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材料學領域的大佬全來了!
- 讓你開五金店,軍方都來進貨了!
- 如果魷魚絲種天賦
- 2049字
- 2025-07-03 22:22:38
看到對方答應的如此爽快,沈飛也知道這是遇到大客戶了。
“我現在貨不多,像這樣的線纜可以再給你拿四盤出來。”
沈飛現在把所有積分兌換掉,也就只能換到這么些。
所以就算嚴偉想要多的,他這里也沒有足夠的存貨。
雖說覺得有點少,可嚴偉想著既然來了就不能空手而歸,所以直接了斷地說道:“行!”
沈飛點頭,從貨架上又拿來了四盤線纜。
“這次進的貨都在這了,一共五盤線纜,每份收你兩萬,一共是十萬。”
“千萬不要嫌貴哈,這可是碳纖維。”
沈飛按照最頂級的工業纜線報價,絕對童叟無欺。
嫌貴?
啊哈哈……
這么珍稀的碳纖維,甚至還是航母阻攔索的原材料,才只有十萬!
他怎么可能會嫌貴,高興還來不及呢。
嚴偉二話沒說,直接掏出手機轉起了賬。
沈飛還是頭一次遇到這么爽快的客戶,在確認收到錢后,沈飛利索地開了一張發票。
“這是發票,你收好。”
望著遞來的紅色發票,嚴偉都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這還是他頭一次,采購航母阻攔索原材料,而且還在五金店這開了發票。
“小老板,我能多問一嘴嗎?你這貨是從哪進的?”
嚴偉只是稍作打聽,沈飛就眉頭皺了起來,沒好氣道:“商業機密,恕不奉告!”
“抱歉,是我太冒昧了。”嚴偉趕忙道歉,他生怕沈飛以后不做他生意了,“我只想著如果東西好,以后我們公司可能會大量采購。”
“你是擔心我這沒貨嗎?”沈飛算是看明白了,“這你放心,我只是暫時沒有進多的來,如果你們公司真有需求,到時候我多囤點就是了。”
“那可真是太好了!”
其實嚴偉想的很明白,不管這阻攔索的原材料是從哪來的,只要以后這家五金店還能持續供貨就行。
而且,這個小老板之所以賣這么便宜,可能是他還不清楚,這碳纖維線纜究竟有多么珍貴。
十萬對于嚴偉來說,實在是太便宜了。
可他壓根就不知道,沈飛完全清楚系統商城里出品的東西,都是精品中的精品。
不是他不想賣的貴,而是為了把五金件賣出去,從系統這獲得積分,只能在客人可接受的范圍內開出一個合適的價格。
要不然,東西再好,沈飛定上一個天價,錢賺不到不說,連積分也沒有。
完全就是賠本的買賣。
完成了首長交代的任務,嚴偉帶著手上的纜線立即趕回了軍區基地。
……
此時的基地內,陳楚良和一眾頂級專家正在緊鑼的研究討論這剛買來的工業線纜。
眾人看著面前有關航母阻攔索原材料的詳細資料。
上面寫著該材料性能卓越、來源可靠、成本低廉。
而最關鍵的是進貨來源。
居然是一家五金店。
頓時,房間里的所有人都面面相覷,瞬間安靜了下來。
那些報告在每個人手上不停傳遞,氣氛顯得安靜的可怕。
“只有0.6毫米的直徑,就能擁有接近50噸的破斷強度?這不太可能吧。”
望著這份由海燕實驗室出具的權威資料,羅澤峰不禁匪夷所思地看向了陳楚良。
作為國內材料學的頂尖泰斗,羅澤峰參與過許多國家頂尖的材料工程項目。
如今雖已年過五十滿頭白發,可目光卻依舊如同火炬。
“是啊,現在阿美麗卡現役的MK7 Mod3阻攔裝置,公開披露的極限數據也就只有210噸,一個五金店賣的工業纜繩,在同等量級下要比它們的阻攔裝置還要強……”
“不是我們漲他人威風,真只怕這數據是儀器校準出現了問題吧?”
“確實,這貼標上還說最大破斷強度有120噸,這不是在開玩笑嗎?”
在這個房間里,不光是羅澤峰感到詫異,就連那位負責航母艦載機工程的趙海東教授也是在不斷消化這些信息。
面對在場的教授學者所拋出來的一個個問題,陳楚良卻不急不忙,淡定的喝了一口茶,語氣平緩道:“我知道各位不相信,畢竟在座的每一位教授都對阻攔索的性能要求了如指掌。”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只憑借資料上的這些數據,或許難以讓你們信服。”
“但這也是我把你們叫來的原因,我決定讓各位親眼見證這份材料的二次驗證測試。”
陳楚良話音落下,議論聲再次響起。
而在這些人當中,唯一知曉此事真實性的孟振國掃視著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孔。
是一句話也不敢多說。
他在學術界,是很權威不假。
可在這些大佬面前,那就真的是有點班門弄斧了。
甚至不夸張的說,自己研究阻攔索,那都是建立在這些前輩所提供的基礎研究資料上來進行的。
他旁邊的那位,是國家材料測試中心的首席專家葉華寧。
對面的那位,是軍工特種材料研究部的一把手。
甚至連總裝部那邊都有派人過來。
足以可見,有關航母阻攔索原材料一事,已經直達天聽了。
如果不是上面的領導高度重視,今天現場也不會來這么多牛逼的大人物。
其實這完全在情理之中。
航母阻攔索技術是否能自主突破,決定了國家未來的海防武裝力量。
光是想到這里,表面看似波瀾不驚的孟振國,卻死死抿著嘴角,他的內心早就掀起了巨大的驚濤。
“我已經核查了一遍海燕實驗室第一次測試的所有流程和原始數據。”
葉華寧的聲音忽然響起,眾人都不約而同看向這位國家材料測試中心最具權威的老教授。
“從理論上來看,測試符合標準,沒有明顯的問題。”
“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從業多年,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結構的復合材料,它的成分構成要遠遠超過現有的科學認知。”
“所以我提議,這次復測所有傳感器都要重新確認沒有差錯,并且還要多角度高清錄像,要把每一個微變反應都記錄下來。”
“如果這次的測試結果還是和之前一樣的話,我們或許可以正式將新發現的材料投入到航母生命線工程項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