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8章 邊陲治理深化

沒過多久,宣室殿內再次濟濟一堂。

這是公卿重臣們連任之后的第一次正式廷議。

空氣中少了幾分考核時的緊張,卻多了幾分務實與沉凝。

殿宇高闊,晨光透過雕花窗欞,在地面投下斑駁光影,香爐中青煙裊裊,更襯得氣氛莊重。

此次廷議的核心,聚焦于如何深化帝國西南邊陲及整體邊防的治理。

巨大的輿圖懸掛一側,山川河流、郡縣關隘清晰可見。

御座之上,劉據目光沉靜地掃過群臣,率先開了口,聲音清晰地在殿內回蕩:

“西南初定,鉤町王毋波功勛卓著,其心可嘉。

朕意,當追授其金印紫綬,以彰其功,顯朝廷恩榮?!?

他的指尖在輿圖上象征性地輕點了一下鉤町的位置。

隨即,劉據話鋒微轉,語氣帶上了一絲深意,

“同時,朕以為,此例當立為定制。

自毋波之后,凡繼任鉤町王者,其身份之正統,

皆需得朝廷正式冊封認可,方為有效。

此乃固本清源之策?!?

皇帝定下了基調,群臣心領神會。

這是要將西南夷中最具實力的鉤町,牢牢納入朝廷的宗藩體系之中。

緊接著,太尉石德撫著雪白的長須,沉穩出列。

這位老臣目光如炬地指向輿圖上益州以西那片廣袤區域——洱海周邊。

“陛下圣明。

鉤町雖定,然西南幅員遼闊,各部林立。

洱海區域,水草豐美,位置緊要,卻缺乏有效統轄。”

他聲音洪亮,提出關鍵建議,“臣石德建言:

當置‘益州西部都尉’一職,專責統轄洱海及周邊諸夷部族。

此都尉府,當駐精兵,行屯墾,撫流民,懾不臣,

使之成為朝廷深入西南、穩固邊疆之堅實支點!”

劉據微微頷首,石德的建議切中要害,填補了鉤町以西的權力空白區。

石德話音方落,御史大夫暴勝之便踏前一步。

這位以剛正嚴明著稱的監察長官,眼中精光一閃,顯然早有籌謀。

“陛下,太尉所言極是。

然鞏固邊疆,除軍事鎮守,更需充實人口,興農耕以固根本?!?

他指向益州郡的核心地帶——滇池區域,

“滇池之地,沃野百里,氣候溫潤,實乃天府之土,卻因地處偏遠,開發不足。

臣暴勝之斗膽建言:

何不遷南陽郡中因罪獲譴之官吏及其家眷,發往益州郡屯墾?

此輩本有治理之能,雖有過,然罰其效力邊陲,開墾荒蕪,既懲其過,亦實邊陲,

更可教化當地,傳播中原農桑技藝,一舉數得!”

這個“廢物利用”的點子頗具魄力,將罪吏流放地的價值最大化。

劉據眼中閃過一絲贊許,這暴勝之果然思慮深遠,不僅盯著監察,也著眼于長遠建設。

見皇帝對前兩位重臣的建言均表認可,一直凝神靜聽的次相霍光,這才從容出列。

他姿態恭謹地躬身,聲音平和卻帶著不容忽視的分量:

“陛下,太尉與御史大夫之策,深謀遠慮,臣深表贊同。”

他稍作停頓,仿佛在斟酌著語句,

“然充實西南,僅靠罪吏屯墾,恐力有未逮,亦需良民以作中堅。

臣霍光以為,可再遷江夏郡中,自愿響應朝廷號召之流民三千戶,入益州郡安家落戶?!?

霍光的補充,如同為前兩條策略加上了厚重的基石。

罪吏屯墾提供技術和初步開發,而三千戶攜家帶口的流民,則能真正形成穩定的農耕區和兵源后備。

劉據的目光在階下三位重臣身上緩緩掃過。

石德提出的軍事支點如同定海神針。

暴勝之的罪吏開發堪稱物盡其用。

霍光的移民實邊則為長久計打下根基。

這三條策略,層層遞進,互為補充,

在他腦海中迅速交織、融合,最終清晰地勾勒出一幅治理西南、穩固邊疆的完整藍圖。

一絲不易察覺的滿意掠過他的眼底,心中已然有了明確的決斷。

“善!”

劉據的聲音打破了殿內短暫的沉靜,帶著肯定和一絲振奮:

“西南治理深化之策,經諸卿集思廣益,脈絡已清,根基已定!

石卿、暴卿、霍卿,所獻之策皆切中肯綮,甚合朕意!”

