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 重生萬歷:我只想保命撬江山
- 森上木
- 2124字
- 2025-07-05 08:57:51
文淵閣內,安靜得只剩下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
高拱和高儀偶爾抬頭,都發現今天的張居正有些反常。
他像一尊石像般,死死地盯著手里的那本冊子,一動不動
唯有那越來越急促的呼吸,和額角滲出的細密汗珠,暴露了他內心的不平靜。
許久,張居正長長地吐出一口濁氣,他站起身,拿著那本冊子,一言不發地走到了高拱面前。
“叔大,何事如此失態?”高拱正為遼東的軍費問題頭疼,語氣有些不耐。
張居正沒說話,只是把皇冊遞了過去。高拱疑惑地接過,只看了兩頁
他那火爆的脾氣仿佛被澆了一勺熱油,“嚯”地一聲就站了起來。
但他沒有像往常那樣咆哮,而是瞪大了眼睛,嘴巴半張,那表情,活像見了鬼。
高儀也好奇地湊了過來。三人圍著一張桌子,腦袋湊在一起
對著那本薄薄的冊子,像是三個第一次進城的鄉巴佬,研究著一件聞所未聞的西洋景。
“……好!好一個五行稽功箋!好一個歲會總覽圖!這他娘的是哪個混賬王八蛋想出來的主意?太損了!太毒了!我喜歡!”
高拱一拍大腿,不怒反笑,笑聲里滿是酣暢淋漓的快意。
他仿佛已經看到那些平日里只知道打太極、和稀泥的官僚,被這五顏六色的紙條逼得雞飛狗跳的模樣。
笑完,他卻猛地收聲,狐疑地盯著張居正:“叔大,你跟老夫說句實話。
這玩意兒,是不是你在給萬歲爺上課的時候,掰開了揉碎了,循循善誘,喂到他嘴里的?”
張居正的臉皮抽動了一下,苦笑道:“首輔,你太瞧得起我了。
我若有此等奇思,這《考成法》早就推行下去了,何必等到今日?再者,你覺得,這像是我的手筆嗎?”
高拱和高儀對視一眼,都緩緩搖了搖頭。
張居正的手段,是王道,是堂堂正正的碾壓。
而這本冊子里的東西,卻充滿了各種不按常理出牌的奇詭和刁鉆,更像……更像是一種他們從未見過的,直指人心的陰謀。
“那就奇了怪了。”
高拱摸著自己的胡子,百思不得其解,“不是你的手筆,難道真是萬歲爺自己想出來的?
一個不滿十歲的娃娃,能琢磨出這么一套周密狠辣的法子?”
高儀在一旁,也喃喃自語:“莫非……我們這位萬歲爺,當真是天授之姿,生而知之的圣人?”
“圣人?”高拱冷笑一聲,搖了搖頭,“我等皆有子嗣,你我的兒子,十歲的時候在干什么?
還在跟同窗為了半塊墨錠打架呢!圣人?就算是圣人轉世,十歲的時候,最多也就是把四書五經倒背如流。
可這冊子里的東西,哪一句是圣賢書里教的?這已經不是早慧了,這……這簡直就是個妖怪!”
三位權傾天下的大明閣老,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一絲難以掩飾的驚懼和茫然。
他們感覺自己像是三個站在棋盤邊的看客,自以為已經摸透了棋手的路數
卻猛然發現,那個端坐在棋盤對面的,根本就不是他們想象中的那個懵懂稚童。
他落下的一顆顆棋子,他們看得懂,卻又完全看不懂。
文淵閣內,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窗外,陽光正好,閣內,卻有一股寒氣,從三位大學士的腳底板,緩緩升起
那股莫名的寒意,在文淵閣里盤桓了許久。
最終,還是高拱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權相”,率先打破了沉默。他把那本皇冊往桌上重重一拍,發出一聲悶響。
“管他娘的是妖怪還是圣人!只要他屁股還坐在這大明的龍椅上,只要他想出來的法子能治得了那幫該死的官僚,老夫就認!”
高拱的眼中,閃爍著一種近乎狂熱的光芒,“叔大,你即刻去擬票,就說萬歲爺此法,乃經天緯地之才
我內閣上下,一體遵行!老夫倒要看看,這五顏六色的紙條,能不能把那幫軟骨頭的腰桿給貼直了!”
張居正看了一眼高儀,見他也緩緩點頭,心中便有了定數。他躬身道:“首輔說的是。此事宜早不宜遲,我這就去辦。
不過,驟然推行天下,阻力恐會過大。下官以為,不若先以京城六部為試點,待有了成效,再行推開,方為穩妥。”
“準了!”高拱一揮手,大包大攬,“就先拿吏部和工部那兩個爛泥坑開刀!
尤其是工部那幫飯桶,修了十年的河堤,黃河年年決口,老夫早就想把他們按在河里灌上三天三夜的黃泥湯了!”
一場足以讓整個大明官場發生劇烈地震的改革,就在這三言兩語間,被定了下來。
他們甚至沒有去請示皇帝,因為他們知道,這本冊子,本身就是一道不容置疑的圣旨。
消息很快就從文淵閣傳了出去。當“五行稽功箋”的具體章程
作為內閣票擬的正式公文,下發到六部九卿的案頭時,整個京城的官場,都炸了鍋。
起初,大部分官員都把它當成了一個笑話。
“聽說了嗎?萬歲爺想出來個新花樣,要讓咱們天天在墻上貼紙條玩兒。”
“可不是嘛,紅的黃的綠的,跟咱們家閨女玩的翻花繩似的。這叫什么?稽功箋?我看是小孩子過家家。”
“噓!小聲點!這可是內閣三位閣老都點了頭的。聽說高首輔看了,撫掌大笑,說此乃萬世良法呢!”
“嗨,高胡子那脾氣,你還不知道?他就是想找個由頭折騰咱們罷了。
放心,雷聲大,雨點小。這玩意兒,看著熱鬧,真要辦起來,千頭萬緒,不出一個月,保管它不了了之。”
嘲諷,輕視,不屑。這是官僚們面對新政時,最本能的反應。
他們在這潭死水里浸淫了太久,早已練就了一身百毒不侵的“拖字訣”和“和稀泥”神功。
他們不相信,區區幾張彩色紙條,就能改變什么。
然而,他們很快就笑不出來了。
內閣的執行力,在這一次,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強硬。
高拱親自坐鎮,從都察院抽調了一批最不近人情,素有“活閻王”之稱的鐵面御史,組建了一個臨時機構,稽功司。
這些人,不歸六部管轄,直接對內閣負責,每天的工作,就是抱著個小本本,在吏部和工部兩個試點衙門里四處游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