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定修行
- 誅仙:謫仙臨塵,酒劍伏魔
- 獨向瀟湘
- 2215字
- 2025-07-05 00:05:56
拜師禮畢,奉過茶后,道玄對李白道:
“李白,今日之后,你當為我之二弟子,你之上,尚有大師兄蕭逸才,不過其人在宗門外執行任務,待他歸來之后我自引你二人相見。”
“今后你暫隨田師弟居于大竹峰,每旬有一日田師弟會派人帶你來通天峰尋我。”
見李白面露疑惑,一旁的田不易解釋道:
“掌門師兄親傳只有你與蕭逸才二人,但峰內記名弟子眾多,且皆為年長弟子,你這般毛頭小子去了反倒無趣,我大竹峰人少清靜,正適合你。”
李白聞言,心中便已明白此舉師尊深意。
他初入青云,卻一步登天,成為掌門弟子,哪怕青云門這般名門正派,也定會有人不忿。
李白當即恭敬再拜道:
“弟子蒙師尊垂青收錄門下,已是天大的福分,如今又得師尊如此周全安排,弟子定當潛心修行,不負師尊栽培之恩。”
稍作停頓,李白又轉向田不易鄭重一禮:“田師叔不嫌弟子愚鈍,愿予收留,弟子感激不盡,今后在大竹峰修行,必當謹遵教誨。”
道玄和田不易對視一眼。
眼中盡是滿意之色。
這個弟子心思靈透,舉止有度,能成為他的師尊,當真暢快。
田不易在心中也暗自感慨:“要是我大竹峰的那幾個不成器的弟子也能有李白這樣的機靈勁就好了。”
收徒事畢。
道玄對田不易道:“田師弟,我先帶白兒往我之住所一趟,明日再將其送往大竹峰。”
田不易點頭道:“師兄請便,我便先帶小凡回大竹峰,再遣一弟子為師侄收拾出一間屋子來。”
田不易說完轉頭看向李白:
“李師侄,你對這屋子可有要求?”
“我大竹峰弟子稀少,屋子都是獨門獨院,不像其余諸峰有的甚至四人一間,你對屋舍周圍環境可有要求,是要僻靜些的,還是要靠近我等些的,亦或是臨竹臨溪?”
李白看了眼自家師尊。
道玄輕輕點頭。
李白拱手道:“弟子謝過田師叔,弟子生性愛竹,可有居所既伴竹而立,又比鄰溪岸?”
田不易聽罷,笑道:
“愛竹?倒是巧了!”
“我大竹峰雖不以景致聞名,但卻生有黑節、紫靈二竹,其中漫山遍野的紫竹林,每臨月夜時葉泛紫光,千畝靈竹隨風成浪,正是青云六景之一的紫霄竹海!”
他抬手虛指遠處:
“后山有處'聽竹軒',背靠竹海,前臨碧溪,平日里只聞風過竹濤、水擊卵石之聲,最是清靜不過。“
說著,他看了李白一眼:“不過那地方離膳堂遠些,你若貪嘴,怕是要多走幾步路了。”
道玄聞言,嘴角微揚:“田師弟倒是舍得,那聽竹軒我記得是......“
田不易擺擺手打斷道:
“空著也是空著,既然李師侄喜竹,正好物盡其用。”
他轉頭對李白道,“明日來大竹峰了,讓大仁帶你去看看,若不合意,再換不遲。”
李白聞言拜謝。
“多謝師叔!”
田不易擺了擺手,轉身帶著張小凡離開了玉清殿。
道玄也一揮長袍。
“白兒,隨為師來。”
......
通天峰后山,云深霧繞。
一座簡樸的松木小屋靜臥于蒼崖之畔,匾額上書【清微廬】三字。
筆勢清瘦如劍痕,正是道玄親筆所題。
木屋以千年靈松所建,未施漆彩,木紋間猶帶松脂清香,檐角懸一青銅風鈴,乃百年前道玄師尊天成子所留,風過時其聲清越,滌蕩心神。
推窗可見虹橋橫空,云海翻涌如浪,正是青云六景之一的通天虹橋。
左側一株老梅斜生崖外,花開時滿枝朱砂色,據傳是青葉道人年少時所植。
屋內唯有一榻、一案、一爐。
案前。
道玄輕拂墨綠道袍的廣袖,案上青玉香爐無火自燃,一縷寧神香霧在師徒之間蜿蜒盤旋。
兩盞茶湯不知何時落于師徒二人身前。
道玄輕抿一口道:
“白兒,你為天外之人,不知此界局勢,大竹峰有一座小型藏書閣,雖無通天峰上藏書閣詳盡,卻也能讓你了解此界內情,日后你可自行翻閱。”
“今日我帶你來卻不是為了這個,而是為你點明修行根本。”
“你為天外之人,抱月而來,體質定生有神異,且伸手來,待為師探查一番,再與你說道。”
李白伸出手。
道玄一手輕按李白手腕,袖中定神珠自行飛出,在李白頭頂投下經絡虛影。
只見李白周身經脈中流淌著銀輝,那月光竟在白晝凝成液態靈髓,在丹田處形成微型月輪。
良久。
道玄收手驚嘆:
“白兒,你體內竟沉著一輪太陰本源,應是那輪明月所致。”
李白聞言有些焦急,他體內生異,如果來到一個修仙世界卻無法修煉,那將是最大的殘忍。
他連忙追問道:“師尊,太陰本源可會對修煉造成影響。”
案前。
道玄指尖輕敲茶盞,盞中茶水突然分層,上清下濁,中間浮現一道金線。
“白兒,且看。”
“此乃修真界最根本的陰陽之理。”
他忽然將茶盞推向李白道:“你體內情況卻異常特殊。”
盞中景象驟變,上層清水凝結成霜,下層卻被絲絲寒氣浸染,逐漸凝結。
“你體內的太陰本源已臻極致,正如此盞,長此以往,若無對應的陽氣相濟......”
“會如何?”
李白聲音微緊。
道玄信手一點,茶盞上層霜氣瞬間壓垮下層沸水,整盞茶凍結成冰。
“當如此盞!”
“啪!”
茶盞沒能承受住寒氣侵蝕,砰然碎裂!
道玄見李白臉色雖有蒼白,卻依舊鎮定,微微點頭,再道:
“我青云門修士,根本法為太極玄清道,尋常門人需十年苦功,方能在玉清三層凝練出太極元氣。”
“而你,太陰已成,太陽未生,則必須在三年內煉出對應太陽本源,方可調和陰陽,練為太極,否則寒氣入髓,便再無繼續修行我青云門法決的可能,身體也將為寒氣侵蝕,早夭身亡!”
“但太陰太陽非常人所修之道,我青云門人,上下兩千年,至今唯有數人于此道略有所成,其中以中興祖師青葉道人為此陰陽極變之道之極。”
說罷道玄看向李白,沉聲道:
“白兒,但若功成,你便身懷至純太極元氣,為此界諸法之最,砥礪修行自是一片坦途。”
“但此路坎坷,九死一生,可能途中便身死道消,如此,你可仍愿隨我修行?”
李白歷經兩世,心智之堅,舉世難尋,又怎會遲疑!
道玄話音未落,李白已撩袍跪地。
“弟子李白,心向大道,此心之堅,九死無悔,望師尊垂憐,授我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