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從賣炸雞開始
書名: 重生印尼的我成為首富作者名: 鮮魚狂想本章字數: 2089字更新時間: 2025-06-27 12:37:12
前世,顧峰來印尼投資的時候,他的一位死黨有一次心血來潮,臨時買了張機票就跟著過來旅游。
當死黨看到印尼遍地的手搖飲店以及炸雞店,尤其是那到哪都能看到的蜜雪冰城加盟店,頓時就萌生了開一家珍奶炸雞店的想法。
想著要做大做強,死黨選擇創立自有品牌,于是開始瘋狂研發產品,期間就連珍珠奶茶的珍珠以及炸雞的裹粉都親自制作和調配。
顧峰因為時常前去印尼,不可避免地被死黨拉下水,不僅要幫忙做市場調研還得幫忙試吃。
因此,顧峰對珍奶和炸雞了解得十分透徹,所以他現在要賣的產品,自然就是珍奶和炸雞。
只不過在現在這個年代,未來被各種唾棄和撻伐的植脂末才剛剛被發明出來,還是新潮的高級貨,僅有歐美發達國家的一部分人才能享用到,印尼自然是無法獲得。
所以,顧峰便決定從賣炸雞開始。
告別林明旺后,回到家的時候已經是九點多。
推開院門走進院子,客廳里透出溫暖的亮光,伴隨著“嗒嗒嗒”的聲音。
客廳里,母親李秀梅正在燈下踩著縫紉機,給一家制衣廠縫制衣物。
房間里,弟弟妹妹們都已經安然入睡。
而一家之主的父親還在先達,并沒有在家。
顧峰走進客廳,輕聲呼喚道:“媽,我回來了。”
李秀梅停下縫紉機,抬起頭,關切地說道:“餓了吧,爐灶上還熱著粥,先去喝了。”
兒子才十幾歲就出來做工,每天還這么晚才歸家,李秀梅心疼,所以每晚都會給他準備夜宵。
顧峰現在這個年紀,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五點多吃晚飯,到現在確實也是餓了。
今晚的夜宵除了雞肉粥外,還有一大根炸得金黃的油炸鬼。
油炸鬼泡粥,也是顧峰前世最愛的組合,他吃得心滿意足。
吃飽之后,顧峰拿著毛巾走到院子里的水井邊。
這個年代的棉蘭市,許多地區的住家都已經通了電和自來水。
但他們家所處的這一區叫做Sunggal,相對落后,不僅沒有電,也沒有自來水。
不過父親和大華電影院的老板認識,就從電影院的總線拉了一條分線到家里,解決了用電的問題。
但自來水就沒辦法了,不過好在院子里有水井,省了外出打水的麻煩。
顧峰這時也懶得進衛生間,三兩下把還帶著汗水的衣服脫掉,穿著內褲開始打水沖涼。
這個年紀的身體,就跟點燃的火炭一樣熾熱,冰涼的井水沖刷在身體上,他感到異常的舒暢。
直到身體里的燥熱被徹底澆滅之后,顧峰這才停下來,用毛巾擦干身體,換上干爽的衣服。
這時還沒有到十點,只不過沒有任何的娛樂節目,顧峰也只能躺在床上。
聽著客廳里縫紉機傳來的“嗒嗒”聲,腦袋里想著今后的發展計劃,沒過多久就沉沉入睡。
翌日清晨。
李秀梅正要出門買菜的時候,顧峰跟了上來。
把李秀梅手中的竹籃接過來,一手挽著她的肩膀:“媽,今天我陪你去巴剎(市場)。”
“好。”
李秀梅愣了一下,她記得顧峰上一次陪她去巴剎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了。
“媽,等下買一些雞肉和面粉。”
“買面粉做什么?”
顧峰眨了眨眼睛,用廣東話回道:“等下你就知。”
巴剎里人頭攢動,摩肩接踵,一眼看過去,不管是攤販還是客人,既有華人也有印尼人。
顧峰耳邊聽到的,除了印尼語以外,則是各種南方的方言,有福建、廣府、潮汕、客家、海南話等等。
這就形成一種很獨特的現象,華人和印尼人交流時說印尼話,華人與華人之間如果是同鄉就說他們之間的方言,不然的話則是說著閩南話。
他們一路來到賣肉的區域。
這個巴剎的客人是以華人為主,所以這里除了雞、牛和羊以外,還有好幾攤豬肉攤。
因為宗教的原因,價格相對低廉的雞肉是印尼人主要消費的肉類,因此菜市場里賣雞肉的攤位也就最多。
而販賣雞肉的攤位也別具特色。
只見所有攤位的后面都是一摞摞疊得高高的雞籠,里面全部都是活蹦亂跳的活雞。
李秀梅帶著顧峰來到一家時常光顧的攤位,這是華人的攤位。
三十多歲的攤主笑呵呵地問道:“阿梅姐,這是你兒子啊?”
李秀梅也是笑著回應:“是。”
攤主稱贊道:“你兒子這么斯文,個子還這么高,一看就是將來做大事的料。”
兒子被稱贊,做媽的自然高興,李秀梅的臉上洋溢著喜悅。
閑聊過后,攤主問道:“今天要什么樣的雞?”
顧峰看了眼攤位上幾只殺好去毛的雞。
這幾只雞雖然大小不一,但都是印尼的Ayam Kampung(土雞),體型瘦長,除了雞腿比較厚實以外,其他部位看起來沒什么肉。
要做炸雞,最好是選擇白羽雞,也就是所謂的肉雞。
于是顧峰問道:“頭家(老板),你這有肉雞嗎?”
老板顯然是第一次聽到肉雞這個詞,他愣了一下:“我們這里沒有賣肉雞哦。”
“媽,我們去下一家看看。”
既然沒有,顧峰就想著去下一家。
“阿弟別急,你要的肉雞是什么樣的?”
“就是雞肉比較多,肉比較嫩的。”
“那不就是童子雞嘛。”老板一聽,轉身從身后的一個雞籠里抓出一只正常體型、長著黃褐色羽毛的雞。
顧峰搖了搖頭:“我要的是那種羽毛是白色的。”
“那就沒有了。”老板無奈,只能看著顧峰離開。
然而,顧峰把所有賣雞的攤販都逛了一遍,攤販們不僅沒有賣白羽雞,連聽都沒聽過。
這不對啊。
這狀況大大出乎了顧峰的意料。
在前世,死黨之所以要在印尼賣炸雞,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當地白羽雞供應充足,且價格極其低廉。
他陪死黨逛過好幾個巴剎,不管是以華人為主還是以印尼人為主的巴剎,里面的雞攤起碼有八成是在賣白羽雞。
可現在這個巴剎里的雞攤不僅沒有賣,攤販們甚至連聽都沒聽說過。
這又是什么狀況。
想賣珍奶,沒有植脂末,想賣炸雞,又沒有白羽雞,難不成自己創業要倒在起步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