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測試斷破強度
- 讓你開五金店,軍方都來進貨了!
- 如果魷魚絲種天賦
- 2685字
- 2025-07-01 23:25:56
孟振國帶著這卷魚線,驅車連夜趕到了725所。
保衛處的干事孫亮,早已恭候多時。
“孟所,海燕那邊的人員已經就位,就等您來了。”
“嗯,咱們快點過去。”
孟振國腳步匆忙,心里只想著趕緊印證那個大膽的猜想。
而跟在后面的孫亮,也是疑惑的不行。
這大晚上的,所長怎么專程趕來,而且還這么緊急要動用海燕實驗室。
難不成是在研究上有了什么重大發現?
想到這里,他倒是異常興奮了起來。
在這干了那么久,往常所里也不是沒有緊急的動作。
而往往在進行下去后不久,總會在某項技術上取得重大的突破和成功。
孫亮心里已經開始期待了起來。
畢竟作為一名華夏人,誰不希望看到國家日益強大。
孟振國在通過幾道身份識別后,也是來到了一處實驗室外。
這里就是海燕實驗室。
擁有能夠檢測材料強度以及結構的專業測試儀器。
一般很多企業或者研究所測試不出來的數據也都會申請借用海燕實驗室。
而原本,已經下班的實驗室人員都在接到一通上級命令電話后,趕到實驗室內做起了準備。
“身份識別已通過。”
清亮的機械聲響起。
隨著實驗室大門打開,孟振國攜帶著一份文件走了進去。
“孟所。”
“孟所。”
實驗室里的幾名身穿白大褂的研究員紛紛點頭,不過因為是臨時被叫醒,所以臉上都帶著一絲疲憊。
孟振國為人做事都非常直率,一句廢話都沒有說,掃視了一眼在場被臨時召集來的研究員,聲音低沉,且無比嚴肅:
“既然各位都在這,我提前先說,在接觸這次的測試材料以及展開后續任何操作之前,請大家先簽署最高等級的保密協議。”
孟振國卷開線圈,將檔案袋里的保密協議挨個分發了下去。
看著這份帶有“絕密”字樣的文件,眾人臉色不由得為之一變。
要知道任何涉及到絕密相關的,那都關系到國家的核心秘密。
同等的核武器資料,也是絕密。與之相提并論,也是普通人能接觸到的,就是高考試卷了。
協議里的內容非常簡單明了。
禁止對外談論記錄此物的相關信息,包括其來源、測試過程以及測試結果。
違者以叛國罪論處!
看到內容如此嚴肅,在場的研究員瞬間倍感壓力。
不過作為軍人出生的孟振國,從來都不會在這些重要的事上去考慮別人的感受。
“各位,只有簽了,在保密條例上留下指紋才能接觸測試材料。不簽的人,現在離開實驗室,就當今晚的事情從來沒有發生過。”
話音落下,實驗室立馬安靜了下來。
“我簽。”
一個較為年輕的研究員舉起了手,不知道是因為緊張還是某些其他緣故,手都在發抖。
他第一個拿起筆,在這份絕密協議上簽署了自己的名字,并按上指紋。
有了第一個人帶頭,其他幾名研究員也都開始簽署起了保密協議。
隨后,孟振國走到靜力拉伸測試區,將一卷不起眼的魚線放在了防靜電托盤上。
而后,在眾人幾乎驚愕的目光下,孟振國說道:“其他的測試項目先放一放,優先測試這個。”
看著托盤上平平無奇的魚線,好幾個人都下意識揉了揉眼睛,確認魚線無誤后,難以置信道:“孟所,這次咱們不惜簽署保密協議要測試的東西只是這卷……魚線?”
另一個研究員瞪大雙眼補充道:“而且還是要展開航母阻攔索級別的測試?這怕是不合適吧,現在我們之前的項目正在攻關的最后時刻,設備寶貴,時間也……”
在大家的匪夷所思下,孟振國卻是不假思索道:“這看上去確實是普通的魚線,可這魚線的手感和韌性都非常不對勁。我已經在家做過測試了,這東西絕非小可!就算只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性,也必須要要立刻驗證!”
