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 重生萬歷:我只想保命撬江山
- 森上木
- 2120字
- 2025-07-02 10:02:48
乾清宮偏殿。
朱翊鈞依舊坐在那張羅漢床上,手里捧著一卷《資治通鑒》,看得漫不經心。他已經等了快一個時辰了。他知道,吏部的任命會很快,但他沒想到,會這么快。這說明,馮保已經徹底領會了他的意圖,并且忠實地執行了。
這條蛇,很聰明,也很有用。
殿門被輕輕推開,馮保躬著身子走了進來,身后跟著的,正是那位新上任的錦衣衛都指揮使,朱翊亨。
“萬歲爺,朱指揮使到了。”
朱翊鈞這才放下書卷,抬起頭。
他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打量著自己選中的這把“刀”。
朱翊亨比他想象中還要高大,一身簇新的飛魚服穿在他身上,更顯得肩寬腰窄,猿臂蜂腰。他沒有佩戴官帽,一頭烏發用玉冠束起,露出光潔飽滿的額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雙眼睛。不像他父親朱載純那樣總是滴溜溜地亂轉,透著精明和算計。朱翊亨的眼神很正,很亮,像兩把出鞘的利劍,帶著一股不加掩飾的銳氣。
是個有本事,也有傲氣的人。朱翊鈞在心里下了判斷。
“臣,錦衣衛都指揮使朱翊亨,叩見萬歲爺,萬歲爺萬歲萬萬歲。”朱翊亨撩起衣擺,恭恭敬敬地行了跪拜大禮。
“起來吧。”朱翊鈞的聲音依舊是奶聲奶氣的,但在這安靜的偏殿里,卻自有一股威嚴,“賜座。”
“謝萬歲爺。”朱翊亨站起身,卻并沒有坐下,而是垂手侍立在一旁。
“翊亨哥哥,朕讓你坐,你就坐。”朱翊鈞從羅漢床上跳下來,走到他面前,仰著頭看他,“在朕這里,不必拘泥于那些虛禮。咱們是君臣,更是兄弟。”
他這番話,說得親切自然,既拉近了關系,又點明了主次。
朱翊亨心中一暖,再次躬身:“臣不敢。”
“坐。”朱翊鈞指了指旁邊的繡墩,語氣不容置疑。
朱翊亨這才依言,欠著半個身子坐了下來。他感覺有些不自在,眼前的皇帝,分明只是個九歲的孩童,身量還不到他的胸口,可那雙眼睛,卻深邃得像是古井,讓他不敢直視。那種平靜的審視,比他父親的咆哮,比朝中那些老狐貍的打量,都要來得更有壓力。
“朕讓你來做這個指揮使,你父親,是不是很不情愿?”朱翊鈞開口,第一個問題就問得極其刁鉆。
朱翊亨一愣,沒想到皇帝會問得如此直接。他該怎么回答?說“是”,那是告父親的狀。說“不是”,那是欺君。
他定了定神,沉聲回道:“回萬歲爺,家父只是擔心臣年輕識淺,難堪大任,怕辜負了萬歲爺的圣恩。”
這個回答,滴水不漏。
朱翊鈞笑了。不是那種孩童的天真笑容,而是帶著一絲玩味的,成年人的笑。
“他不是怕你辜負了朕,他是怕你,也怕這禮王府,被朕拖下水,將來落不得好下場。”
朱翊鈞一句話,就撕破了所有溫情脈脈的偽裝。
朱翊亨的額角,滲出了一絲細汗。他猛地抬頭,看向御座上的那個孩子,眼中滿是震驚。他發現,自己完全看不透這個小皇帝。
“萬歲爺……”
“朕知道,錦衣衛這個位置,是火山口,是斷頭臺。”朱翊鈞的語氣很平靜,“朕也知道,滿朝文武,現在都把你看成是朕豢養的一條瘋狗,避之唯恐不及。”
他頓了頓,直視著朱翊亨的眼睛。“那你呢?翊亨哥哥,你自己是怎么想的?你是心甘情愿地來當這條瘋狗,還是覺得委屈了你這一身本事?”
這個問題,比剛才那個更加誅心。
這已經不是在問他的忠心,而是在問他的本心。
朱翊亨感覺自己的后心,已經被冷汗浸濕。他站起身,再次單膝跪地,這一次,他的聲音里帶上了一絲決然。
“萬歲爺,臣不怕當狗!”
他抬起頭,目光堅定地迎上朱翊鈞的審視。“臣只怕,當一條沒有主人的野狗!臣更怕,當一頭被圈在王府里,衣食無憂,卻只能對著四方天,空耗一身氣力的豬!”
“臣想做事,想做一番事業!萬歲爺給了臣這個機會,便是臣的主人!只要萬歲爺一聲令下,別說是火山口,就算是刀山火海,臣也敢闖!”
這番話,說得是熱血沸騰,擲地有聲。
朱翊鈞看著他,那雙與年齡不符的深邃眼眸里,沒有贊許,也沒有激動,只有一片古井般的平靜。這讓朱翊亨一腔沸騰的熱血,像是被兜頭澆了一盆冰水,瞬間冷靜了下來。他忽然意識到,效忠的口號,永遠是這個世界上最廉價的東西。
“很好。”朱翊鈞點了點頭,從羅漢床上下來,赤著腳走向偏殿內側的一間書房,“你跟我來。”
馮保下意識地想跟上去,卻被朱翊鈞一個眼神制止了。那眼神很輕,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命令。馮保躬著身子,停在了原地,眼觀鼻,鼻觀心,仿佛一尊木雕。
朱翊亨跟在朱翊鈞身后,走進了那間書房。這間書房不大,卻堆滿了書卷和檔案,空氣中彌漫著一股陳舊紙張和墨香混合的味道。與外面富麗堂皇的宮殿不同,這里更像是一個老學究的密室。朱翊鈞沒有走向那擺滿了經史子集的書架,而是徑直走到一張巨大的紫檀木書桌后,吃力地從桌子底下拖出一個沉重的樟木箱子。
“打開它。”朱翊鈞指著箱子,對朱翊亨說。
朱翊亨上前,解開銅鎖,掀開了箱蓋。箱子里沒有金銀珠寶,沒有文玩玉器,只有一摞摞用牛皮紙封好的賬冊,上面用小楷密密麻麻地標注著“隆慶六年,宗人府歲支”、“隆慶六年,山西布政司宗祿冊”、“隆慶六年,河南……”之類的字樣。
朱翊亨愣住了。這些賬冊,他認得。這是宗人府和各地布政司每年都要匯總的核心賬目,記錄著所有朱明宗室子孫的爵位、俸祿、田產等信息。這些東西,別說是他一個世子,就算是內閣大學士,若無皇帝特許,也絕無可能看到如此齊全的匯總。
“隨便拿一本看看。”朱翊鈞的聲音很平靜。
朱翊亨壓下心中的驚疑,伸手拿起最上面的一本,是“隆慶六年,宗人府歲支總冊”。他緩緩翻開,只看了幾頁,額頭上就滲出了一層細密的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