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奪回咱祖宗的江山!
- 明末:我帶著兩白旗反清怎么了?
- 南明離火錄
- 2086字
- 2025-07-31 23:58:15
做完這一切后吳三桂亦是血脈噴張。
事到如今,萬事俱備就等著他振臂一呼!
翌日清晨,昆明城外的校場上,無數兵馬傲然而立。
吳三桂也不知道從哪個箱子底下翻出了一套明朝盔甲。
他恍若隔世看著這套曾經陪伴自己殺韃的老伙計思緒萬千。
曾幾何時,吳三桂也是在遼西抗擊韃虜的英雄。
為世人歌頌,為朝廷期望。
然而一轉眼十八年過去了。
他成為了為虎作倀的天字第一號大漢奸。
被百姓唾罵,為世人不容。
可是這一刻都過去了。
現在這位平西王……哦不……周王。
他選擇打出明朝旗號卻不尊永歷。
以周王,興明討虜大將軍的身份。
重新站在了世人的面前!
而在他的麾下,數百員戰將挺立。
白文選、胡國柱、夏國相、王屏藩,高啟隆、劉之復、高得捷、韓大任等等。
這些曾經在戰場互相廝殺的將領齊聚在吳三桂面前,齊聚在校場上緩緩升起的龍抱日月旗之下。
一個個神情激動,淚流滿面。
看著眼前的一幕。
方光琛不由地鼻子一酸。
這位吳三桂謀士擦了擦眼淚。
打開連夜書寫的檄文;
原寧遠團練總兵,今奉旨總統天下水陸大師、興明討虜大將軍、周王吳,檄告天下文武官吏軍民人等悉知:本鎮深叼明朝世爵,統鎮山海關。一時李逆倡亂,聚賊百萬,橫行天下,旋寇京師,痛哉!毅皇烈后之崩摧,慘矣!
東宮定藩之顛踣,文武瓦解,六宮恣亂,宗廟瞬息丘墟,生靈流離涂炭。臣民側目,莫可誰何……
今調集水陸官兵三百六十萬員,直搗燕山,長驅潞水,出銅駝于荊棘,奠玉灼于金湯……
在檄文聲中。
白文選、胡國柱、高啟隆、吳國貴發自內心的落淚。
白文選這些西營兵將自不用多說。
胡國柱、吳國貴之流雖稱不上英雄也當得起‘豪杰’二字。
他們追隨吳三桂為清虜作戰并非出自本心。
而是屈服于主帥和大勢之下。
如今吳軍舉兵倡義,他們怎會不珍惜這次機會呢?
可以想象的是這些吳三桂的部將必然會同清兵血戰到底,萬死不悔!
看著一名名落淚的部下。
吳三桂情不自禁,唏噓起來。
這位周王在檄文念完后大喝開口:“各位兄弟,我們都是百戰余生之人,浴血奮戰了大半輩子,從山海關一直打到了昆明湖!”
“先前闖賊勢大,韃虜猖獗,我等為了大明江山,不得不委身韃虜,伺機而動,以待天時,如今機會終于來了!”
他激情澎湃指著身上的盔甲:“這套鎧甲本王在箱子底壓了足足十八啊!”
“今天本王終于可以重新為人了!”
“各位兄弟,本王已決定,從今日起。”
“舉兵反清,光復大明,奪回咱祖宗的江山!”
“舉兵反清,光復大明,奪回咱祖宗的江山!”白文選等人振臂高呼。
“舉兵反清,光復大明,奪回咱祖宗的江山!”胡國柱等人聲嘶力竭。
“舉兵反清,光復大明,奪回咱祖宗的江山!”昆明城郊,滇池之旁的數萬兵馬聲震九天。
齊刷刷地剪斷辮子同自己的過去徹底告別!
“力窮楚覆求秦救,心死韓亡受漢封!”
對于吳三桂如此豪情萬丈的一幕陳成倒是沒有看到。
可是他在雨林中的官道上卻是吟出了這兩句詩。
或許對于吳三桂來說他要是能夠驅逐韃虜,恢復中華。
那么他過往的一切恥辱都能被洗刷。
借清兵之舉也會被美化成郭子儀借回紇,申包婿求秦師。
然而這一切都需要他自己親手去實現。
否則吳三桂身上的千古罵名依舊無法逃脫。
不過這一切倒是有點遠了。
吳三桂才剛剛騎兵,吳軍連云南都還沒出。
這天下之事會如何一切都不好說。
陳成也只能率領兵馬先去景線收編那李定國的兵將了!
“沒想到英王竟能出口成章啊!”
劉玄初騎在馬背上聽到這句詩句不由地夸贊起來。
陳成卻是微微一笑。
他活動活動了筋骨終是能夠起身。
同大軍一道緩緩消失在雨林之中。
滿洲大兵和西營兵馬跋山涉水終是在輾轉多日后。
來到了元江府休整。
此時此刻,已經入夏,天氣漸漸地變得燥熱起來。
這讓滿洲大兵和西營精銳都不由自主地有些煩悶。
畢竟夏日炎炎,本就難過。
更何況還是雨林中的夏天!
“傳令下去,讓兄弟們多喝解暑湯,一個都不能少全都要跟我活著走出雨林!”
陳成喝了一碗藥湯后大喝下令。
旋即他看向一匹戰馬右腳一蹬竟然能自己爬上去了。
“英王勿慮,此事老夫早有安排。”
“定不會讓英王和淮國公的大兵們病死在雨林中。”
傅青主微笑開口,自信滿滿。
滿洲大兵和西營精銳都是當世一等一的精兵強將。
這樣的精銳哪怕在雨林之中靠著一身錚錚鐵骨都能扛上很久。
這也是陳成手中的白旗精銳能駐扎云南乃至于深入緬境的原因。
若是耐不住高溫,受不了毒蟲。
兩白旗大兵又如何能為清廷征戰四方,打滿全場,一直殺到阿瓦擒獲了永歷?
然而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
那就是滿洲大兵需要有足夠的糧餉和藥材。
否則糧餉不濟,將士們連飯都吃不飽,藥材不足,將士們連膿瘡都無法醫治。
他們又怎能扛過夏日下的高溫雨林中的毒蟲?
只怕一死就會是一大片吧!
對此陳成自然是深以為然的。
所以他在離開昆明時搜集了大量糧草又將全城的藥材搜刮一空。
如今滿洲大兵糧餉充足又有足夠的藥材能夠解暑療養。
以他們的體格在雨林中堅持下去倒是沒問題。
只是卻可惜了李定國的部下。
這些抗清將士在雨林中掙扎了整整三年。
既沒有糧食食用增強體力,又沒有藥材醫治膿瘡。
就這么靠著身體在雨林中硬挺了三年。
再堅強的身體在泥沼中泡上三年也會泡爛,再強大的身軀被毒蟲叮上三年也會腐朽。
也難怪在李定國死后這些抗清將士會心灰意冷選擇北返而不是在雨林中繼續堅持。
不過現在好了。
陳成帶著大批糧食和藥材即將抵達不日就能拯救這些抗清將士了。