褚蘭蘭從人群后頭走了出來,她一襲白衣,面容姣好,銀白邊的眼鏡下,是一雙目深邃明亮的眼睛。
作為目前實驗室里最高級別的三級研究員,也是從清北主攻材料學,出國留學深造,又毅然返回祖國的同志。
她剛在在保密協議上簽下自己名字時,可壓根就沒想過這次測試的只是一卷魚線。
不由得抬頭看向孟振國,不過她卻沒有反對:“孟工,海燕實驗室的每一次測試都會記錄在案,所以我希望您的直覺是對的,不然這個責任我們都承擔不起。”
褚蘭蘭覺得,孟振國之所以言之鑿鑿,一定是有他自己的把握。
在場最想航母阻攔索技術得到突破的也絕對是他。
這位專門負責航母阻攔索的首席專家,不可能在這無的放矢。
“多謝你的認可。”
孟振國以他的人格,和近乎絕對的偏執壓倒了在場所有人的顧慮。
褚蘭蘭轉身看向負責儀器的那名研究員說道:“小王,準備一下小型MTS實驗機,先做一下基礎的破斷強度和彈性模量測試吧。”
“那樣本需要取多少米?”
褚蘭蘭思索了片刻,說:“先取一米測試吧。”
她看向孟振國問:“孟所,沒異議吧?”
孟振國搖頭:“按你說的來。”
褚蘭蘭之所以選擇先上小型MTS實驗機,說到底還是覺得這對普通的魚線來說已經是最極限的測試了。
不過,負責操機的小王卻忍不住嘀咕:“上來就給魚線做破斷強度,而且還是用能測幾百兆帕的機器,實在是有點大才小用啊。”
搖了搖頭,還是利索地開始操作起了儀器。
褚蘭蘭要求做的破斷強度和彈性模量測試是了解一種材料力學性能最基礎、最快速的手段。
破斷強度能直接告訴你材料能承受的極限力量。
彈性模量能告訴你它在受力時抵抗變形的能力有多強。
只需要這兩項最基礎的數據,就能判斷出魚線是否像孟振國說的那樣,有具備成為航母阻攔索材料的潛質。
反之,如果連這兩項測試數據都不過關,后續更復雜更耗時間的疲勞測試、沖擊測試、耐腐蝕測試也就輪不上了。
研究員小王已經將一米魚線的兩端夾在了儀器夾具當中來測試魚線的彈性模量。
隨著機器的啟動,一股拉力開始緩慢施加在魚線上。
此時孟振國緊盯著電腦屏幕上所實時顯示所受力的位移曲線。
反倒是褚蘭蘭和其他研究員雙手環抱胸前,表情顯得非常輕松,甚至帶著一種想象之中的意思。
“數據開始發生變化了,你們看這曲線斜率,挺一般的,感覺就比普通魚線強上那么一點。”
“話是這樣說,但能做到這種程度確實不簡單了,我感覺已經到達極限了。”
“根據現在的數據來判斷,這卷魚線用在航母上難堪大用,不過作為民用魚線的話,絕對是目前我見過最頂尖的魚線了!”
眾人你一言我一句,已經全然忘了測試還在進行當中。
一直沉默不發的褚蘭蘭,那原本平靜的表情隨著時間推移逐漸發生了變化。
這種變化非常微妙。
從她放下手臂,以及向電腦前邁進一步時,眼里充滿了匪夷所思。
屏幕上顯示,隨著拉力線性的增加,此時的曲線斜率異常穩定!
并且高的離譜!
當拉力來到七百公斤時,曲線斜率沒有任何變化,這意味著在如此強的拉力下,魚線的結構幾乎沒有發生任何顯著的形變!
這絕對不是普通魚線能夠測出的數據!
這不正常!
坐在電腦前的小王,也是立馬扭頭不可思議地看向了褚蘭蘭:“褚工,這彈性模量初步估算已經超過了300Gpa!這完全能夠趕上最頂級的碳纖維復合材料了!”
作為材料學專家,在場每一個人都很清楚。
市面上普通的鋼材模量差不多在200GPa,只有頂級的碳纖維才能達到300甚至以上。
至于魚線……這個數據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這真的是魚線嗎?”褚蘭蘭發出了靈魂拷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