裝飾?”
“我們掌柜的……是個吝嗇鬼。”
---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客棧里點起了燈籠。
窗外的街道早已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夏夜的炎熱絲毫擋不住民眾的熱情。
街上的人,大多都戴著各式各樣的蟬面具,或是背后綁著一對薄紗做的蟬翼。
老人、小孩、男人、女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像極了黎言清小時候參加過的廟會。
他獨自坐在窗邊,就著一碟花生,小口喝著葫蘆里的酒,目光平靜地看著窗外這片人間煙火。
就在這時,他的目光忽然被不遠處的一幕吸引了。
街角一個賣面人的小攤前,圍了幾個孩子。一個身姿窈窕的年輕姑娘,正有些為難地站在那里。
她身邊還跟著一個粉雕玉琢的小女孩,約莫八九歲的年紀,正眼巴巴地望著攤上那些栩栩如生的面人。
小女孩很害羞,只是緊緊地攥著姐姐的衣角,不敢開口,但那副想要又不敢說的模樣,卻比直接吵鬧更讓人心疼。
“小妹,我們……我們該走了。”
姐姐蹲下身,柔聲勸道。她看起來約莫十八九歲,已是出落得美麗動人,只是眉宇間帶著一絲與年齡不符的愁緒。
小女孩聞言,失落地垂下了小腦袋,長長的睫毛微微顫動著。
姐姐看著妹妹這副模樣,眼中閃過一絲不忍,她摸了摸自己的袖袋,似乎是想掏錢,但最終還是無奈地放下了手。
黎言清看著這一幕,心中微動。
他放下酒葫蘆,站起身,走出了客棧。
他走到那面人攤前,攤主是個手藝精湛的老伯,正捏著一個面人。
黎言清隨手將一小串銅板放在案板上,聲音溫和地說道:“老伯,勞駕,捏一個蝴蝶仙子。”
老伯收了錢,笑著應下,很快,一個穿著彩衣、背生雙翼的蝴蝶仙子面人便在他手中成型了。
黎言清接過面人,轉身走到那對姐妹面前。
他蹲下身,將那精致的面人遞到小女孩眼前,笑著說:“送給你。”
小女孩愣了一下,怯生生地抬起頭,看了看黎言清,又看了看姐姐。
姐姐也有些意外,她連忙拉住妹妹的手,對黎言清欠身道:“道長,這……這怎么好意思。”
“舉手之勞罷了。”黎言清的目光落在小女孩那雙清澈的眼睛上,“看她喜歡,便買一個,算是我與這位小姑娘的緣分。”
姐姐猶豫了一下,見妹妹實在喜歡,便也不再推辭,輕聲道:“那……多謝道長了。”
“謝謝……”
小女孩終于鼓起勇氣,用細若蚊蠅的聲音道了謝,小心翼翼地接過了面人,臉上綻放出開心的笑容。
“無妨。”黎言清站起身,又對那姐姐說道,“我看你們似乎有難處,若是不嫌棄,這攤上的面人,可以再為令妹挑一個。”
姐姐的臉頰微微一紅,連忙擺手道:“不必了,道長,一個就夠了,多謝您的好意。”
她似乎并不想與陌生人有過多交集,說完便要拉著妹妹離開。
“姐姐,”小女孩卻拉住了她的衣角,仰著小臉,小聲說,“我還想要一個……小貓的。”
姐姐臉上露出為難之色。
黎言清笑了笑,對攤主說道:“老伯,再來個小貓的。”
很快,小女孩左手一個蝴蝶仙子,右手一個花臉小貓,心滿意足地被姐姐牽著。
臨走前,那姐姐再次對著黎言清深深一揖:“多謝道長款待,家母還在前方等我們,我等先行告辭了。”
說完,便拉著還有些戀戀不舍的妹妹,快步匯入了人流之中。
看著兩人遠離的背影,黎言清臉上那副溫和的笑容慢慢收斂,變回了慣有的沉思。
在走出客棧之前,他便已在自己身上用了一張清眼符。此符能讓他看清法力并不渾厚的妖、精、鬼、怪的本體。
而在這小小的慶典之上,黎-清的眼中,正有大大小小十幾只精怪混跡于人群。有搖著尾巴的狐貍精,有在屋檐上躥下跳的松鼠精,他們都化作人形,小心翼翼地體驗著人間的熱鬧。
剛才那對姐妹,正是一對修行尚淺的蝴蝶精。
不過,她們身上并無邪氣,興許只是和他一樣,來湊一場人間熱鬧。
--
街上人潮涌動,那對姐妹靈巧地在人群中穿行,很快便來到了一處僻靜的屋檐下。
一名身著淡紫色長裙的婦人,正安靜地站在那里等著。
她裙擺上用銀線繡著細密的蝶紋,在周遭一片粗布麻衣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出挑。
婦人容貌艷麗,眉眼間帶著一股渾然天成的嫵-媚,只是靜靜地站在那里,便自成一道風景,引得不少路人側目,卻又不敢過分打量。
“娘!”
姐姐領著妹妹走上前,輕聲喚道。
小女孩則躲在姐姐身后,探出半個小腦袋,怯生生地看著婦人。
婦人臉上漾開一絲笑意,目光卻先落在了姐姐身上,柔聲問道:“可有遇到什么麻煩?”
“沒有。”姐姐搖了搖頭,隨即又有些遲疑地說道,“只是……方才遇到一位道長,是他給小妹買的面人。”
婦人聽了,臉上的笑意淡去幾分。她蹲下身,看著自己的小女兒,輕聲問:“喜歡嗎?”
小女孩用力地點了點頭,將手中的面人舉到婦人面前。
婦人伸出手指,在那光潔的小鼻子上不輕不重地刮了一下,語氣里帶著一絲嗔怪:“你呀,就是貪吃。”
小女孩有些委屈地低下頭,小聲嘟囔著:“我……我就是想看看永安城的面人……”
聽到這話,婦人臉上的神色變得復雜起來。
她站起身,抬手輕輕撫摸著小女兒的頭發,動作輕柔。
她抬眼望向遠處那片燈火輝煌、人聲鼎-沸的街市,目光悠遠,仿佛穿透了這片熱鬧的表象,看到了別的什么東西。她頓了頓,輕聲說道:
“我們走吧。”
說罷,她不再多言,一手牽起一個女兒,身形一轉,便匯入了那涌動的人潮之中,轉瞬間,便再也尋不見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