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朱琳的詩
書名: 1979:這個文豪會預言作者名: 大明李公子本章字數: 2281字更新時間: 2025-07-09 21:02:47
昨天朱教授還是從自家女兒手里面獲得點信息的,面前的這個男同志是周文的弟弟,現在是在做圖書管理員。
朱教授今天專門來找周明,主要還是不放心周明這家伙的,想讓他弟弟娶他家女兒,打了聲招呼就安排兩人見面。
當初跟他說的時候是普通朋友,他想著兩家人的關系本來比較好,認識一下也沒關系,沒想到昨天自家女兒把這男人的衣服帶回來。
當時他和他愛人心里面那個急啊,生怕發生點什么,到時候他就這么不清不楚的當爺爺奶奶,如果去辦酒席臉上都沒面子。
還好啥也沒發生,不過周文這小子騙人也很可恥就這個發展方向,哪里是普通朋友要是在多讓他們相處一段時間,朱琳就得挺著肚子回來。
現在他肯定得考驗考驗這面前的男子,要是這面前的男子合格,他倒是不拒絕讓兩人相處,老周家和老朱家成親家皆大歡喜。
要是不合格,他可得找周文要個說法!
“周明同志聽我這侄女說,你平時愛寫點小文章,詩歌也會,你有沒有發表過什么作品,方便跟叔叔講不?叔叔也挺喜歡文學的?!?
“發表兩篇文學評論,小說現在都還在排期,詩歌發的是未名湖,得再等四天才能夠在報紙上面見到。”
“未名湖他們不是發的季刊嗎?怎么可能現在就發文!”
“按照他們的說法是最近文學界多了很多值得報道的東西,所以就專門開設增刊,我的文章恰好被塞進去?!?
這水分挺足的,文學評論這種東西是最好托關系的,憑他哥周文的身份也就他哥動動嘴皮子的事情,你哪怕在文壇上面搞得再轟轟烈烈都有水分。
小說現在還在排期,搞不好就是糊弄人,詩歌還發的是北大自己的未名湖他又看不到。
外人乍一聽感覺挺牛逼的,實際上在他看來也就那一回事。
好家伙工作靠他哥,寫文靠他哥,什么都靠他哥只會害了你。
你咋不結婚的時候也靠你哥。
“原來是這樣一回事?!?
“我家侄女說他想當演員,你對這事怎么看的?!?
“只要她愿意做的,我都支持,電影也是藝術形態的一種,我們搞文學的在表達上面很多都不如電影,要向他們學習?!?
這態度倒是不錯,應該周文得提前訓練過。
還得再看看那未名湖的詩歌上面有沒有東西。
朱教授為了避免起疑心,并沒有質問太多。
片刻后,幾盤大菜端上,周明吃完飯菜以后轉身離去。
…
改開二年,十月。
周明者,職司前臺。每旦,常支頤于案,倦容未褪。其性有殊:當值時,輒念著。
及操觚著書,則又思職事。蓋心常往復于二事之間,若此者久矣。
周明覺得太無聊用古文寫下了自己的狀態,還別說這古文看著還挺有韻味的,沒事的時候可以試著多寫寫。
很快一道清脆的腳步聲就驚醒周明,抬頭一看,可不就是那帶著一大堆報紙的范編輯。
就是不知道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看范編輯的面色不是很好。
這一回發文他的筆名也跟著改,掛在周先生這個名下,這是為了不影響自己本人的聲譽,周同志現在已經能夠代表他本人。
“這一回的文章褒貶不一,有的人覺得你的觀點很對,認為傷痕文學也存在不足的地方,有的人覺得傷痕文學肯定有它發展的意義,認為你列舉的東西不充足,主要得看你接下來的作品質量怎么樣?!?
“而且就在剛剛傷痕的作者盧欣華給我們雜志社投稿,表示要專門針對你的文章進行回應,估計兩天以后會寫出正文?!?
盧欣華都寫,劉心武肯定也很快,雖然他們嘴上說的支持后起之秀把他們推翻,可是這個后起之秀真來了,他們怎么可能就這么輕易的就被推翻。
肯定要來上一場辯論賽,這場辯論賽都在意料之中。
攪吧,攪吧,你們就攪吧,使勁的攪!
關注的人越多越好,反正不影響我的作品,到時候我的作品一出,你們不就炸了?
“這篇文學評論帶來的影響大不大。”
“比中國文人分析還是差了一點,但還是引起了大范圍的討論,這篇文章如果想要得到宣傳,那估計得需要時間?!?
“大家都在等你的正文,我看你的樣子好像并不關心盧欣華,還有劉心武接下來的正文會對你造成什么的影響力?!?
“他們搞得再大,也不影響我在北大做圖書管理員,而且我的討論沒什么可舉報的點,就是讓他們寫又如何?!?
周明有鐵飯碗就是硬氣,這老人怕那兩個傷痕作家,就算真要展開辯論賽,他也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既然你不慌,那我們也就更不怕了,我這回來就是想要通知一下你,你最近還有沒有發表文章的想法。”
“暫時沒有?!?
重生過來一個月多,已經兩篇小說,兩篇文學評論,一首詩,肯定得歇歇。
范編輯走后,朱琳又來,在旁邊收拾書的林雨棠瞅了一眼,這女孩子怎么天天來,她和周明之間能是普通男女朋友的關系?
搞不好是這女同志想追他。
林雨棠當上圖書管理員,家里面的條件也不差,朱琳這樣反倒激起了后林雨棠的好勝心。
有句話叫做近水樓臺心得月,他這個近水樓臺都還沒搞到的男人能讓你這個不知道從哪來的女孩子搞著。
想得美。
“朱琳你咋來了?!?
上一回本來眼瞅著就搞成。
岳父同志也不知道怎么想,這段時間既沒有明顯拒絕又沒有聽到有明顯同意的,搞得他這邊都不知道該怎么做推進,只能在圖書館。
“我剛寫的小詩找你看看,你不是比較懂詩歌嗎?”
“我哪懂啥詩歌,我就是個臭寫小說的,我就看過那么幾首詩,可能評價不太客觀?!?
“看看,說錯了,我也不說啥?!?
朱琳提出草稿紙,把剛寫好的詩歌遞給周明看,詩歌的名字叫做喜鵲,篇幅并不算很大。
“我見過幾百只喜鵲。”
“繞著我的舊樓房?!?
“從房前飛到房后。”
“又從房后飛到房間,我從前窗趕到后窗。”
“又從后窗趕到前窗?!?
“這棟老樓里面。”
“一定不止我一個人隨著喜鵲跑來跑去?!?
朱琳倒是還有點水平,這一首詩要是放在后世的人民文學估計夠過稿都不成問題,只是現在是1979,這詩的時代性還是差了一點。
“大體上還算優美,有一些生活的實感,又藏著點說不透的勁,說的全都是生活里面有的東西,又是喜鵲又是老樓,沒有什么詞藻?!?
“你這首詩最妙的就是最后一句,一下子就把一個人動靜擴開去,有一點像老樓橋根下的陽光,看起來暖暖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