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茶葉蛋
- 1979:這個文豪會預言
- 大明李公子
- 2206字
- 2025-07-03 13:49:50
下午3點,愉快的假期結束,這時候的人都不太開放,泳池穿著泳衣的狀態算是比較暴露的,這幾個小時下來,眼福可沒少享。
剛一回來屁股還沒有捂熱,二十五塊錢就到手里,這一筆錢就是文匯報的稿費,同時還有一張《文匯報》的樣刊。
二開版面頭上寫著《文匯報》幾個大字,其中的匯字是匯字的繁體寫法,上面寫著當時的一些新聞時事。
周明的那篇社會評論占據的內容比較大,因為占據的篇幅比較大,排在了稍稍往后點的位置,不過并不影響展示。
爽!
這一筆錢一到手,他就領著自己剛發的雞蛋票,去32號樓服務部打算買幾個雞蛋。
32號樓服務部顧名思義就是位于32號樓樓下,他有個更加廣為明知的名字叫做博實超市,下午3點這里的人很少。
在85年之前所有大學都沒法直接售賣熟食,包括茶葉蛋在內,就連發卡也不能售賣,85年之后,茶葉蛋是第1個賣的熟食。
山楂罐頭是這里最暢銷的,是很多北大學子都想買的一種罐頭。
周明取出存好的雞蛋票和錢,挑了十個看起來還行的雞蛋,支付價格一般都是7分左右,剛打算去前臺付錢的時候,看見一道熟悉的身影。
“查海生同志你也來這里挑東西啊。”
查海生很快就注意到周明手里面拎著的大袋雞蛋,看起來應該有十幾個。
他平時能夠吃上一個都已經算是見葷腥,周明倒好一口氣買這么多個。
“來隨便逛逛。”
“周明同志你咋買那么多雞蛋,這些雞蛋得要不少錢,看你那樣最起碼有個1.5斤什么的,你手里還有余錢嗎?”
“最近寫了個《文匯報》的稿子,大概5000字左右稿費25元,吃雞蛋是我進北大以前就想干的事,我現在就買幾個。”
以前的25元,也就是千字5塊錢,他記得以前不是寫小說不賺錢嗎?
這筆錢對于他一個普通學生來說可不算少數,查海生平時沒事也會寫寫文章之類的,要是這些平時寫的文章能夠變換為現金,那他日子也能好過不少。
“詩歌能不能賺錢。”
“只不過詩歌的規矩跟咱們這小說的不同,具體怎么說我不太清楚,我沒寫過詩歌好像是用行的,詩這東西。”
“要是按一首一首的來算,長詩肯定不劃算,要是按一行一行的,短詩肯定也感覺不平衡,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中間值。”
“再者寫詩的詩人,大多數沒這么在乎稿費,你要是感興趣的話,可以去問問《未名湖》試試看。”
查海生心中多了一些寫詩的想法,他本來就不會為了稿費而寫詩,但是寫的多能夠有稿費,但有點稿費肯定是更好的。
先開始寫一些。
等寫的差不多再去找周明同志請教一下,以周明同志對文學的理解能力應該對詩歌或多或少有點理解。
要是讓周明聽見查海生此時的心里想法,多半會說一句。
他真不懂得評價詩歌。
他一個詩歌的搬運工,怎么可能懂詩歌。
押韻就是好事,不押韻看著節奏還行也是好詩。
……
宿舍前的灶臺,茶葉蛋的調料周明都門清,他開的培訓機構里面有關于這方面的教學,無非也就那點東西。
伴隨著長時間的蒸煮,茶葉蛋的香氣已經飄出來,這味道聞著可真不差,打開蓋子,只見雞蛋已經染上一層褐色。
蛋殼輕輕一摸就脫落,蛋白表面浸染著琥珀色的鹵汁。
咬下一口,咸香的滋味在舌尖散開,再咬到蛋黃部分,溫熱的蛋黃裹挾的鹵香,細膩綿密,再讓周明食欲大增。
“周明同志吃這么豐盛啊。”
“發稿費肯定要吃點好的。”
說話的是館長同志,這家伙向來無事不登三寶殿,平時哪會沒事的時候來找他,這個時間點應該是他來通知文藝匯演位置的。
北大10月份通常都會舉行文藝匯演,內容是關于金秋的,時間不定,這次的文藝匯演不是全體教職工都能參加圖書館那是抽簽。
他的手氣不好,一旦碰到這種抽簽的,基本上都抽不中。
上一回他就沒去,不過之前圖書館長也沒來通知過他,只是在別的圖書管理員口中得知這個消息。
“來通知一下你,北大最近要舉辦文藝匯演,到時候會有表演可以看,給到咱們圖書館的名額不多,只能抽簽決定。”
“但你的情況比較特殊,你之前見義勇為,派出所和學校都表揚過你的行為,這對一整個學校都有積極的意義。”
“校長打算還要專門在這次的文藝匯演表揚你。”
“所以你是特殊嘉賓,你不用專門抽簽,明天你也不用來上班,我把稿子帶來,你給這些稿子背一背,別到時候出岔子。”
“好。”
因為見義勇為被選上參加文藝匯演,這一點意外又不意外。
不過能不去上班就是好消息,雖然說圖書管理員這份工作清閑,但是能不上班還是得少上。
正好他琢磨一下選哪篇稿子的事情。
正當周明還在忙著想選哪篇稿子的事情,周明的這一篇文章正如同傷痕一樣,很快的在華夏文壇發酵。
稍微有點眼力勁的人都能夠看得到1979往后是中國文壇發展的一個好機會。
人民文學登了《班主任》《文匯報》又登傷痕,沒想到這么快《文匯報》又登出一篇關于華國文人的評論,其中的很多觀點自然引起探討。
其中關于科舉制度的分析是最引起討論的一個點,科舉制度確實是一座獨木橋,目前來看也沒有更好的制度來代替。
但科舉制度不同于高考制度。
怎么樣讓高考制度出現文中所說的這些毛病。
很多人都在思考。
書店外面,查海生順著人流從書店外面擠出,手里面捧著一本最新一期的《文匯報》,還沒等回到北大就開始翻閱起來。
很快他就留意到一篇文章上面寫著周同志幾個大字。
圖書管理員周明好像也周,這篇文章該不會是他所屬吧。
查海生粗略地閱讀了一下這篇文章好像剛好就5000字,還真有可能是他寫的。
中國文人分析值得去讀一讀,這個觀點讀得新鮮的很啊。
還有另一個觀點。
至今。
幾乎許多中外文人,乃至一切知識分子,總是齊心協力地,心照不宣地維護著李白不愿當官的高傲名聲。
這確實是。
他以前的老師就口中經常提《將進酒》,說《將進酒》實際上是李白不愿為官,但這個觀點是完全錯誤的一個看法。
李白最低也是懷才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