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魏延匹夫
- 我的舅舅是諸葛亮
- 醉枕書眠
- 2085字
- 2025-06-30 19:31:00
歷史上,在劉備心軟想要放過劉封的時候。
諸葛亮說出那句:“封剛猛,易世之后終難制御!”
這話,跟多年前在白門樓,劉備一語令曹操下定決心處死呂布有異曲同工之處。
結局亦是一樣!
后世無數人分析過諸葛亮說這句話的語境。
各種陰謀論大行其道。
其實站在諸葛亮的立場,這句話就按字面意思理解即可。
封剛猛,易世之后終難制御。
意思很直白:劉備已經老了,一旦劉備去世,劉封就會難以控制。
不說別的,也不論劉封會不會反。
光是劉封的身份就是個定時炸彈。
要知道當初劉備到了荊州時沒有嫡子,認劉封為養子原本就是把劉封當做繼承人。
可不巧的是,在新野那些年,劉備有了自己的嫡子:劉禪!
這之后劉封的身份和立場就尷尬了。
有親生的兒子,誰會用養子做繼承人,劉備也是一樣。
隨著阿斗的出生,劉封這個養子其實也就失去了意義。
而劉封若是個低調的憨厚之人倒也罷了,可偏偏這家伙性格挺剛的。
從看不慣孟達就當街搶奪鼓吹那件事就能看得出,劉封就不是個省油的燈!
諸葛亮那是什么人?
智近乎妖的存在!
相繼丟掉荊州和東三郡后,蜀漢集團不僅需要一個背鍋的人,最主要的是需要內部的穩定。
劉封分析了半天,卻從沒有意識到:他自己死了,比活著更有用!
起碼目前的情形是的!
于諸葛亮這些目光深遠之人而言,劉封以后會不會反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被有心人利用!
劉封或許顧念劉備的情誼不反。
但隨便舉個例子,比方說:李嚴本身與諸葛亮不和,如若以李嚴為首的東州派再表明旗幟支持劉封。
那……
都不用想劉備故去后益州會亂成什么樣子。
或許到時候剛剛建立的季漢,就會早早被魏國給滅掉!!
……
念及此,蒯澈直截了當道:“兄長若想活命,可否聽弟一言?”
劉封卻反問道:“阿澈說荊州派會放棄支持我是什么意思?”
劉封還是比較在乎這句話!
他不理解道:“我想請阿澈幫忙,坦白說,是需要諸葛軍師的幫助,難道諸葛軍師都改變不了父王的態度嗎?”
蒯澈點點頭:“這正是我要對兄長說的。”
劉封有些惱怒道:“阿澈可是在誆我?”
你瞅瞅,就這副情緒不穩定的樣子,你不死誰死!
蒯澈無奈道:“兄長……”
“報——”
斥候的回返,打斷了蒯澈想要先穩住劉封情緒再勸的說辭。
劉封甩甩手,氣勢洶洶的大步向前:“何事?”
“稟將軍,前方發現魏太守麾下兵馬!”
斥候話音方落,道路盡頭就響起了馬蹄聲。
由于跟隨蒯澈的撤退路線,劉封丟掉了藏匿的馬匹,斥候被他派出去本來就是去尋找馬匹的。
蒯澈有些擔心,不會又沾惹上什么麻煩了吧?
咴咴——
頭戴牛角盔的將軍下馬行禮:“末將拜見少將軍!”
劉封瞇起眼睛:“你是高翔?魏文長呢?”
高翔拱手應道:“都督在二十里外視察地形,布防以應對魏軍!”
劉封冷言道:“帶我去找他!”
高翔低頭而退,并自然而然的將馬匹讓與劉封。
蒯澈目光微動,高翔?又是一個后世留名的蜀漢將領,記得這個人在北伐時經常跟魏延協同作戰。
看來這個時期就跟著魏延在漢中共事了。
只是,魏延竟然在附近布防?
是因為東三郡的易主嗎?
“阿澈,隨我來!”
劉封上馬,倒是不忘招呼他一聲。
高翔聞言,揮手又讓麾下讓了一匹馬出來。
蒯澈眨眨眼,望著被牽過來的馬匹,這……
咱不會啊!
他學過騎馬,但那是后世馬具齊全的馬匹,眼前這只有馬鞍和方便上馬的單邊馬鐙……
“郎君,你有傷在身且并不善騎術,還是小心為上!”
忠伯的出言,正好解了圍。
蒯澈點點頭,順勢捂住腰部:“我就不騎了,步行吧。”
劉封等的不耐,出言道:“也好,阿澈且緩行,高翔,先帶我去見你家都督。”
看起來劉封一點都等不了,與高翔和數騎揚長而去。
劉封對待別人的態度,蒯澈看在眼里。
對自己的親昵,或許有從小認識的關系,但更多的,恐怕還是因為舅舅諸葛亮……
……
晚間
劉封怒氣沖沖的從魏延營帳出來。
返回安排給自己的軍帳后,余怒未消的一腳踢翻桌案:
“魏延匹夫,無義之徒!!”
親衛面面相覷,低頭就要退出。
“去把阿澈叫來!”
“喏!”
“等等!”
劉封叫住親衛:“我親自去,帶路!”
蒯澈正在和阿牛叮囑傷口的處理,刺殺孟達導致他們三人身上大大小小多處受傷。
淺的皮肉傷現在已經幾乎愈合,但深一些傷口的還需要時間。
可惜他的背包在穿越之始與山中的野狼搏斗時遺失。
沒有抗生素,刀傷、箭傷在這個時期一不小心可是會送命的。
“阿澈!”
軍帳外傳來劉封的大嗓門。
人隨聲至!
劉封掀簾而入,目光卻先放在阿牛和忠伯身上。
蒯澈點點頭。
阿牛和忠伯向劉封行禮后退下。
劉封張了張嘴,聲音低沉道:“阿澈,你是對的。”
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劉封眼見的肩膀耷拉了下去。
“阿澈,那魏文長……”
聽著劉封發泄式的訴說,蒯澈大概搞清楚了今日為何劉封那么急著去找魏延。
原來在孟達反叛的第一時間,劉封就意識到不對,先后派出數波信使向就近的漢中太守魏延求援。
劉封為何沒派人去找巴西郡閬中的張飛。
不敢啊!
關二爺去年派人去上庸求援,他和孟達推辭掉,哪還敢去惹那脾氣暴躁的張三爺。
說回魏延,劉封今日氣勢洶洶去找魏延,就是算賬去的。
劉封怒斥魏延沒有及時發兵,可令他沒想到的是,魏延根本沒有一點認錯的態度。
魏延只稱:大王令我鎮守漢中,我必不負大王所托!
接著,反倒話里話外責怪劉封在上庸欺負孟達,導致孟達降魏。
以至于東三郡全面崩盤,害的他本人還得兼顧漢中東部的防線。
這劉封哪能忍,當即怒罵魏延:無義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