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惡之,故有欲者弗居。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
師生同住又三載,今后離別天各方。打罵之愁皆消了,昔日偏見皆散了。復讀老子心有感,師之打罵無奈舉。老癟異常是不舍,讓他三日又何妨。
“嘣”的一聲起,萬千金絲滿天飛,離別就從今日開始了。
英語老師小手一揮,寫下了“excellent”,那是她對我們的認可,看著她滿臉笑容接過花,那是離別的開朗。
語文老師的告誡:“在這我就只強調兩點第一……第二……另外再說一點……”那是她的不舍與告別,聽得下面的同學眼眶紅,淚水直打轉。
數學老師的歉虛道:“其實我教的也沒那么好吧!”但那卻飽含對學生的感激之情。
道德老師的臨別贈言:“我對你們是又愛又恨,但更多的是愛……”
化學老師的臨終交代:“若以后要來找我,來二中,可能今年過后我就要……”那是他留給同學的信條。
物理老師的最后提示:“哦!來回答一下,握住耳朵是在哪里減弱噪音?”那是他對同學的不放心。
頓時,同學們都異口同聲道:“在人耳處減弱噪音。”
歷史老師的大學生涯之感訴:“大一、大二時生活還很充實的……到了大三、大四后整日無事,今天誰請,明天誰請……總之你們還是要去讀下大學,體驗一下大學生活”那是他對同學的殷切期望。
轉瞬之間,天黑風高,月大而黃,仿佛是為我們離別的不舍而哭黃的。
而晚上的活動也開始了,在這一期間我極力欲融之于內,而天地之間仿佛有一股力量阻礙我,讓我久久難以融之入內。
但心中回憶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便覺得融與不融也沒什么了,做自己想做的就行啦!過多的融入,或許還會適得其反,不若順其自然而為之。
頂粽子,一頂高中。
活動的開始,便是去頂那粽子,有人過多強求,頂飛了那粽子,而我則順其自然,雖頂然未如鳥兒般離我遠走高飛。
隨之應來的是看視頻,看著過去的點點滴滴的記憶。
對同學的不舍不由而生,曾經我認為小學與初中般,過了便過了,能遇便遇,遇不到也不強求,能記住便記住,記不住忘了又何妨,畢竟現在小學那三十多個同學我也就記得個寥寥幾人,其余的早已忘得一干二凈,就算是想破腦袋也想不起來,或許到我跟前我也認不出。
最為深刻的是那會兒,一個身穿黑外套,似有四、五十的中年人喊道:“這么快就把我忘啦!”
在沿途中才憶起那是我小學五、六年級的數學老師。
現如今,我卻想要記下,甚至留點東西來紀念一下,卻又不知要拿啥?
說送點禮物給同學,我又未曾送過;說……
總之,我便是不知要做點兒什么?看著她們早已錄好的視頻,而我卻還在想留什么。
算了!世間本如此,那有啥完美可言,有的只有無盡的遺憾,看著《庒子》似乎已有大逍遙的鵬,卻受到自然的限制,而在這天地間一粒塵埃的我又哪能追到那太逍遙,大自在,不留遺憾在人間,不若看看她們精心準備的視頻吧。
此刻我看著視頻中一個個熟悉的身影。
陽光開朗,樂觀自信的合立碩;獨步漫行歸家的馬浩瀚;滿臉笑容,眼中閃爍星光的杜如意……
心中滿是不舍,但我明白人生就是條走不完的岔路口,從這到那,最終,天人永隔,沒有誰能伴我走到底。
視頻結束后一位又一位的同學向老班送上離別之信,先前我本想寫本書,載下老班與我的點點滴滴,但又恐時間不足,便寫下這封信送給她。
送完信,一位位同學走上講臺吶喊助威,領取最后的中學獎狀。
待到領完后,又開始了歌唱,看著那個子矮小,體形瘦弱的程田浩卻拿起那沉重的吉他走上講臺,為我們伴奏。
而我卻不爭氣,所有的歌都沒有聽過,又或者說我從不愛聽歌,所有聽過的歌都是寫在音樂課本上的。
但那又無妨,隨著他們喊上一、二句也心滿意足了。
視頻還未完,一道通知卻打斷這美好的片斷,要培尖班的同學去開個短會。
此刻我望著那滿臉奶油的合立碩,仿佛一切都還在過去,沒有發生任何改變。
看著師源程與趙城健的打鬧,仿佛成了最美的畫面。
看著張雪去與老班合影,那碩大的體形反而更顯可愛。
不禁間想起杜如意那日與我的談話,她言:“你那作文是怎么寫得那么好的?”
我答:“多讀點兒書,便寫得出來。”
其實那并不準確,我個人認為讀書對我寫作影響確實大,但更重要的是關注身邊的小事,也許你們未曾注意過父親的黑發已經慢慢變白,但我卻注意到,以前我想是酒喝多了,現在我便意識到那是為我苦出的,這不正是一個感人的事嗎?
又如清明節,奶奶為我向祖先的求福,這不也是愛嗎?再比如中秋佳節,奶奶為我親手包的粽子,這不是愛嗎?
次日,你看見那二維坐標系,本應是正常的,你卻大驚道:“哇!你知道二維坐標系?”
我點了點頭,畢竟課本原話便是二維坐標系了。
你又急切地問:“那你知道三維坐標系嗎?”
我又點頭,畢竟先前了解過,也畫過。
而你卻吃驚地說:“這也是課本上的嗎?”
我答:“課外書上見過。”
你則迫切問道:“哪本課外書?”
我回復說:“《相對論》”其實這并不準確,因為原本這書是在《狹義相對論》最后一章提到的四維坐標系,那是個空間的三條軸加上時間的一條軸組成的坐標系,當時,為了更好理解,我便去了解過三維坐標系。
唉!初中三年眨眼過,太短、太短了!短到我都沒好好感受便結束了;但又太長、太長了!我都記不住,寫不下這初中的太多經歷。
初一的大鬧學堂,初二的老班煮湯圓,初三的老班送別日……那一件件的事,寫也寫不完,裝也裝不下,丟了又可惜,不知究竟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