他毫不吝嗇地給予了肯定,目光轉向負責文書詔令的中書令,“中書令!”

“臣在!”中書令立刻躬身出列,手中早已備好簡牘和筆。

“著你等即刻依此三策為綱,詳加斟酌,草擬詔書!”

劉據的指令清晰而果斷:

“追授鉤町王金印紫綬、冊封定制,置益州西部都尉,

遷南陽罪吏屯墾滇池、遷江夏流民三千戶授田安家...

諸項細則,務求周全明確,不得有誤!擬好后,速呈朕覽!”

“臣遵旨!”中書令肅然領命,迅速退至一旁照辦。

殿內氣氛因西南議題的順利解決而稍顯輕松,但劉據并未讓這份輕松持續太久。

他微微調整了坐姿,目光投向懸掛輿圖的西北方向,神情重新變得凝重。

西南方略已定,大漢的另一條臂膀——

廣袤而風沙漫卷的西北邊陲,同樣需要更強有力的支撐。

“西南稍安,”劉據的聲音再次響起,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重新拉回,

“然西北邊陲,匈奴游騎如狼環伺,襲擾不斷,戍防體系亦需與時俱進,加以升級強化。

此乃今日廷議第二事。”

他拋磚引玉,直接提出了核心構想:

“朕思之,欲革新西北戍防之戰術。

其一,延長斥候與巡邏騎隊的活動半徑,深入漠南,力求早察敵蹤,使敵寇難近我邊墻!

其二,”他頓了一頓,目光炯炯地掃過階下,特別是武將班列,“烽燧示警,乃邊防命脈!

然各地傳訊,標準不一,易生混淆延誤。

朕意,須立統一之制!

自今而后,烽燧舉烽,務須劃一:

三烽并舉,即示敵騎約千之數;

四烽同燃,則示敵騎近萬之眾!

以此類推,務求簡潔明了,使百里邊關,瞬息可知敵情強弱!”

“陛下圣明!烽燧信號標準化,實乃當務之急!”

太尉石德第一個出言贊同,他深知信息混亂在戰場上的致命性。

作為最高軍事長官,他立刻補充道:

“除陛下所提兩點,老臣以為,除信號與傳訊,烽燧自身之防御亦需加強!

尤其深入草原之孤燧,當增配強弓硬弩、儲足火油滾木,

并精選勇悍銳卒駐守,使其非僅為耳目,亦為可戰之堡壘!

否則,若輕易被敵拔除,信號再明亦無用矣!”

他這“可戰堡壘”的點子,立刻引起了幾位將領的低聲贊同。

劉據的目光緩緩掃過階下。

文臣如霍光、暴勝之等,雖不通具體戰陣,

卻也明白石德所言的意義,皆微微頷首,表示認同。

其他公卿大臣見核心重臣及知兵的將領們均無異議,自然也無人提出反對。

殿內短暫的議論聲平息下來,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御座之上。

空氣仿佛再次凝固,等待著最終的裁決。

劉據霍然起身,挺拔的身姿在御座前投下威嚴的剪影。

他一手按在輿圖西北的邊陲線上,聲音斬釘截鐵,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力:

“善!石卿所慮極是!

烽燧非耳目,乃國之爪牙!

傳朕旨意:

西北戍防升級之策,就以太尉所陳烽燧堡壘化為核心,

連同信號標準化、延長巡邏半徑等諸議,一并定策。

務求將大漢西北邊墻,鑄成一道敵寇望而生畏、插翅難逾的鐵壁銅關!”

“陛下圣明!”殿內響起一片整齊的應和聲。

翌日,天光微熹。

數匹背插赤色令旗、口噴白氣的驛馬,如同離弦之箭,

在清脆急促的馬蹄聲中,沖出長安城高大巍峨的城門。

馬背上的騎士緊伏身軀,目光銳利地直視前方,

懷中緊貼著剛剛用火漆密封、加蓋了皇帝玉璽的詔書。

正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撕裂清晨的薄霧,朝著各自該去的方向,風馳電掣般狂奔而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漳平市| 汕头市| 留坝县| 蓬溪县| 应用必备| 建平县| 玉林市| 桂林市| 霍山县| 汝南县| 罗城| 中西区| 特克斯县| 南川市| 徐汇区| 鸡东县| 平安县| 林芝县| 托里县| 汾阳市| 宜昌市| 大荔县| 津南区| 繁峙县| 崇明县| 通河县| 濉溪县| 红安县| 茌平县| 枞阳县| 石泉县| 南澳县| 临西县| 永城市| 二连浩特市| 平和县| 灌南县| 乐亭县| 河南省| 资源县| 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