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儀式在蔣琬的指揮下有序進行,因為劉禪提出來的要求是整個儀式的要做到莊嚴、肅穆、簡潔、有序。
即使如此,蔣琬原本還是給劉禪準備了又長又臭的祭天文稿進行誦讀。
劉禪覺得實在麻煩,便讓蔣琬把祭天文稿給修改,不需要寫得那么長,自己讀得幸苦。
蔣琬表示會有人代替誦讀,不需要陛下親口誦讀。
劉禪表示絕對不是因為自己站得太幸苦了,而且既然是代天祭祀,自己不親口誦讀未免不尊敬天地,所以把祭天文稿壓縮又壓縮。
類似的事層出不窮,哪怕蔣琬這好脾氣的也被弄得頭皮發麻。
但主要是給士卒舉行國喪這種事情前所未有,沒太多先例可參考,這使得劉禪想要怎么樣進行更新禮儀,就算諸葛亮也沒權利管轄。
這就使得蔣琬這位乙方遇到劉禪這位甲方時不時的變動方案,唯一讓蔣琬感覺到慶幸的是,劉禪的方案雖然不斷變動,但到底是向不斷簡化流程的方向去的。
隨著時間逐漸接近,很快朝廷便宣布,凡參加此次祭奠的官員,包裹劉禪在內,全部都要為逝者齋戒三日。
對劉禪這般重視這次祭祀,眾人倒也沒感覺什么奇怪,畢竟劉禪自己是按照國喪的標準來執行這次的事。
只不過,眾人沒想到劉禪居然真做到乖乖齋戒。
當然,也免不董允死死盯著劉禪,讓劉禪把自己許下的諾言貫徹下來。
對董允來說,劉禪所做的事沒道理,或者說服不了董允,那董允便會出來勸阻。
而劉禪如果許下了承諾,那對董允來說,便會努力督促劉禪落實自己的承諾。
雖然說,董允這樣的行為挺招人嫌的,但劉禪看了看董允那一副隨時準備好死諫的樣子……
算了,秉承著幸福者退讓原則,劉禪覺得自己還是別跟董允一般見識了。
隨著劉禪真踏踏實實的做著齋戒,那朝廷上下參加祭祀的官員們也都能夠做到。
對于這次祭祀大典,對基層士卒來說還是相當驚奇的,畢竟自己居然有機會享受國祭。
雖然劉禪已經逐漸發放烈士之價的牌匾,提高士卒家人的地位,建造的靖靈殿與公墓,讓為國捐軀的士卒有一個容身之所,這已經使得士卒們的士氣大大提升。
但也沒想到,自己死亡后能享受到大漢朝廷的祭祀與香火。
所以,很多士卒本來安排之中,也就只能遠遠的看著遙祭靖靈殿,最多就是祭祀結束后,上了名冊登記的正規士卒,能夠來靖靈殿上一炷香,然后便是要啟程北上。
但是此時此刻,他們也自發的開始齋戒,因為他們感覺到自己在被大漢所重視。
伴隨著齋戒的開始,以及大量的士卒匯聚而來,整個成都都逐漸出現了一種肅穆的氣氛。
而這次祭祀便在這樣肅穆的氛圍中開啟,劉禪便是這次祭祀主角。
縱然諸葛亮此刻也只能緊跟著在劉禪身后,不敢有絲毫違逆規矩的行為。
劉禪一步一步向靖靈殿前面的祭壇而去,在樂府令有意識的音樂伴奏下,劉禪身上的氣勢卻越發恢宏,加上特殊位置以及身上特質衣服的反光,仿佛整個人都在熠熠生輝。
“焚香!”賴恭這位太常把準備好的香火遞給劉禪,恭敬道:“請陛下上香!”
劉禪神色略微緊張的接過,望著那已經鐫刻下大量烈士,以后肯定也會繼續鐫刻下大量烈士的黑色慰靈碑,恭恭敬敬的行禮。
然后把手中香火插入到已給自己與文武百官準備的小香爐。
看著裊裊的香火緩緩的向著天空飄蕩,仿佛向逝去的生靈傳遞生者的消息。
在劉禪身后的文武百官,也在諸葛亮帶領下,把手中香火插入其中,然后除了劉禪還留在案臺旁邊,其余文武百官則陸陸續續來到了專門給朝廷官員休息的區域。
因為這場祭祀是真對士卒的祭祀,文武百官插入香火表達尊敬后,便已結束他們的任務,現在需要的是劉禪對士卒們誦讀祭祀文稿。
這些身穿著甲胄精挑細選的士卒代表,在文武百官離開后,便能夠清楚看到徐徐生輝的劉禪在祭祀臺上,在陽光的照耀之下,劉禪仿佛全身散發著光輝。
而士卒們則排著隊,陸陸續續把手中香火插入到祭壇外,早已經準備好的大香爐中。
在這等氣氛下所有人面對靖靈殿前面的黑色巨碑,都不由肅穆,深怕自己呼吸會重了。
“當今漢庭衰弱,兵禍四起,正是有諸位的奮不顧身,才有如今漢室之穩固,百姓之安穩,國家之安康,天下之太平!”劉禪說完這一句,面對祭壇下面的士卒,更鄭重行禮。
這一幕讓賴恭目瞪口呆,果斷向蔣琬看了過去,還以為是蔣琬的安排的。
但蔣琬也是茫然,在儀程中沒這項操作啊,陛下您不要在祭祀過程中隨便加什么進去?。?
而見到劉禪這位陛下在對自己行禮,面對著劉禪的士卒們或多或少慌了神。
他們也沒想到,劉禪一邊念誦著祭祀的文稿,居然一邊給自己行禮。
因為沒誰教給他們接下來應該怎么做,但幾乎本能的,所有士卒不約而同的跪了下來。
劉禪行禮后鄭重承諾道:“凡是我大漢士卒,生者得其勛,死者享其榮。
只要朕還活著,那每年都會對為漢家流盡鮮血的好男兒祭祀。
朕終究會有一天,會讓為國奮戰的大漢兒郎,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病者有其醫,勤者有其業,勞者有所得,縱然身死,我亦會照顧好他們家人。若朕背棄此道,天人共棄!”
聽到劉禪這般許諾,文武百官們都帶著幾分茫然,誰都沒想要劉禪居然會做出如此許諾。
心中也不免有那么幾分的懷疑,眼前這個認真的陛下,真是平常那琢磨著吃什么玩什么的陛下么?
建興五年春,憲宗以國喪之禮祭烈士,當眾立誓許諾,安上下軍心,從此將士用命?!都緷h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