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同仁堂地窖
- 火紅50年代,我垂釣萬物
- 貓的黑眼圈
- 2047字
- 2025-07-23 18:05:00
大河木業(yè)店內(nèi)王民生帶著團隊,有條不紊地制造杉木吸潮板。
柳秋如在醫(yī)院照顧小翠花,鍋頭在家負責照看爺爺。
每個人都很忙碌。
除了李二河。
李二河最近絞盡腦汁,思考防疫藥湯保溫的發(fā)明,但一無所獲。
他來到什剎海釣魚放松下心情。
他有些納悶。
自從垂釣系統(tǒng),從青銅升級到白銀后,原先勤快的系統(tǒng)不見了。
十天半個月,都不見系統(tǒng)的喚起。
難道它在憋個大招?
李二河緊緊盯著湖面,魚鉤傳來微弱的震動。
他猛地拉起魚竿,一條碩大的鰱魚浮出水面。
他麻利的收著線,將鰱魚拖拽到岸上。
用手一掂量,估摸三斤左右。
李二河腦中閃過這條鰱魚的烹飪方法:
清燉鰱魚湯。
如果放到70年后,對燒傷的小翠花是絕佳的大補湯。
但放在這一年,卻不行。
這一年燒傷病人,能喝口小米粥都算不錯的營養(yǎng)品。
野外抓的魚類做湯,人們普遍不接受。
民間認為河鮮是發(fā)物,不利于病人。
其實是抗生素缺乏,一點魚蝦不新鮮都會引發(fā)傷口發(fā)炎,只能等死。
李二河提溜著鰱魚,往家中走去。
還是給自己和鍋頭他們吃吧。
走在路上,忽聽到身后一道聲音:
“叮鈴~”
一輛金屬外皮人力車停在自己的身前。
這是同仁堂洪東家的專屬外出工具。
“李二河同志,東家找你。”
李二河提起鰱魚:“我這魚咋辦?”
“你要送東家的話,手拿著就行。”
李二河無奈地上車,提著送給洪悅的“禮物”-鰱魚。
同仁堂。
二大爺宋青竹站在洪悅身旁,在紙上一通寫著。
“東家,我開的這套藥材組合,特別適合用于祛瘟湯,你看怎么樣?”
洪悅掃過兩眼,低聲說:“就按這方子辦吧。”
宋青竹高興地往外走著,只聽到身后一聲:“李二河來了,直接帶到這。”
宋青竹“奧”的一聲,嘴角掛著笑。
小李這孩子,剛來大院幾個月,好像全地球都離不開他。
少許時間后。
李二河走進洪悅的辦公室。
“小李同志,可算等到你了,誒,你提著魚干什么?”
李二河舉起魚恭維著:
“洪東家日夜操勞,我正好帶條鰱魚,可以做清燉鰱魚湯,能補補身子。”
洪悅站起身,走到李二河身前。
洪悅眼球布滿血絲,兩個大眼袋黑中帶紫,一個肉嘎達出現(xiàn)在眼角。
“謝謝你的好意,我就收下了,快坐。”
洪悅是何等的人物,竟然能看上自己這條河魚。
看來是有要事相托。
李二河率先開口:
“我最近參加會議,得知我們居民小組要和你們合作,共同分發(fā)祛瘟湯給中轉(zhuǎn)的年輕人。”
洪悅點點頭,示意繼續(xù)說下去。
李二河笑著問:“會議上我只奇怪一件事,洪東家能否幫我分析下。”
洪悅提起興致,倒茶的手停頓片刻:“你說。”
“為何素未謀面的綠色制服同志,看我的眼神帶著光呢?”
“啪~”
洪悅放下紫砂壺,微笑說:“小李同志精神有活力,估計要被征調(diào)吧。”
李二河啞然一笑:“洪東家別拿我開玩笑了。”
洪悅抬起頭,鷹眼炯炯有神:
“其實是你的吸潮板設計被他們采納了,十分適合在坑道中保持藥物、食物的干燥。”
李二河疑惑問:“洪東家怎么知道的?”
洪悅拿出幾張草稿圖,遞給李二河:
“因為我參加衛(wèi)生發(fā)明獎審批時,你的吸潮板設計被他們看到并被采納。”
洪悅遞給李二河一杯茶:
“你知道這多不容易嗎?我們同仁堂第一次向他們投標項目時,用半年時間才通過審批,
結(jié)果你不到兩個月就能受到青睞。”
李二河舉著茶杯向洪悅示意道:
“樹大好乘涼,我借著同仁堂的大招牌,才能做出這些功績的,洪東家,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李二河將茶一飲而盡。
望著嘴角含笑的洪悅,李二河問:“東家還沒說請我來干什么呢?”
“跟我來。”
李二河跟著洪悅一路來到后院。
來到上次下去過的地窖口。
與上次不同的是,這次地窖口附近遍地腳印。
其中幾個偌大的膠鞋印跡很是清晰。
“東家,咱們不下去嗎?”
洪悅緩緩說:“你做的第一批六塊防潮板,使用后效果不錯,但。”
李二河豎起耳朵,生怕錯漏一個字。
“但地窖內(nèi)空氣不流動,容易滋生細菌,我想弄一套換氣系統(tǒng)。”
換氣系統(tǒng)?
不如讓自己發(fā)明制造電機算了。
電機啟動,抽出地窖的空氣,換入新鮮空氣。
但這是1951年,電機并不普遍,請不要為難一個木匠。
李二河搖搖頭說:“洪東家,這事有點難辦。”
洪悅眉頭一皺:“為何?”
李二河指著地窖口說:
“通風系統(tǒng)涉及建筑、木匠、甚至是電機,這已經(jīng)超過我能力范圍了。”
其實,這對李二河并不是超出能力范圍。
他上一世考過一建、二建、注冊結(jié)構(gòu)師等建筑類證書。
挖個通風管道,不是難事。
難得是如何替代電機。
四九城大力改善電力系統(tǒng),但每天仍然限電。
所以需要發(fā)動腦筋,想出電機的替代品。
一頓操作下來,得不償失,費心費力。
“這個數(shù)。”
洪悅伸出食指。
10塊?
得加錢。
“100元。”
“我干。”
李二河麻利地接下這個任務。
他笑呵呵問道:“洪東家出價不低,有什么要求嗎?”
洪悅伸出三根手指。
“三個月?”
那很寬松。
“三個星期。”
錢難賺,屎難吃。
為了100元,拼了。
李二河干勁十足地走向地窖口,想下去勘察一番。
洪悅一把拉住他胳膊,神情嚴肅地說:
“沒必要下去,我已經(jīng)叫人把地窖地形圖和照片整理好,你拿走就是。”
李二河點點頭,他納悶地窖中藏著何種東西,能讓洪東家如此緊張。
手中拿著一摞地窖資料,李二河跨上自行車向家騎去。
想著100元的大額報酬,他不自覺嘴角揚起。
突然,前方一名巡查同志伸出手攔住李二河。
“你是李二河?”
“是的,同志有什么事嗎?”
“來人,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