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生產流水線
- 重生1980:從黑戶開始搞錢
- 黃油貓悖論
- 2111字
- 2025-07-15 12:30:00
劉干事對陳默說:“王主任說了,你們不是承諾優先用街道的困難人員嗎?王大娘和孫嬸都是知根知底、手腳勤快的老實人。王大娘針線活是出了名的好,以前在街道縫紉組幫過忙。孫嬸手也巧,繡花織毛線都不錯。你們看看,能不能安排點活計?按你們說的,計件算工錢?”
陳默心中暗喜,這正是他們急需的!
他立刻熱情地回應:“太感謝王主任和劉干事了!也歡迎王大娘、孫嬸加入我們‘啟明’!”
他轉向兩位女工:“大娘,孫嬸,我們這兒剛起步,條件簡陋,就是做些手工小東西,發卡頭花、小玩偶什么的。計件工錢,做得多拿得多,雖然可能比不上大廠,但咱們一起努力,保證不拖欠!”
李秀蘭也走上前,拉住王大娘的手:“大娘,您叫我秀蘭就行。我們這兒正缺您這樣的巧手師傅呢!”
她又對孫嬸笑笑:“孫嬸,您別拘束,咱們邊做邊學,不難的。”
王大娘看著李秀蘭真誠的眼睛,又環顧了一下雖然簡陋但整潔有序的工坊,緊繃的肩膀微微放松了些,點點頭:“俺聽安排,啥活都能干。”
孫嬸也連忙說:“對對,俺們不怕累,肯定好好干!”
劉干事見雙方都滿意,交代幾句“好好干,遵守紀律”便離開了。
“來,大娘,孫嬸,先看看咱們做的啥!”
李秀蘭作為“技術總監”,立刻進入角色。
她把兩人帶到工作臺前。
臺面上已經鋪開了一塊洗干凈的舊床單當桌布,上面擺放著幾件成品樣品:鮮艷的蝴蝶結發夾、串著小珠子的發繩、憨態可掬的布藝小熊貓,還有幾根用彩色塑料管編織的手鏈。
“哎呀,這小玩意兒真俊!”孫嬸拿起一個小熊貓玩偶,愛不釋手地摸著。
王大娘則拿起一個蝴蝶結發夾,仔細翻看針腳和做工:“這針腳走得勻稱,收口也利索,是好手藝。”
得到前輩的認可,李秀蘭臉上微紅,心里踏實不少:“大娘您過獎了。咱們現在主要做這幾樣。今天先從簡單的開始。”
她拿出準備好的材料筐,里面是裁剪好的彩色布塊、各色尼龍線軸、小塑料珠子、橡皮筋、鐵質發夾底座、填充用的碎布頭,還有一卷卷不同顏色的空心塑料管。
李秀蘭先教最基礎的——給橡皮筋纏繞彩色布條做成基礎發繩。
“孫嬸,您看,就這樣,選一根橡皮筋,再挑一根和它顏色搭的布條,大概這么寬,”李秀蘭拿起一根紅色的滌綸布條,大約一厘米寬,“一頭用線固定在這橡皮筋上,然后就這樣,一圈一圈,緊緊實實地繞上去,線頭要藏好,最后收口用針縫兩針固定就行。這個計件,繞好一根,檢查合格,算一分錢。”
孫嬸看得很認真,拿起布條和橡皮筋試著繞,起初幾圈有點松,布條歪歪扭扭。
“手要穩,布條要拉緊,這樣繞出來才好看結實。”李秀蘭耐心地指點著。
孫嬸很快找到了感覺,動作越來越流暢。
接著,李秀蘭轉向王大娘:“大娘,您手巧,咱們做這個帶珠子的發夾。”
她拿起一個發夾底座和一串彩色小珠子。
“先選珠子配色,穿到尼龍線上,大概穿這么長,”她比劃了一下,“然后這樣,在發夾底座上繞圈固定,線要拉緊,打結要牢固藏在里面。最后把線頭處理好,不能毛糙。這個復雜點,一個合格的發夾,算三分錢。”
王大娘點點頭,沒多話,直接拿起工具。
她選了幾顆紅白相間的小珠子,穿針引線,手指翻飛,動作快得幾乎看不清,眨眼間,珠子就被均勻牢固地纏繞固定在發夾底座上,針腳細密隱蔽,成品精致漂亮。
李秀蘭看得暗暗佩服,這手藝比自己還老道!
陳默在一旁看著,心中大定。有了兩位經驗豐富、踏實肯干的女工加入,生產力立刻上了一個臺階。
很快,工作臺前就形成了生產流水線的雛形:
王衛國把采購回來的大卷彩色塑料管按顏色裁成等長小段,堆在孫嬸手邊。
孫嬸負責纏繞基礎發繩和編織最簡單的手鏈,將塑料管交叉編織成麻花狀,兩端用打火機小心燎一下封口
王大娘則專注于技術含量稍高的珠花發夾和布藝小部件。
李秀蘭負責裁剪各種形狀的布料,縫制蝴蝶結主體、熊貓玩偶的身體,并進行最終的組裝和最關鍵的質量檢驗。
她還要抽空將組裝好的成品貼上用紅墨水蓋了“啟明”字樣的簡易小紙簽,分類放到展示區或收進成品隔間。
這是陳默的主意,算是品牌的雛形。
陳默除了設計新樣式、規劃原料采購清單,也參與到一些簡單重復的工序中,比如給發夾底座穿橡皮筋、給塑料管手鏈串小珠子裝飾等。
工坊里:剪刀裁剪布料的“咔嚓”聲,針線穿透布料的“沙沙”聲,塑料管相互摩擦的“窸窣”聲,還有偶爾的低聲交流。
“秀蘭,這蝴蝶結的褶皺這么捏行不?”
“行,大娘!您捏得比我還好!”
“孫嬸,您這手鏈編得越來越勻稱了!”
“嘿嘿,熟能生巧嘛!”
王大娘話不多,但偶爾指點孫嬸一句,總是切中要害。
孫嬸學得很快,臉上漸漸有了自信的笑容。
計件工資的魔力很快顯現出來。
王大娘手快活好,專注做珠花發夾,一天下來能完成三十多個,穩穩收入一塊錢左右。
孫嬸雖然速度慢些,但基礎發繩和手鏈數量大,一天也能繞七八十根,編二三十條手鏈,收入也有七八毛。
這對于她們的家庭來說,是實實在在的補貼!
每天收工時,李秀蘭會當著大家的面,清點每個人完成的合格品數量,在小本子上記下工分。
看著自己名字后面不斷增長的數字,兩人干勁十足,第二天來得更早,走得更晚。
幾天后,趙鐵柱風風火火地從夜市回來,帶回來一個不太好的消息:“默哥!秀蘭!不好了!夜市上有人學著咱們的樣子賣發卡頭花了!做得糙得很,但便宜!一個蝴蝶結才賣兩毛五!搶咱們生意呢!”
你看,這是我花了兩毛五買的仿制品。
這消息讓氣氛一凝。
模仿,這么快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